跳至內容

工業社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工業社會是以工業生產為經濟主導的社會,是繼農業社會或傳統社會之後的發展階段,主要以資本主義為發展手段。有時又稱為現代社會

社會學中,工業社會是一個由工業科技技術驅動的社會,以實現專業化大規模生產,支持具有高分工能力的大量人口。這樣的結構發展在工業革命之後,並取代了前工業時代。工業社會通常是群眾社會,經常形成對比傳統的、以血緣和地緣來互相連結的社會。十八世紀中,英國瓦特改良了蒸汽機紡織機。之後工業革命散播至西歐大陸,在一百多年內,更由歐陸蔓延到北美東歐,乃至東亞各國,不久全世界的大都市都漸漸發展為發達的工商業社會,所謂工業社會(Industrial Society)也就於焉誕生。[1]

工業社會使用外部能源,如化石燃料,來提高生產的速度和規模。食品的生產轉移到大型商業農場,工業產品,如聯合收割機和化石燃料肥,用於減少所需的人力,同時增加產量。不再需要生產的食品,剩餘勞動力被轉移到這些工廠,其中機械化被利用來進一步提高效率。隨著人口的增長,機械化進一步完善,往往達到自動化水平,許多工人轉向擴張服務業。工業社會使都市化趨勢漸進,部分原因在於工人可以更接近生產中心,增進了第二級產業的發展,同時服務業也可以為工人和從中獲利的人提供勞動力,以換取他們可以購買商品的生產利潤。這導致了都會帶和周邊郊區的崛起,經濟活動率也較以往增加。[2]

一些學者,如烏爾里希·貝克安東尼吉登斯英語Anthony Giddens曼紐卡斯提爾斯英語Manuel Castells認為,我們正處於從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轉型或過渡的過程中。從農業組織轉變為工業組織的轉捩點是蒸汽動力的發明,使得人們有能力大規模生產並減少必要的農業工作。因此,許多工業城市都是圍繞河流建造的。被確定為向後現代或信息社會過渡的關鍵則是全球資訊系統。但也有學者對工業發展抱持著不樂見的態度,像西奧多爾·卡克欽斯基英語Theodore Kaczynski認為,工業化社會會導致心理上的痛苦,公民必須積極努力回歸更原始的社會。[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陳國鈞【工業社會】,民72年
  2. ^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下冊)
  3. ^ 他的文章「 工業社會及其未來 」描述了不同的政治派別,並對技術和現代世界的方向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