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第一位女性大將軍婦好位於殷墟的雕像

巾幗是一個漢語詞彙,是中國古代婦女配戴覆蓋頭髮的頭巾髮飾[1],及其後世用之代稱女子[2][3] ,與之相反鬚眉借指男子。

相關典故[編輯]

諸葛亮激將司馬懿[編輯]

三國時期,諸葛亮第六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渭南,諸葛亮數次向司馬懿發出挑戰書,司馬懿隱忍迴避而不出,諸葛亮藉此向司馬懿送上婦女的巾幗做出挑釁,意喻司馬懿如同婦人。[4] 司馬懿受到此激將之法,怒而向魏明帝啟奏請兵出戰,明帝下令不許出戰,並派衛尉辛毗持符節制止魏軍。[5][6]

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編輯]

梁朝冼夫人為南越俚人的女首領,多謀善斷,精於行軍布陣,歷經三朝更迭,被冊封為南梁宋康郡夫人、陳朝石龍太夫人、隋朝譙國夫人,諡誠敬夫人,俚族尊為「聖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總理周恩來讚譽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新唐書·卷二二○·東夷傳·高麗傳》:「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
  2. ^ 聊齋誌異·卷二·巧娘》:「此丈夫而巾幗者,何畏之?」
  3. ^ 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你看!他不過是個巾幗,還曉得看詩。怎有個鶯脰湖大會大作詩的呢?」
  4. ^ 晉書·宣帝紀》:「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
  5. ^ 三國志·明帝紀·魏氏春秋注》:「亮旣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宣王將出戰,辛毗杖節奉詔,勒宣王及軍吏已下,乃止。」
  6. ^ 資治通鑑·魏紀四·青龍二年》:「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