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莊東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莊東曉
出生1908年
 大清山東省長清縣
逝世2000年11月7日(2000歲—11—07)(91—9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
職業官員、研究員

莊東曉(1908年—2000年11月7日),原名莊毓英山東長清人,長清早期中國共產黨女黨員,1928年被委派到蘇聯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曾任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等職。

生平

[編輯]

1908年,莊東曉出生於山東省長清縣莊家樓村(今屬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原名莊毓瑛[1],九歲喪母[2]。1918年至1922年,莊東曉在長清縣立第一小學讀書[a][3]

1923年,莊東曉考入濟南的山東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在語文教師王翔千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並積極參加秘密讀書會等活動。1924年,莊東曉由王翔千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因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離開濟南女師後,莊東曉被中國共產黨在山東的黨組織安排到中共濟南地方執行委員會機關工作。1925年5月,青島慘案和上海五卅慘案發生,莊東曉積極參加聲援青島工人罷工和上海五冊運動的活動[1]。1925年11月,莊東曉同王辯等人被中共黨組織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5年,莊東曉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與莫斯科中山大學俄語老師、翻譯潘家辰結婚。1927年6月初,莊東曉等留蘇學生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提前畢業啟程回國。1927年夏,莊東曉抵達上海,被分配到中央國際聯絡處當聯絡員,從事國際聯絡及翻譯工作。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莊東曉與丈夫潘家辰一同前往蘇聯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工作,莊東曉擔任指定旁聽代表,參加大會秘書處翻譯科工作,具體承擔翻譯任務[1]。中共六大後的1928年11月,莊東曉被安排進入莫斯科國際列寧學校學習,期間轉為聯共(布)黨籍。1930年底,莊東曉夫婦回國到上海,莊東曉同鄧穎超蔡暢等八人組成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委員會,並曾任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3]、中央婦委書記[4]

1931年,莊東曉、潘家辰夫婦被中共中央分配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工作。1931年3月,莊東曉負責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婦女工作。1931年5月至6月,莊東曉擔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婦女委員會負責人。從1931年6月起,擔任中共湘鄂西省臨時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後在抵制王明「左」傾路線的鬥爭中受到打擊,曾被夏曦以「莫須有」的罪名關進牢獄,丈夫潘家辰則於1932年9月被夏曦殺害。1932年10月,湘鄂西蘇區淪陷,莊東曉意外得以倖存,決定北上尋找中共黨組織[5]。她混入難民中,一路行乞輾轉來到上海,向上級申訴卻無人理睬。幸而得到瞿秋白妻子楊之華的私下接濟,才免於繼續露宿街頭。因為冤情得不到申訴,莊東曉決定前去投奔在喜峰口一帶活動的抗日聯軍,於是在楊之華的資助下繼續北上尋找中共黨組織[2]

1932年9月,莊東曉北上途中臨時決定中途下車,順路返回闊別八年的家鄉長清探望父親。其時,莊父正在興福寺小學執教,得知女兒返鄉消息馬上回家相見,後來又答應長清縣幾個中、小學校的邀請,請莊東曉給師生講演。莊東曉到興福寺小學、縣立一小、長清中學演講,向廣大師生介紹其留蘇期間見到的俄國在十月革命前後巨變。被當地國民政府知悉後,莊東曉不得不四處躲藏,最終靠在濟南偶遇的一位從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同學的國民黨左派的資助,方才得以逃離濟南[2]。後前往北平、察哈爾,參加吉鴻昌率領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戰地婦女團團長兼做師部秘書。1933年秋,抗日同盟軍轉移陣地,莊東曉被安排返回北平,後到天津,經中共黨組織同意,返回上海中共黨中央臨時辦事處,後隨潘漢年進人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莊東曉任中央蘇區中央教育部編審局局長,曾任《紅色贛南》編輯[3]。1935年3月,莊東曉在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戰爭中隨隊突圍時,在江西省信豐縣被國民革命軍俘虜。1935年4月,莊東曉獲釋,並於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後作為國民黨軍官眷屬,以教書為生[1][b]

1950年,莊東曉從香港返回到廣州,曾任廣東省中蘇友好協會駐會幹事。1953年,莊東曉出任廣東省初等教育科科長兼統計科科長。1965年,調到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工作。1980年,在廣東省文史研究館任館員、研究員等職務[5]。1985年5月,經中共中央組織部決定,恢復莊東曉的黨籍[1]。1985年下半年,莊東曉離職休養[3]

2000年11月7日,莊東曉在廣州逝世,享年92歲[5]

著作

[編輯]

莊東曉著有《瞿秋白同志在中央蘇區》等回憶錄[1]

備註

[編輯]
  1. ^ 也稱長清縣城東關小學[1]
  2. ^ 一說1935年,被派往香港做策反工作[3]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李蓉, 張延忠主編.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增訂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06: 273-274. ISBN 9787509803301. 
  2. ^ 2.0 2.1 2.2 莊東曉. 唤起民众心向党——回忆故乡半月行. 烽火HOME. [202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8). 
  3. ^ 3.0 3.1 3.2 3.3 3.4 【她之声·巾帼大宣讲】献礼建党百年 讲述泉城巾帼英雄故事㉖:庄东晓. 澎湃新聞. 2021-06-07 [202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4. ^ 蔣睛霞; 陳建萍. 创办《支部生活》,建议“周公馆”改名,她在上海留下深刻人生印记. 上觀新聞. 2024-02-04 [202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透過上海黨史網. 
  5. ^ 5.0 5.1 5.2 莊東曉. 口述资料:我和瞿秋白同志在中央教育部工作的岁月. 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遊區. [202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