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鸞
張季鸞 | |
---|---|
出生 | 大清山東省濟南府鄒平縣 | 1888年3月20日
逝世 | 1941年9月6日 中國重慶市 | (53歲)
國籍 | 中國 |
教育程度 | 東京第一高等學校 |
職業 | 報人、政論家 |
知名作品 | 《大公報》主筆 |
配偶 | 高芸軒(1908年) 陳孝俠(1934年) 陳氏夫人(1936年) |
兒女 | 張士基(陳氏夫人所生) |
張季鸞(1888年3月20日—1941年9月6日),名熾章,字季鸞,筆名一葦、老兵。祖籍陝西榆林,生於山東鄒平。中國著名報人、政論家[1]。是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報刊政論家和愛國人士。1926年起,張季鸞主持《大公報》,被譽為「報界宗師」,與于右任、李儀祉並稱「陝西三傑」。1941年9月6日逝世於重慶,享年54歲。[2]
生平
[編輯]父親名張楚林,字翹軒。少年時棄武從文,在總兵劉厚基和知府蔡北槐的栽培下考取進士,不過張季鸞之父官運不濟,以知縣分配山東。1888年3月20日張季鸞生於山東鄒平父親官所。其父1900年死於濟南。張季鸞與母親王氏挾兄妹三人扶柩歸葬。
求學經歷
[編輯]少年張季鸞體弱口吃,但很聰明。延榆綏道陳兆璜欣賞他的文章,又同情他的家境,遂將其招入道署,親自教讀。
經陳兆璜介紹,1902年秋前往關中「煙霞草堂」[3],師從關中名儒劉古愚習經世之學。1903年劉古愚前往甘肅講學,張季鸞遂離開,考入陝西三原宏道學堂。
1905年考取官費留日,先入東京經緯學堂,不久後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攻讀政治經濟學。留日期間,與革命黨人多有交往,課餘任陝西留日學生創辦的《夏聲》雜誌主編,開始辦報生涯。
涉足新聞業
[編輯]1908年,張季鸞學成歸國,在關中高等學堂當教員2年。
1911年應邀到陝西同鄉于右任在上海的《民立報》工作。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經于右任舉薦,任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府秘書,參與《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起草工作[4]。4月1日,隨着孫中山辭職,他也隨之離職。
1913年在北京與曹成甫合辦《民立報》,自任主編。宋教仁遇刺後,開始宣傳反袁,後因在上海《民立報》上披露《善後借款條約》,得罪袁世凱政府,北京《民立報》被封,張季鸞被捕入獄。囚於軍政執法處監獄。三個月後被釋放。出獄後應胡政之之邀前往上海,任《大共和日報》任國際版主編。
1915年袁世凱意欲稱帝,反袁呼聲高漲,張季鸞在上海辦《民信日報》,任總編,抨擊時政,後《民信日報》因經費問題停刊。
1916年袁世凱在譴責聲中死去,張季鸞前往北京為上海《新聞報》擔任通訊記者,後政學會張耀曾、谷鍾秀在京創辦政學會機關報《中華新報》,張季鸞應邀任總編,同時兼任上海《新聞報》駐京通訊員。
1918年《中華新報》因發表段祺瑞政府與日本簽訂滿蒙鐵路大借款合同消息被京師警察廳查封,張季鸞再次入被捕獄。後經營救獲釋,但北京《中華新報》未能復刊。
1919年赴上海,出任上海《中華新報》總編輯(仍是政學會機關報),直至1924年冬該報停刊。
後來經河南軍務督辦胡景翼的推薦,北洋軍閥的張紹曾內閣任命其為隴海鐵路會辦。
大公報時期
[編輯]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成立新記公司,於9月1日續刊《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經理。續刊之日,他執筆撰寫《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針。
後世評價新記大公報時,往往使用「吳鼎昌的錢、胡政之的管理、張季鸞的筆」的字眼,張季鸞作為報社總主編,為新記大公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戰時期,曾兩度擔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九一八後,《大公報》主張「緩抗」方針,報館被民族主義者和激進愛國主義者投擲炸彈。張季鸞也收到過一個裝有炸彈的郵包。
經楊永泰出面,張季鸞成為蔣中正的座上賓。1934年蔣中正在南京勵志社大宴群僚,各部軍政大員數百,但首席主客卻是張季鸞,令列席諸位大感意外。蔣中正對張季鸞推崇備至,是民國報人都未曾達到的境遇[5]。
1936年12月18日,國軍空軍在西安市區上空投放大公報數十萬份,頭版為張季鸞撰寫之《給西安軍界的公開信》,勸告東北軍將士迷途知返,勿誤國誤民,該文章張學良至晚年尚能背誦。
1941年9月6日上午4時病逝於重慶中央醫院[6]。去世後國共兩黨對其生前貢獻都給予高度評價。張一去世,蔣中正立即致《大公報》社唁函。函曰:「季鸞先生,一代論宗,精誠愛國,忘劬積瘁,致耗其軀。握手猶溫,莒聞殂謝。斯人不作,天下所悲。」[7]9月18日,毛澤東同陳紹禹、秦邦憲、吳玉章、林伯渠電唁《大公報》總編輯、國民參政員張季鸞逝世[8]:328。
蔣介石親自參加了他的葬禮,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也發送唁電,讚揚張季鸞在文學和新聞界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對國家的忠誠和表達的達觀。[9]
周恩來當年對人說,做報人,要像張季鸞那樣,「騰龍飛虎,遊刃有餘」。而毛澤東則認為他是「士林矜式」,「功在國家」[10]。
身後
[編輯]張季鸞靈柩後公葬於西安,碑銘「中華民國故報人榆林張季鸞先生」,蔣中正親自扶柩歸葬[11]。墓址為葬於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竹園村,墓園後遭盜掘,墓冢被夷平。[2]文革期間,其原碑一度被毀,後復原,但墓園面積大不如前[1]。上世紀90年代末,家屬在原址立碑紀念,2004年後,當地村民在張季鸞的陵園中建起了磚窯和養豬場,其墓碑也被人們再次砸碎拿去蓋房子[12]。2014年8月,墓由西安遷至榆林故鄉。[2]
張季鸞紀念館位於陝西榆林季鸞公園鳳凰閣一樓,展示面積400餘平方米,序廳以民國歷史為背景,展現張季鸞的人物浮雕。展室以張季鸞一生為主線,包含《多舛身世飄萍學子》《新聞報國兩陷囹圄》《文人論政大公立言》《關注蘇區報道中央》《團結抗戰功在國家》等板塊,全面展示了他的生平和事跡。[2]
著作
[編輯]- 所寫報刊評論輯為《季鸞文存》(上、下卷,胡政之編,大公報館1944年12月出版,統一書號:3378-6)。
家庭
[編輯]張有三任太太,分別是:高芸軒(1908年) 范氏夫人(1934年,家裡實權派) 陳筱霞(1935年)
參考注釋
[編輯]- ^ 1.0 1.1 徐百柯. 张季鸾:民国故报人. 新華網轉引自中國青年報. 2004年8月18日 [200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3月1日) (中文(簡體)).
- ^ 2.0 2.1 2.2 2.3 張一辰. 中国“报界宗师”张季鸾纪念馆在陕西榆林建成开馆. 中國新聞網. 2016-08-17 [202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4) –透過新華網.
- ^ 張季鸞在《煙霞草堂從學記》中談到:「煙霞草堂為庚子後所建,在唐昭陵之陽,負山面野,深谷懷抱,唐諸名將墓皆在指顧間。地極清幽,去市塵十里,群狼出沒,常殺人。」
- ^ 4.0 4.1 张季鸾一生的三件大事. 人民日報轉自香港大公報. 2000年05月27日第四版 [2009年6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月19日) (中文(簡體)).
- ^ 张季鸾与蒋中正. 張季鸞研究. 2005年11月24日 [2009年6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5日) (中文(簡體)).
- ^ 王芝琛. 一代报人王芸生:总编辑张季鸾去世(1). 搜狐網連載自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4年9月1日 [2009年6月2日]. ISBN 97875354287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3月19日) (中文(簡體)).
- ^ 田斌. 史海回眸:张季鸾与蒋中正的恩怨. 人民網轉引炎黃春秋. 2004年4月20日 [2009年6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簡體)).
- ^ 馮蕙、劉益濤、高風、姜國珍.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主編逄先知,副主編馮蕙、姚旭、趙福亭、吳正裕 , 編. 《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 ISBN 7-01-001818-9.
- ^ 張弘. 张季鸾发出第一封新闻专电 骂蒋介石娶宋美龄. 新京報. 2011-09-07 [202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3) –透過中新網.
- ^ 王焱. 书生报国一支笔:张季鸾写时评. 新華網轉引自南方周末. 2004-12-10 [200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0) (中文(簡體)).
- ^ 職茵. 张季鸾这一身锐气和正气. 西安晚報. 2008-04-06 [200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7) (中文(簡體)).
- ^ 中國青年報:中國一代報界宗師張季鸞墓旁建養豬場_網易新聞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0年7月14日)
外部連結
[編輯]- 人民網--張季鸞:「文人論政的典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書生報國一支筆:張季鸞寫時評(中國記協網轉載自人民網)
- 張季鸞研究
- 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一代報人張季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張季鸞一生的三件大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