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福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福運(1890年—1983年),山東福山(今煙臺)人。中國法學家、中華民國官員。[1]

生平

[編輯]

1910年,張福運考取清華庚款留美預備班。1911年,他入美國哈佛大學,成為歷史上首位就讀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中國人。1917年,他畢業並獲得了哈佛大學法學士學位。[1]

歸國後,他在北京大學國際法。後來,他到北京政府交通部和外交部工作,歷任交通部航政司司長等職務。1920年,他和薛桂輪梅貽琦蔡正黃鳳華等人組織清華幸福委員會,以促進清華大學和清華同學會的發展。他曾任1921年至1922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中國代表團的秘書。1922年至1925年,他任交通大學(北京)校長。[1]

1927年,他應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宋子文的邀請,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第一任關務署署長兼國定稅則委員會委員長。在其任內,截至1930年,中國收復全部關稅自主權。任內他還通過改革完成了中國海關的國有化。此後,他曾任職於全國經濟委員會中國國防供應公司等機構,曾任聯合國大會中國代表團的法律與經濟委員會代表。後來,他重任國民政府關務署署長兼國定稅則委員會委員長。1949年,他到美國,任職於亞洲學會[1]

1983年,他在美國舊金山寓所內逝世。[1]

女兒張之香美國共和黨籍外交官,首位亞裔美國人大使(代表美國出使尼泊爾)。1998年創立中美教育基金

參考文獻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海上名人傳·張景文》,出自《海上名人傳》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