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薩地體

座標30°N 91°E / 30°N 91°E / 30; 9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薩地體
拉薩地體範圍,北部是納木錯
拉薩地體範圍,北部是納木錯
座標:30°N 91°E / 30°N 91°E / 30; 91
位置中國西藏

拉薩地體是一個地體,或者說板塊碎片,在白堊紀縫合到歐亞板塊形成了現今的西藏。以拉薩市得名。地塊的北部源自東非造山運動,地塊的南部似乎曾是澳洲大陸的一部分。兩部分連接起來,後來附着到亞洲大陸,又被印度板塊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

位置

[編輯]
喜馬拉雅的地質單元。綠色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紅色是泛喜馬拉雅。
拉薩地塊與青塘地塊及相關的縫合帶

拉薩地體與南方的喜馬拉雅地塊被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分開;與北部的羌塘地塊班公錯-怒江縫合帶分開。[1] 拉薩地體有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上覆古生代(541–252 Ma[a])與中生代 ( 252–66 Ma)沉積地層,包括古生代到新生代(66 Ma到現在)的岩漿岩。 拉薩地塊被認為是在新生代印度板塊碰撞前,歐亞板塊的最後的增生部分。[2]

起源

[編輯]

新生代之前,拉薩地塊分為兩塊:北拉薩地塊與南拉薩地塊。[3]岩石學碎屑岩碎屑鋯石定年英語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上類似於青塘地塊英語Qiangtang terrane喜馬拉雅特提斯地層,說明其臨近岡瓦納。北、南拉薩地塊的碎屑鋯石定年有差別。[4]

南拉薩地塊顯然是在前寒武紀末期到古生代初期是澳洲板塊一部分。拉薩地塊的古生代變質沉積岩英語Metasedimentary rock的鋯石碎屑的同位素分析與西澳大利亞的鋯石碎屑有相同的年代1170 Ma。這些鋯石碎屑可能來自西南澳大利亞的阿爾巴尼-弗雷澤造山帶英語Albany-Fraser belt[5]

北拉薩地塊可能是在東非造山運動北部形成的。北拉薩地塊的結晶基底包含了新元古代的洋殼岩石,這可能是羅德尼亞超大陸破裂後形成的莫桑比克洋英語Mozambique Ocean成冰紀後期,約650 Ma,隨莫桑比克洋的閉合,北拉薩地塊的洋殼基底經歷了俯衝帶的高壓變質。古生代早期,約485 Ma, 它經歷了伴隨東、西岡瓦納會聚而帶來的多期變質。[2]

古生代早期,北、南拉薩地塊與青塘地塊經歷了岩漿活動,看起來是岡瓦納最終匯聚後原特提斯洋俯衝帶來的安第斯類型造山運動形成的。古生代中期,約360 Ma,拉薩地塊與青塘地塊再次經歷了演講活動,顯然是由於古特提斯洋的俯衝。[2]

形成與進化

[編輯]
拉薩地塊靠近青塘地塊
班公湖縫合帶的地質演化

早期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自二疊紀晚期開始脫離岡瓦納大陸,成為一個獨立的地體向勞亞大陸方向漂移。二疊紀的舌羊齒植物群已不如喜馬拉雅的典型,且有華夏植物群的混生,說明它已位於岡瓦納與華夏大陸之間,或者離兩者都不遠,起碼在孢子花粉可以到達的距離內。

拉薩地塊由北、南兩個子地塊組成,最初二者被古特提斯洋分開,古生代後期連接形成一個縫合帶[2]二疊紀末期,約260 Ma,古特提斯洋閉合。該縫合帶經歷了高壓變質。約220 Ma的三疊紀,形成了多期變質帶。[2]

早白堊紀,拉薩地塊與青塘地塊的碰撞,形成了拉薩地塊北部的外圍前陸盆地

新特提斯洋殼北傾俯衝到拉薩地塊之下引發了火山活動。岡底斯火山弧在拉薩地塊的南部邊緣形成。[6]岡底斯岩基英語Gangdese batholith侵入了拉薩地塊的南半部。[7]這說明在白堊紀末期,南拉薩地塊的厚度是正常值的兩倍。[8]

火山噴發自中侏羅紀開始,晚白堊紀至晚第三紀最盛,而且向北時間變晚。岩漿源有加深的趨勢,北部出現白榴石玄武岩和響岩,表明大陸碰撞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仍在活動,在這裡陸內俯衝是存在的。近十幾年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核心部位在印度-亞洲大陸碰撞之前已發生顯著的地殼縮短和地貌隆升,並可能已達到相當的海拔高度。

早白堊紀(146–100 Ma.),碎屑岩沉積在淺水中。在北拉薩地塊,沉積出現在拉薩-青塘地塊碰撞的陸前盆地中。

阿普特阿爾必期英語Aptian-Albian period海相灰岩覆蓋,形成了大陸架淺海沉積。陸前盆地的晚白堊紀塔克納組英語Takena Formation形成直至岡底斯熔岩狐的北部,海相灰岩被河流紅色岩層覆蓋。[9]拉薩與羊八井之間的塔克納組英語Takena Formation露頭褶皺英語Outcropped folds是直立或略微南北向傾斜,表明晚白堊紀印度板塊碰撞後縮短了30%至50%。[7]

50Ma始新世,與印度板塊接觸形成了雅魯藏布縫合帶。兩個大陸繼續聚合。沿着岡底斯弧的岩漿活動至 40 Ma。[7]

中生代以來的歷史與喜馬拉雅有明顯的區別,除了沉積物與生物群的不同外,在喜馬拉雅運動中屬於活動大陸邊緣,南部岡底斯為岩漿火山弧,大規模的岩基廣泛發。

I印度-亞洲板塊碰撞 70-0 Ma

地層

[編輯]

古生代沉積地層主要是石炭紀砂岩, 變質砂岩, 頁岩千枚岩, 較少的奧陶紀, 志留紀、二疊紀的石灰岩。前寒武紀地層很少露頭。

三疊紀岩石主要是互層灰岩與沿着地塊南邊緣的玄武火山岩。

地塊北部的侏羅紀地層是深水砂岩與頁岩,常有蛇綠岩集聚。地塊南部的侏羅紀地層是海洋石灰岩與泥岩

下白堊紀地層是碎屑泥岩、砂岩與局部的礫岩。下白堊紀碎屑鋪放在阿普特阿爾必期英語Aptian-Albian period淺海灰岩,在很多出露,在一些地方有森諾曼階化石。

上白堊紀地層是長石砂質的河流形成的砂岩與泥岩。[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a – 百萬年前
  1. ^ Ozacar 2015.
  2. ^ 2.0 2.1 2.2 2.3 2.4 Zhang et al. 2014,第170–171頁.
  3. ^ Wan 2010,第139頁.
  4. ^ Leier et al. 2007,第361頁.
  5. ^ Di et al. 2011.
  6. ^ 6.0 6.1 Leier et al. 2007,第363頁.
  7. ^ 7.0 7.1 7.2 Alsdorf, BrownNelson & Makovsky 1998,第502頁.
  8. ^ Leier et al. 2007,第363–364頁.
  9. ^ Leier 2005.

文獻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