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格羅耶茨卡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0年的格羅耶茨卡街
拉茨瓦維卡街。

格羅耶茨卡街波蘭語Ulica Grójecka)是華沙奧喬塔區的主要街道。這條街道從阿圖爾·扎維什廣場一直延伸到與沃霍特區接壤的拉多姆鐵路線高架橋處,並在那裡合併成克拉科夫大道。

歷史[編輯]

格羅夫耶卡街,是建立在一條古老的道路的基礎上的。該道路在1818年至1823年期間被規劃,並貫穿了Raków村、Grójec市和Radom市,一路向南,通往克拉科夫

1892年,這條街道的舊稱Krakowska街(克拉科夫大道,與上文那個大道同名)被正式地修改為如今的名字[1]

早期歷史[編輯]

新街道的第一批建築是兩家磚廠,建於1829年前。第一家位於Krakowskiej大街和Jerozolimskiej大街的分叉口,即今天的Jerozolimskie大街;第二家則位於克拉科夫大道和今天的Niemcewicza街的交叉口。

1831年,在今天和Kaliska街口的交匯處,興建了一座小旅館,名為Ochota,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圍繞着這個旅館定居於此。

Ochota先是成為一個村莊,直到發展為今天華沙的一個行政區。這個新興的Ochota村一直延伸到Opaczewska街的這一段路,與今天的Banacha街一起,形成了這條格羅夫耶卡街的全部面貌。

沙俄時期[編輯]

1818年,人們在今天的紀念碑廣場上建造了幾個耶路撒冷柵欄的圓形亭子。隨後,格羅夫耶卡大街的東側開始得到開發,一排排的木屋開始建造,規模不大,但秩序井然。這些剛建造的房屋很多僅有四層,而且外立面裝飾非常樸素,有的乾脆就沒有任何裝修。

長時間以來,這條街的西側沒有被怎麼開發,更多的則是雜亂無章的叢林和農田,即使在斯皮斯卡街區域,也只是僅有幾座小木屋。

1909年,從紀念碑廣場到Niemcewicza街的這段格羅夫耶卡大街併入了華沙。隨着華沙邊界的變化,這個田園風光的Ochota村搖身一變,成為了華沙的一個欣欣向榮,快速發展的西部郊區。


實際上,這個街道早在1901年之前,華沙的城市虹吸就已經開始對這裡產生了影響,不少來自城市的公寓樓在這裡拔地而起。而在合併為華沙城市的一部分之後不久,Przemyska、Częstochowska和Winnicka街區塊被當局確立規劃,並開始正式開始了城市化。當地的出租屋多數是簡陋的小型公寓,而他們的常客主要是貧窮的工人、手藝人和小商販。


隨着格羅夫耶卡街的不斷發展,最終在1916年,Ochota村併入了華沙,而這個村莊的主幹道格羅夫耶卡街,則成了華沙通往西部城市的重要道路。

波蘭第二共和國時期[編輯]

二戰時期[編輯]

1945年後以及今日的格羅夫耶卡街[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Eugeniusz Szwankowski. Ulice i place Warszawy. Warszawa: Państwowe Wydawnictwo Naukowe. 1970: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