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樊良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樊良樞(?—?),字尚默,一字致虛[1],又號密庵,江西南昌府進賢縣南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江西鄉試舉人[2],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初授麗水縣知縣,改令仁和縣,與人推誠無隱,徵比不事鞭撲,水災議蠲賑,悉心籌畫,全活無算。入為刑部主事,陳船政六款[3],晉刑部雲南司郎中,四十七年充會試同考官,尋升雲南提學副使。天啟五年,試御史李燦然疏薦,調浙江提學副使[4],以不作魏璫祠碑文,解印綬歸[5]

崇禎時起復湖廣副使,四年改廣東副使[6],升湖廣參政,晉廣西按察使[7]。著有《易解》[8]

軼事[編輯]

棗林雜俎》載其督學浙江時失印復得之事[9]

參考[編輯]

  1. ^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履歷便覽》:樊良樞,致虛,丙子十一月二十六日,丁酉,禮部政,乙巳授麗水知縣,戊申調仁和縣,壬子升刑部主事,癸丑漕運理刑,乙卯升員外,升郎中,己未房考,本年升雲南提學副使,丁卯致仕。戊辰考察,起湖廣副使,辛未升廣東右參政,改福建海道,改湖北道。
  2. ^ 《江西通志》
  3. ^ 《明神宗實錄》:萬曆四十六年閏四月,帶管工部分司刑部主事樊良樞陳船政六款。
  4. ^ 《明熹宗實錄》:天啟五年十一月,調雲南提學副使樊良樞為浙江提學副使。
  5. ^ 《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九月,浙江提學副使樊良樞以病致仕。
  6. ^ 崇禎四年七月甲午,調山西按察使杜喬林為浙江按察使,湖廣副使樊良樞為廣東副使。
  7. ^ 崇禎五年八月,以湖廣參政樊良樞為廣西按察使。
  8. ^ 《浙江名宦志》
  9. ^ 《棗林雜俎》:天啟丁卯四月,浙江學使南昌樊良樞自口口還杭州,登江岸失印,三日或得之司前石獅口中。尋出試衢州,投劾去。
  • 《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