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畢善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畢善功(Louis Rhys Oxley Bevan,1874年—1946年),英國人,清末與民國時期在中國擔任教師。

畢善功的照片

生平

[編輯]

1874年2月7日,出生於英格蘭倫敦聖吉爾(St Giles)區。父親是一名公理會牧師(Congregational Minister)。畢善功是家中第三子。

1886年11月6日,隨家人遷居抵達澳大利亞

畢善功在英格蘭時就讀於泰勒商業學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移居澳大利亞後進入墨爾本的英國聖公會文法學校(Church of England grammar school)。[1]

1888年10月通過墨爾本大學的入學考試,從1889年一直到1896年,就讀於墨爾本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主修數學和自然哲學(Mathematics and Natural Philosophy)。[2]到1896年,畢善功已經通過了墨爾本大學為該專業設立的所有考試。[3]

1896年,被劍橋大學三一學堂(Trinity Hall)錄取。

1898年,墨爾本大學在畢善功本人缺席的情況下,授予其文學碩士(Master of Arts)學位。[4]

1899年,獲劍橋大學法學士(LL.B.)學位,成績為一等(First Class)。該學位通常需要四年才能取得,而畢善功只用了三年,這一優異成績被墨爾本數家當地媒體報導。[5]

1900年,獲劍橋大學文學士(B.A.)學位。同年,在倫敦格雷律師學院(Gray's Inn)取得出庭律師(Barrister-at-law)資格。隨即返回墨爾本。[6]

1901年5月,成為澳大利亞執業律師,可以在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出庭。[7]

1902年來華,任教於山西大學堂西齋,教授法律。同時擔任西齋副總教習。

1903年,在上海與澳大利亞人Florence Springthorpe結婚。

1906年,在敦崇禮逝世後,代理山西大學堂西齋總教習,直到蘇慧廉接任。

1910年,轉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英國法律、英文、拉丁文。

1916年,其妻子Florence Springthorpe病逝。

畢善功曾任中國政治學會主編的英文期刊《中國社會和政治學報》(The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第二任總編輯。(該報於1916年創刊)[8]

在北京期間,交往甚廣。與胡適蔣夢麟丁文江等中國學界名流均有來往。[9]其中與胡適的關係尤為良好。[10]

1926年,出任燕京大學教授。教授羅馬法與外國法。[11]

1936年12月,因華北局勢緊張,畢善功離開中國,返回墨爾本。[12]

1946年10月13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城郊的莫爾文(Malvern) 因車禍逝世。[13]

榮譽

[編輯]

1906年(光緒32年),清政府授予畢善功二品頂戴。[14]

1910年,清政府賞給畢善功二等第三寶星並二品封典。[15]

1914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向畢善功頒發四等嘉禾章。[16]

1919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向畢善功頒發三等嘉禾章。[17]

1947年,為了紀念去世的畢善功,燕京大學外籍教職員發起成立「紀念畢善功先生獎學金」。[1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ERSONAL. The Argus(Melbourne) (Page 9). 24 JUN 1899. 
  2.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 The Argus (Page6). 1889年1月7日. 
  3.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sults. The Argus (Page 6). 13 MAR 1896. 
  4. ^ THE UNIVERSITY YEAR. The Age(Melbourne) (Page 5). 21 MAR 1898. 
  5. ^ MR LOUIS BEVAN. Weekly Times(Melbourne) (Page 12). 01 JUL 1899. 
  6. ^ John Venn; John Archibald Venn. Alumni Cantabrigienses: A Biographical List of All Known Students, Graduates and Holders of Off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9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年: 第253頁. ISBN 9781108036115. 
  7. ^ Personal. The Argus(Melbourne) (Page6). 1901年5月3日. 
  8. ^ 孫宏雲.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 三聯書店. 2005年: 第281頁. ISBN 9787108022561. 
  9. ^ 歐陽哲生 主編. 丁文江文集 第7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 第380頁. ISBN 9787535555380. 
  10. ^ 胡適的日記中多次提到他與畢善功的交往。參見:郭存孝:《胡適、羅爾綱和他們的朋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版,第254-255頁;舒蕪:《串味讀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頁。以上兩書所引用之胡適1922年日記可資為證。
  11. ^ 王健. 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1年: 第235頁. ISBN 7562021724. 
  12. ^ 參見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NSW), 22 Dec 1936 p12.
  13. ^ Louis Rhys Oxley Bevan. Residents of Upper Beaconsfield and surrounding areas. [2023-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14. ^ 潘懋元; 劉海峰.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第76頁. ISBN 978-7-5444-0845-5. 
  15. ^ 潘懋元; 劉海峰.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 第74頁. ISBN 9787532032143. 
  16. ^ 錢英才. 大师侧影 陈汉章与周围的人们. 寧波出版社. 2014年: 第199頁. ISBN 9787552616569. 
  17. ^ 申報 (第3版). 1919 MAR 6.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18. ^ 外籍敎职员发起募集纪念毕善功先生奖金. 燕大雙周刊. 1947年, 第42期: 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