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泰順北洋工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泰順北洋工學院,正式名稱為國立北洋工學院,是1943年到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在中國浙江省泰順縣百丈鎮興辦的一所大學。

國立北洋工學院原位於天津,前身為中國第一所新式大學——國立北洋大學。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天津淪陷。北洋工學院奉教育部令內遷至陝西西安,參與組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後南遷漢中並改名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8年7月,西北聯大改組,北洋工學院與其他學校合組為國立西北工學院。「北洋」之名遂不存。[1][2]:233-245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州貴陽舉辦聯合年會,北洋校友雲集,藉機開會商討復校事宜,決議呼籲教育部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同時籌資興辦私立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歷屬國立,籌建私校之舉令教育部難堪。1942年12月,行政院決定將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將其工學院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2]:263-266

英士大學時在浙江省泰順縣司前鎮。北洋工學院獨立後,遷往鄰近的百丈鎮。百丈口乃飛雲江航運起點,浙七縣口岸,戰時溫州金融工商業多遷此。學校位於東岸村,與百丈口隔溪相望。1943年夏,在永嘉雲和臨海屯溪招生,錄取120人。1944年夏,在百丈、雲和、臨海、屯溪、建陽招生,錄取150人。加上英士大學轉來的學生,1945年夏以前共有學生421人。有教師40人,包括8位專任教授。院系僅設土木工程系、電工程系和化學工程系。校園條件艱苦,學生甚至以穀倉為居所。辦校期間,曾與當地軍警發生衝突,兩名學生遭槍殺,又屢受日軍、土匪驚擾。[2]:266-267[3]:374-379[4][5][6][7][8]

1945年6月,教育部突然電令北洋工學院歸併入英士大學。師生決心護校,但抗爭無果,陳藎民辭職北上。8月底,學生至英士大學註冊,但聲明乃借讀一年。1946年2月,國立北洋大學在津復校,茅以升任校長,6月在上海設立聯絡站,安排泰順北洋學生分批至天津北洋大學,至9月底運送完畢。[2]:268[4]

知名校友有工程熱物理專家呂燦仁等。[2]:40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金以林. 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 9. ISBN 7-5073-0735-2. 
  2. ^ 2.0 2.1 2.2 2.3 2.4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校史編輯室 (編).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1卷.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0. ISBN 7-5618-0218-8. 
  3. ^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校史編輯室 (編).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一).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1. ISBN 7-5618-0270-6. 
  4. ^ 4.0 4.1 泰顺县教育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7: 12-13. ISBN 978-7-5144-2019-7. 
  5. ^ 飞云江志.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289. ISBN 7-101-02475-0. 
  6. ^ 泰顺县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32. ISBN 7-213-01419-6. 
  7. ^ 吳恆安. 泰顺北洋生活片断. 左森; 胡如光 (編). 回忆北洋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89: 76-77. ISBN 7-5618-0119-X. 
  8. ^ 夏元騂. 怵目惊心的百丈惨案——国民党军警枪杀国立北洋工学院学生、工友记实. 泰順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泰顺文史资料 第1辑. 1986: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