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甘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州恆福路內環路出土的東漢「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溪造」銘文磚,藏廣州南漢二陵博物館

甘溪是古時廣州城區的重要水道。因為當時廣州的珠江受到潮汐影響,水質呈咸苦,而甘溪卻水質甘甜,因此得名。甘溪的上游(今小北路以北)又稱菖蒲澗,下游則稱文溪越溪[1]其歷來不僅給予廣州城航運、灌溉之利,也是城內飲水、用水的重要來源。

甘溪發源於白雲山東麓,流經蒲澗滴水岩、濂泉(今濂泉路北),向西南流經今廣園路,南流至上塘、下塘,經越秀山東麓,然後分東西兩支繼續南流。東支流(主流)經今小北路、倉邊路匯入珠江;西支流經今教育路、西湖路流入西湖,再匯入珠江。

三國時期,陸胤主持疏浚了甘溪,並建塘儲水,使甘溪水成為既可飲用,又能航行和灌溉農田,促進了當時的廣州發展。唐朝會昌年間,時任廣州節度使盧鈞繼續疏浚甘溪,利於船隻航行,又在兩岸廣植樹木,使之成為踏青旅遊的好地方。但在宋朝時,由於沙河的溯源侵蝕,上游菖蒲澗的水流改道流入沙河,下游逐漸淤塞。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下游在今越秀北路西段被人工改道,流入東濠涌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古文溪的變遷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