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阿羅阿絲蟲
外觀
羅阿羅阿絲蟲 | |
---|---|
羅阿羅阿絲蟲的微絲蚴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線蟲動物門 Nematoda |
綱: | 色矛綱 Chromadorea |
亞綱: | 色矛亞綱 Chromadoria |
目: | 小桿目 Rhabditida |
亞目: | 旋尾亞目 Spirurina |
下目: | 旋尾下目 Spiruromopha |
總科: | 絲蟲總科 Filarioidea |
科: | 蟠尾絲蟲科 Onchocercidae |
屬: | 羅阿絲蟲屬 Loa |
種: | 羅阿羅阿絲蟲 L. loa
|
二名法 | |
Loa loa (Cobbold,1864)Castellani & Chalmers,1913
|
羅阿羅阿絲蟲(學名:Loa loa)簡稱羅阿絲蟲,又稱眼絲蟲、羅阿羅阿線蟲,是一種引起羅阿羅阿絲蟲病的寄生蟲,分布於非洲和印度的熱帶地區。
形態
[編輯]羅阿羅阿絲蟲的成蟲為白色線狀,頭端略細。微絲蚴具鞘,頭間隙長寬相等,體核分布至尾端,在尾尖處有一較大的核。雄蟲長25~35厘米,寬0.3~0.4毫米;雌蟲長45~55厘米,寬0.45~0.55毫米;微絲蚴長250~300微米,寬6~8.5微米。
生活史
[編輯]羅阿羅阿絲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的皮下組織,常周期性地在眼結膜下爬動。雌蟲在移行過程中間歇性地產出微絲蚴。微絲蚴寄生於人體血液中,當中間宿主斑虻(Chrysops)吸食人血液時,微絲蚴進入虻體內。微絲蚴在虻中腸脫鞘後移行至虻腹部脂肪,經2次蛻皮,發育為感染期幼蟲,再移行至虻的頭部。當虻再次吸血時,感染期幼蟲自其口器逸出經皮膚創口侵入人體,約需1年發育為成蟲。成蟲的壽命可達15年以上。
治病與臨床表現
[編輯]羅阿羅阿絲蟲的致病階段主要是成蟲,主要臨床表現是局部暫時性腫脹,常發生在腕部和踝部。成蟲常移行於眼瞼,潛行於眼結膜、角膜下,引起嚴重的結膜炎症、眼球水腫等症狀,使感染者出現眼部奇癢、異物感。
防治
[編輯]對於寄生於眼部和皮膚的羅阿羅阿絲蟲的成蟲可進行手術切除,對於人體內的微絲蚴則採取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為乙胺嗪和伊維菌素,但是後者有較大的不良反應。
參考資料
[編輯]- 陳建平. 《人体寄生虫学》 (M) 1. 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6: 250~252. ISBN 7-5614-3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