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票
銀票是中國古代票號所發行的鈔票,票面為銀兩的稱為「銀票」,為銅錢的稱為「寶鈔」[1][2]或「錢鈔」[3]。最早銀票作為紙鈔出現於南宋,稱作銀會子,面額分一錢與半錢兩種,作為票據則出現在北宋。錢鈔與銀票合稱為鈔票,清代銀票雖作為紙幣流通但在形式上為一種票據[4]。
歷史
[編輯]起源
[編輯]銀票最早於北宋初年出現於四川成都,由商人自由發行,最初是為攜帶巨款的商人提供保管業務的銀票鋪戶發行的,商人將錢財存放於銀票鋪戶處,鋪戶將寫有存放數額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交給存款人,存款人取錢時給付3%的利息,這就是最初的銀票,但此時銀票還未作為一種貨幣使用,而是作為一種存取憑據。之後,很多商人成立銀票鋪,並在各地設分鋪,由於銀票存取方便,商人便使用銀票進行大額交易,銀票開始初步具備貨幣性質。
發展
[編輯]宋景德年間(1004年-1007年),由於銀票鋪市場不規範,致使部分,益州知州張泳進行銀票鋪戶整頓。銀票鋪戶專由十六家富商經營,銀票發行取得宋朝官方認可。
天聖元年(1023年),宋朝政府設益州銀票務,並設監官1至2人主持。
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將「銀票」改為「錢引」,錢引以緡為單位,製作精良,但錢引不許兌換,而且隨意增發,造成其價值大跌,至宋嘉定時期,一緡值現錢一百文。
元朝銀票制度進一步完善,馬可波羅於《馬可波羅遊記》中介紹了中國銀票印製工藝和發行流通的情況。[5]
明朝於洪武八年(1375年)由於缺銅製造銀票,使用桑皮紙印刷,稱大明寶鈔,然而由於銀票只發行不回收,所以造成明朝銀票流通過多,通貨膨脹。正德年間實際上已不再流通。
清朝最初不發行銀票,後因國家經濟困難,於咸豐三年(1853年)發行戶部銀票,以銀兩為單位,上書滿文、漢文兩種文字,後又發行大清寶鈔,同時,民間也發行銀票,稱「私鈔」,質量較差,且有濫發現象。[6]
廢止
[編輯]清官方發行的銀票由於面額複雜,很快就貶值,清政府於同治後,官方停止發行銀票,之後的中華民國不再發行銀票。[7]
歷史意義
[編輯]銀票是世界上第一種紙幣,是貨幣史的一大進步,他的出現,使貨幣變得更容易攜帶,同時彌補現金的不足。銀票的印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的印刷水平,在對中國印刷史、版畫史的研究中也有一定意義。
請參閱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11-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 ^ 元史˙卷九十三˙食貨志一:「世祖中統元,始造交鈔,……是年十月,又造中統元寶鈔。」明史˙卷八十一˙食貨志:「七年,帝乃設寶鈔提舉司。明年始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
- ^ 《宋史·王安禮傳》:「向所患者用不足,朝廷今捐錢鈔五百萬緡,以供軍食有餘矣。」
- ^ 票據常見有三種,即:匯票、本票及支票。為一種有價證券
- ^ 元代“至元通行宝钞”双面铜钞版解读. [201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纸币、邮票及其它证券的印刷. [201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闲话干崖宣抚司银票.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