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各市州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外觀
青海省各市州地區生產總值列表收錄各主要年份青海省地級行政區(地級市與自治州)的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和人均GDP指標,當年數據參考次年底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和《青海統計年鑑》。GDP指標有修訂,地級區劃單位GDP每隔五年的經濟普查有修訂。
2015年
[編輯]行政區 | 地區生產總值(GDP)[註 2] | 人均GDP[註 3] | ||||||||
---|---|---|---|---|---|---|---|---|---|---|
本幣 (億元) |
美元[註 4] (億元) |
位次 | 比重[註 5] (%) |
本幣 (元) |
美元 (元) |
位次 | 比重 (青海省=100) | |||
青海省 | 2,417.05 | 388.07 | 41,252 | 6,623 | 100 | |||||
西寧市 | 1,131.62 | 181.69 | 1 | 47.95 | 49,185 | 7,897 | 2 | 119.2 | ||
海東市 | 384.40 | 61.72 | 3 | 16.29 | 26,531 | 4,260 | 6 | 64.3 | ||
海北州 | 94.86 | 15.23 | 5 | 4.02 | 34,122 | 5,479 | 3 | 82.7 | ||
黃南州 | 72.75 | 11.68 | 6 | 3.08 | 27,181 | 4,364 | 5 | 65.9 | ||
海南州 | 140.20 | 22.51 | 4 | 5.94 | 30,379 | 4,878 | 4 | 73.6 | ||
果洛州 | 35.66 | 5.73 | 8 | 1.51 | 18,238 | 2,928 | 7 | 44.2 | ||
玉樹州 | 60.55 | 9.72 | 7 | 2.57 | 15,149 | 2,432 | 8 | 36.7 | ||
海西州 | 439.85 | 70.62 | 2 | 18.64 | 86,713 | 13,922 | 1 | 210.2 | ||
本表注釋:
|
2012年
[編輯]市 | 位次 (GDP) |
GDP (本幣) |
GDP (美元) |
GDP (購買力平價) |
占全省 GDP比重(%) |
位次 (人均) |
人均 (本幣) |
人均 (美元) |
人均 (購買力平價) |
占全省 人均比重(%) |
---|---|---|---|---|---|---|---|---|---|---|
全省 | 189,354 | 29,997 | 44,739 | 100 | 33,181 | 5,256 | 7,840 | 100 | ||
西寧市 | 1 | 85,109 | 13,483 | 20,109 | 44.95 | 2 | 38,034 | 6,025 | 8,986 | 115 |
海西州 | 2 | 57,033 | 9,035 | 13,475 | 30.12 | 1 | 114,871 | 18,197 | 27,141 | 346 |
海東地區 | 3 | 27,413 | 4,343 | 6,477 | 14.48 | 6 | 19,323 | 3,061 | 4,565 | 58 |
海南州 | 4 | 10,435 | 1,653 | 2,466 | 5.51 | 4 | 23,287 | 3,689 | 5,502 | 70 |
海北州 | 5 | 9,597 | 1,520 | 2,268 | 5.07 | 3 | 33,360 | 5,285 | 7,882 | 101 |
黃南州 | 6 | 5,811 | 921 | 1,373 | 3.07 | 5 | 22,348 | 3,540 | 5,280 | 67 |
玉樹州 | 7 | 4,717 | 747 | 1,114 | 2.49 | 8 | 12,158 | 1,926 | 2,873 | 37 |
果洛州 | 8 | 3,054 | 484 | 722 | 1.61 | 7 | 16,458 | 2,607 | 3,889 | 50 |
2011年
[編輯]地州市 | GDP 位次 |
GDP (本幣) |
GDP (美元) |
GDP 購買力平價 (國際元) |
占全省 GDP 比重(%) |
GDP 年增幅 (%) |
人均 位次 |
人均 (本幣) |
人均 (美元) |
人均 購買力平價 (國際元) |
占全省 人均 比重(%) |
---|---|---|---|---|---|---|---|---|---|---|---|
青海全省 | 167,044 | 25,863 | 40,614 | 100 | 19.0 | 29,522 | 4,571 | 7,178 | 100 | ||
西寧市 | 1 | 77,070 | 11,933 | 18,738 | 46.14 | 15.0 | 2 | 34,743 | 5,379 | 8,447 | 118 |
海西州 | 2 | 48,140 | 7,453 | 11,704 | 28.82 | 19.0 | 1 | 97,747 | 15,134 | 23,765 | 331 |
海東地區 | 3 | 21,937 | 3,396 | 5,334 | 13.13 | 18.5 | 6 | 15,671 | 2,426 | 3,810 | 53 |
海南州 | 4 | 8,265 | 1,280 | 2,009 | 4.95 | 12.1 | 5 | 18,622 | 2,883 | 4,528 | 63 |
海北州 | 5 | 7,789 | 1,206 | 1,894 | 4.66 | 21.8 | 3 | 27,393 | 4,241 | 6,660 | 93 |
黃南州 | 6 | 4,840 | 749 | 1,177 | 2.90 | 5.9 | 4 | 18,751 | 2,903 | 4,559 | 64 |
玉樹州 | 7 | 4,020 | 622 | 977 | 2.41 | 14.9 | 8 | 11,755 | 1,820 | 2,858 | 40 |
果洛州 | 8 | 2,614 | 405 | 636 | 1.56 | 21.6 | 7 | 14,381 | 2,227 | 3,496 | 49 |
2010年
[編輯]市州 | 位次 (GDP) |
GDP (本幣) |
GDP (美元) |
GDP (購買力平價) |
占全省 GDP比重(%) |
年增幅 (GDP/%) |
位次 (人均) |
人均 (本幣) |
人均 (美元) |
人均 (購買力平價) |
占全省 人均比重(%) |
---|---|---|---|---|---|---|---|---|---|---|---|
青海總計 | 135,043 | 19,949 | 34,223 | 100 | 15.3 | 24,115 | 3,562 | 6,111 | 100 | ||
西寧市 | 1 | 62,828 | 9,281 | 15,922 | 46.52 | 18.2 | 2 | 28,428 | 4,199 | 7,204 | 118 |
海西州 | 2 | 36,549 | 5,399 | 9,262 | 27.06 | 18.3 | 1 | 78,180 | 11,549 | 19,812 | 324 |
海東地區 | 3 | 17,331 | 2,560 | 4,392 | 12.83 | 15.2 | 7 | 10,790 | 1,594 | 2,734 | 45 |
海南州 | 4 | 6,989 | 1,032 | 1,771 | 5.18 | 17.7 | 5 | 15,690 | 2,318 | 3,976 | 65 |
海北州 | 5 | 5,453 | 806 | 1,382 | 4.04 | 19.5 | 3 | 19,358 | 2,860 | 4,906 | 80 |
黃南州 | 6 | 4,368 | 645 | 1,107 | 3.23 | 12.6 | 4 | 17,888 | 2,642 | 4,533 | 74 |
玉樹州 | 7 | 3,186 | 471 | 807 | 2.36 | 20.4 | 8 | 8,531 | 1,260 | 2,162 | 35 |
果洛州 | 8 | 2,043 | 302 | 518 | 1.51 | 17.4 | 6 | 11,243 | 1,661 | 2,849 | 47 |
相關條目
[編輯]備註
[編輯]- 人均GDP: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按居民人口核算的GDP平均值;年度人均GDP則為年度GDP總量與年度平均居民人口比值。年度平均居民人口亦即年中居民人口(年中人口),為上年末與本年末居民人口平均值。由於中國內地長期實行戶籍管理,戶籍人口資料齊全,以前人均GDP核算採用戶籍人口。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性增加,用戶籍人口核算已經不能反映實際情況。2004年國家統計局提出實行按常住人口核算人均GDP,允許兩年的過渡期。有關中國內地人均GDP指標,非特別證明,則指按常住人口計算[4]。
- ^ 「中國GDP」數據類型:GDP核算分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全國GDP數據由國家統計局統一對外公布,分年度「預計數」(年份前家「e」)、年度「初步核算數」 (年份前家「p」)、年度「初步核實數」(年份前家「r」)、年度「最終核實數」(年份前家「r」)與「修正數據」五個類型,季度初步核算數、季度初步核實數、季度最終核實數。其中「預計數」屬於估算數;「初步核算數」則於次年《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發布;「初步核實數」則於次年出版的《統計年鑑》中發布;「最終核實數」則於隔年出版的《統計年鑑》中發布;「修正數據」則按照經濟普查的結果修正,其中經全國經濟普查之後修訂數據,修訂之後不再有變化。
- ^ 中國官方對外公布按照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計算的GDP,以按照生產法和收入法混合計算的GDP為標準。
- ^ 地區生產總值(GDP或GRP)數據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的國民經濟核算資料,見諸於統計年鑑、經濟年鑑。關於「地區生產總值」中文名稱:國家統計局規定,自2004年開始,各地GDP中文名稱改為「地區生產總值」,特定地區的GDP用行政區的名字作定語,如「XX省生產總值」,簡稱為「XX省GDP」。各地GDP稱為「各地生產總值」。常見的有(自治區)區內生產總值、(省)省內生產總值、(縣)縣內生產總值[5]。
- ^ 1978-2003年曆年GDP:1992年進行第一次全國第三產業普查之後,已經對1978年至1992年的GDP歷史數據進行過修訂。1993-2004年曆年GDP:2004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已對歷年數據作出了修訂,參見2006年及其之後各年份地方《統計年鑑》與《中國統計年鑑》。
- ^ 2004-2008年曆年GDP:2004年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已對歷年數據作出了修訂,參見2010年及其之後各年份地方《統計年鑑》與《中國統計年鑑》。
- ^ 2009年及其以後年份GDP:中國國家統計局每年將對數據作出修訂,每年的修訂結果見諸隔年的《統計年鑑》,如2009年GDP第一次核實數據在2011年《統計年鑑》上公布核實後的修訂修訂數據。GDP最終修訂數據參見之後的全國經濟普查。
- ^ 「本幣」即人民幣(CNY),人民幣折算美元(USD),按國家統計局每年公布的年均價換算(參見人民幣匯率)。
- ^ 購買力平價(PPP),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各經濟體歷年GDP本幣與購買力核算指標推算。購買力平價使用「國際元」,英文即international dollar,縮寫為Intl. $);或國際貨幣單位(英文即unit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縮寫ICU。購買力平價指標以1美元在美國的平均購買力為參考基數,故1國際元亦即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故1國際元即等於1美元,常直接使用美元計量。鑑於購買力平價指標每半年修改一次,購買力平價折算指標僅供參考。
- ^ 人民幣購買力平價(CNY) :根據2011年4月更新的數據,2010年中國GDP總量397,983億元,按購買力平價合100,857.1億國際元, 購買力平價指數3.9460人民幣合1國際元;2009年中國GDP總量340,902.8億元,按購買力平價折合90,573.8億國際元,購買力平價指數3.7638人民幣合1國際元;其他年份參見人民幣匯率。人民幣購買力平價參考來源:根據IMF - WEO數據推算,推算數據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 ^ 由於採取分級核算,地區生產總值(GDP)省級數據相加不等於內地全國總計;同理,地級層次數據累加不一定等於省級總計;縣級累加不一定等於地區級總計。
- ^ 地理區域內人均GDP:使用加權平均法推算。地理區域指特定的區域,常指按照地理區域劃定的經濟大區,如中國中部經濟區;省層次下的區域,如廣東省的粵北山區。區域內GDP總量從GDP1…GDPn之和;對應人均GDP為各個區劃單位的人均GDP1...人均GDPn,區域內人均GDP=(人均GDP1×GDP1 + … + 人均GDPn×GDPn)/(GDP1 + … + GDPn)
|
資料來源
[編輯]- ^ 2012年度基於本幣(人民幣)核算的GDP、人均GDP數據參考《青海統計年鑑2013》(ISBN 978-7-5037-6864-4);人均GDP基於年中常住人口計算;美元折算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201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3-17.》(ISBN 978-7-5037-6963-4),2012年均價中間價1美元合6.3125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折算基於2013年10月IMF數據推算,2012年均價1國際貨幣單位折合4.2324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 ^ 2011年度基於本幣(人民幣)核算數據來源於《青海統計年鑑2012》(ISBN 9787503765834);美元折算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2012》(ISBN 978-7-89468-232-1,瀏覽《中國統計年鑑20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折算,2011年均價中間價6.4588人民幣合1美元(瀏覽《人民幣匯率折算表》[失效連結],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折算基於2012年10月IMF數據推算,2011年均價中間價4.1130人民幣折合1國際貨幣單位(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 ^ 2010年度基於本幣(人民幣)核算數據來源於《青海統計年鑑2011》;美元折算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2011》(ISBN 978-7-89468-215-4)及其之後各年份發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折算,2010年均價中間價1美元合6.7695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折算基於2011年9月IMF數據推算,2010年均價1國際貨幣單位折合3.9460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 ^ 中國內地使用常住人口計算地區人均GDP
- ^ 關於「地區生產總值」中文名稱:《國家統計局關於改進和規範地區GDP核算的通知》(國統字[2004]4號):地區GDP的中文名稱改為「地區生產總值」;特定地區的GDP用行政區的名字作定語,如「XX省生產總值」,簡稱為「XX省GDP」。各地GDP稱為「各地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