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所得經濟體
外觀
高收入經濟體(high-income economy),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使用圖表集法[1]計算的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某個標準的經濟體,稱為高收入經濟體。此標準在2021年為12,695美元。
「高收入經濟體」雖然經常與「第一世界」 和「發達國家」混用,但在這些術語的定義有所不同:「第一世界」通常是指美國和北約同陣營的國家;而「發達經濟體」則不僅要高收入,還要有較先進的科技,因此某些高收入國家是發展中國家。例如: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因這些國家經濟過於依賴石油出口而被列為「發展中高收入國家」[2]。
高所得經濟體一覽
[編輯]- 英國(1987-)
- 法國(1987-)
- 瑞典(1987-)
- 瑞士(1987-)
- 荷蘭(1987-)
- 奧地利(1987-)
- 比利時(1987-)
- 德國(1987-)
- 義大利(1987-)
- 冰島(1987-)
- 愛爾蘭(1987-)
- 挪威(1987-)
- 盧森堡(1987-)
- 丹麥(1987-)
- 芬蘭(1987-)
- 西班牙(1987-)
- 賽普勒斯(1988-)
- 安道爾(1990-)
- 摩納哥(1994-)
- 列支敦斯登(1994-)
- 葡萄牙(1994-)
- 希臘(1996-)
- 斯洛維尼亞(1997-)
- 聖馬力諾(1991-1993、2000-)
- 馬爾他(1989、1998、2000、2002-)
- 愛沙尼亞(2006-)
- 捷克(2006-)
- 斯洛伐克(2007-)
- 波蘭(2009-)
- 拉脫維亞(2009、2012-)
- 立陶宛(2012-)
- 匈牙利(2007-2011、2014-)
- 克羅地亞(2008-2015、2017-)
- 俄羅斯(2012-2014、2023-)
- 法羅群島(1987-)(丹麥屬地)
- 直布羅陀(2009-2010、2015-)(英國屬地)
- 海峽群島(1987-)(英國屬地)
- 馬恩島(1987-1989、2002-)(英國屬地)
- 美國(1987-)
- 加拿大(1987-)
- 烏拉圭(2012-)
- 智利(2012-)
- 巴拿馬(2017-)
- 千里達及托巴哥(2006-)
- 聖基茨和尼維斯(2012-)
- 巴哈馬(1987-)
- 巴巴多斯(1989、2000、2002、2006-)
- 安地卡及巴布達(2002、2005-2008、2012-)
- 美屬維爾京群島(1987-)
- 波多黎各(1989、2002-)(美國屬地)
- 格陵蘭(1987-)(丹麥屬地)
- 百慕大(1987-)(英國屬地)
- 英屬維爾京群島(2015-)
-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2009-)(英國屬地)
- 開曼群島(1993-)(英國屬地)
- 阿魯巴(1987-1990、1994-)(荷蘭屬地)
- 古拉索(2010-)(荷蘭屬地)
- 荷屬聖馬丁(2010-)
- 法屬聖馬丁(2010-)(法國屬地)
- 塞舌爾(2014-)
曾是高所得經濟體的國家及地區
[編輯]這些國家和地區在1987年-2017年的某些年份為高收入經濟體,但根據最近的分類是中等收入經濟體或低收入經濟體:
- 美屬薩摩亞(1987-1989)
- 馬約特(1990)
- 荷屬安地列斯(1994-2009)(2010年10月10日,荷屬安的列斯解體,庫拉索與荷屬聖馬丁成為隸屬於荷蘭王國的構成國。)
- 赤道幾內亞(2007-2014)
- 阿根廷(2014、2017)
- 委內瑞拉(2014)
- 瑙魯(2015)
- 哈薩克(2013-2015)
- 土耳其(2013-2014)
歷年標準
[編輯]高收入經濟體的門檻在最初三年為美金6000元,後來依據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五國的平均通膨率修改門檻,在2001年後,新增整個歐元區的平均通膨率[4]。為了不讓某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剛好等於門檻,因此讓數據的個位數保持在0或5[5]。
數據年份 | 門檻 (美元) |
發布日期 |
---|---|---|
1987 | 6,000 | 1988-10-02 |
1988 | 6,000 | 1989-09-13 |
1989 | 6,000 | 1990-08-29 |
1990 | 7,620 | 1991-09-11 |
1991 | 7,910 | 1992-08-24 |
1992 | 8,355 | 1993-09-09 |
1993 | 8,625 | 1994-09-02 |
1994 | 8,955 | 1995-06-08 |
1995 | 9,385 | 1996-06-03 |
1996 | 9,645 | 1997-07-01 |
1997 | 9,655 | 1998-07-01 |
1998 | 9,360 | 1999-07-01 |
1999 | 9,265 | 2000-07-01 |
2000 | 9,265 | 2001-07-01 |
2001 | 9,205 | 2002-07-01 |
2002 | 9,075 | 2003-07-01 |
2003 | 9,385 | 2004-07-01 |
2004 | 10,065 | 2005-07-01 |
2005 | 10,725 | 2006-07-01 |
2006 | 11,115 | 2007-07-01 |
2007 | 11,455 | 2008-07-01 |
2008 | 11,905 | 2009-07-01 |
2009 | 12,195 | 2010-07-01 |
2010 | 12,275 | 2011-07-01 |
2011 | 12,475 | 2012-07-01 |
2012 | 12,615 | 2013-07-01 |
2013 | 12,745 | 2014-07-01 |
2014 | 12,735 | 2015-07-01 |
2015 | 12,475 | 2016-07-01 |
2016 | 12,235 | 2017-07-01 |
2017 | 12,055 | 2018-07-01 |
2018 | 12,375 | 2019-07-01 |
2019 | 12,575 | 2020-07-01 |
2020 | 12,695 | 2021-07-01 |
2021 | 13,205 | 2022-07-01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Country and Lending Group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orld Bank. Accessed on July 3, 2018.
- ^ UN. (2005). 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PDF). [2007-07-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7-10).
- ^ How does the World Bank classify countries?. World Bank.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 ^ The Atlas Method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World Bank.
- ^ The Interim Measure for calculating financial contributions: review of cut-off points defining capacity-to-pay groups (PDF). Agenda item 4. 2008-06-04 [2020-01-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