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藝術家、音樂家及作曲家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俄羅斯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俄羅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俄羅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請問這裡有地方性色彩?誰掛上的牌子? --老澤征爾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10:51 (UTC) [回覆]

穆拉文斯基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錄音是一絕,特別是60年代在西方演出時到DG公司錄下的第四至第六交響曲。管弦樂暴風驟雨般的襲來,是一場激烈的搏鬥。銅管樂撕心裂肺的爆發,弦樂綿密的音流,讓西方人看到了另一個柴可夫斯基。

這段很明顯就是帶有個人觀點。—Advisory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11:20 (UTC)[回覆]

我看到兩年前有人說「姆拉溫斯基」是標準譯法,結果把最開始建立條目的名稱更改。然而,我最近參考有關蕭士達高維契的中文書籍,不單是台灣、香港的參考書本都是採用「穆拉文斯基」,就連大陸翻譯 Omnibus Press 的 Shostakovich (江蘇人民出版社),也是用上「穆拉文斯基」。看來原作者所寫的才是真正的共通譯名。現在只好在條目頂加回不同的繁簡交換算了。但麻煩日後編寫音樂條目的朋友,多參考書本或者網上資源才斷定所謂的標準譯法吧。113.255.85.160 (留言) 2011年3月10日 (四) 14:27 (UTC)[回覆]

可去申請頁面移動。Jane (留言) 2011年3月11日 (五) 05:24 (UTC)[回覆]

是否要有帳戶才可以申請移動,若然的話,可否有朋友可以代為處理?113.255.85.160 (留言) 2011年3月17日 (四) 21:1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葉夫根尼·亞歷山德羅維奇·姆拉溫斯基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5日 (五) 07:26 (UTC)[回覆]

建議改名:「叶夫根尼·姆拉温斯基」→「叶夫根尼·穆拉文斯基」[編輯]

叶夫根尼·姆拉温斯基」 → 「叶夫根尼·穆拉文斯基」:在正文中完全沒有體現出「姆拉溫斯基」這個譯法,文章通篇使用「穆拉文斯基」,繁簡轉換後也沒有出現「姆拉溫斯基」--Kcx36留言2021年12月24日 (五) 11:3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