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車二
觀測數據 曆元 J2000.0 分點 J2000.0 (ICRS) | |
---|---|
星座 | 御夫座 |
A | |
赤經 | 05h 16m 41.35871s[1][note 1] |
赤緯 | +45° 59′ 52.7693″[1][note 1] |
星等 (V) | +0.08[2] (+0.03 – +0.16[3]) |
H | |
赤經 | 05h 17m 23.728s[4] |
赤緯 | +45° 50′ 22.97″[4] |
星等 (V) | 10.16[5] |
L | |
赤經 | 05h 17m 23.943s[6] |
赤緯 | +45° 50′ 19.84″[6] |
星等 (V) | 13.7[7]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G3III:[8] |
U−B 色指數 | +0.44[2] |
B−V 色指數 | +0.80[2] |
V−R 色指數 | −0.3[2] |
R−I 色指數 | +0.44[2] |
變星類型 | 獵犬座RS型變星[9] (存疑[10]) |
特性 | |
演化階段 | 紅群聚[11] |
光譜分類 | G8III[11] |
特性 | |
演化階段 | 次巨星[11] |
光譜分類 | G0III[11] |
特性 | |
演化階段 | 主序星 (紅矮星)[12] |
光譜分類 | M2.5 V[13] |
U−B 色指數 | 1.24[14] |
B−V 色指數 | 1.50[12] |
R−I 色指數 | 0.91[12] |
特性 | |
演化階段 | 主序星 (紅矮星) |
光譜分類 | M4:[15] |
天體測定 | |
A | |
徑向速度 (Rv) | +29.9387+0.0032 −[11] km/s |
自行 (μ) | 赤經:75.52[1] mas/yr 赤緯:−427.11[1] mas/yr |
視差 (π) | 76.20 ± 0.46[1] mas |
距離 | 42.919+0.049 − ly (13.159+0.015 −[11] pc) |
天體測定 | |
Aa | |
絕對星等 (MV) | +0.296[11] |
Ab | |
絕對星等 (MV) | +0.167[11] |
天體測定 | |
HL | |
徑向速度 (Rv) | 31.63+0.14 −[11] km/s |
天體測定 | |
H | |
自行 (μ) | 赤經:88.57[16] mas/yr 赤緯:−428.91[16] mas/yr |
視差 (π) | 74.9521 ± 0.0188[17] mas |
距離 | 43.52 ± 0.01 ly (13.342 ± 0.003 pc) |
絕對星等 (MV) | 9.53[18] |
L | |
自行 (μ) | 赤經:54.1[19] mas/yr 赤緯:−417.5[19] mas/yr |
視差 (π) | 75.1838 ± 0.0534[20] mas |
距離 | 43.38 ± 0.01 ly (13.301 ± 0.009 pc) |
絕對星等 (MV) | 13.1[21] |
軌道[11] | |
主星 | Aa |
伴星 | Ab |
繞行週期 (P) | ±0.00016 d 104.02128 |
半長軸 (a) | ±0.000023" 0.056442 (±0.00069 AU) 0.74272 |
偏心率 (e) | ±0.00011 0.00089 |
傾斜角 (i) | ±0.046° 137.156 |
升交點黃經 (Ω) | ±0.039° 40.522 |
近心點 曆元 (T) | ±2.6 JD 2,448,147.6 |
近心點幅角 (ω) (primary) | ±9.0 JD° 342.6 |
半振幅 (K1) (primary) | ±0.0044 25.9611km/s |
半振幅 (K2) (secondary) | ±0.0017 26.860km/s |
軌道[11] | |
主星 | H |
伴星 | L |
繞行週期 (P) | 300 yr |
半長軸 (a) | 3.5" (AU 40 [22]) |
偏心率 (e) | 0.75 |
傾斜角 (i) | 52° |
升交點黃經 (Ω) | 288° |
近心點 曆元 (T) | 2,220 |
近心點幅角 (ω) (secondary) | 88° |
詳細資料 [11] | |
A | |
金屬量 [Fe/H] | −0.04+0.06 − dex |
年齡 | 590–650 Myr |
Aa | |
質量 | 2.5687+0.0074 − M☉ |
半徑 | 11.98+0.57 − R☉ |
表面重力 (log g) | 2.691+0.041 − |
亮度 (bolometric) | 78.7+4.2 − L☉ |
溫度 | 4,970+50 − K |
自轉 | 104+3 −日 |
自轉速度 (v sin i) | 4.1+0.4 − km/s |
Ab | |
質量 | 2.4828+0.0067 − M☉ |
半徑 | 8.83+0.33 − R☉ |
表面重力 (log g) | 2.941+0.032 − |
亮度 (bolometric) | 72.7+3.6 − L☉ |
溫度 | 5,730+60 − K |
自轉 | 8.5+0.2 −日 |
自轉速度 (v sin i) | 35.0+0.5 − km/s |
H | |
質量 | 0.57[11][22] M☉ |
半徑 | 0.54+0.03 −[18] R☉ |
表面重力 (log g) | 4.75+0.05 − |
亮度 (bolometric) | 0.05[18] L☉ |
溫度 | 3,700+150 −[18] K |
金屬量 [Fe/H] | +0.1[18] dex |
L | |
質量 | 0.53[11] M☉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Capella |
Capella H | |
Capella L |
五車二 (御夫座α)是御夫座最亮的恆星,也是全天第六亮星,在北半球僅次於大角星和織女星,是北天第三亮星。它的英文名稱源自拉丁文,原意是小山羊。拜耳命名法指定它是α星,縮寫為α Aurigae、α Aur或Alpha Aur。雖然以裸眼看它似乎只是一顆恆星,但它實際上是一個恆星系統,是由4顆恆星組成的兩對聯星。第一對的兩顆暨大且亮,是G-型巨星,每顆的直徑都是太陽的10倍,質量是太陽質量的2.5倍,在很靠近的軌道上互繞着。這兩顆星各自的名稱是五車二Aa和五車二Ab,未來也都會逐漸冷卻和膨脹,演化成為紅巨星。第二對,與第一對相距大約10,000天文單位,且兩顆都是黯淡、低質量、和相對較低溫的紅矮星。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五車二H和五車二L,而從C到G和I到K,則是在同一個視野中,但其實毫無關連性的其它恆星[26][27]。五車二的系統相對鄰近地球,距離只有42.2光年(12.9秒差距) 。
觀測的歷史
[編輯]利克天文台的教授William Wallace Campbell依據光譜觀測的基礎,在1899年宣佈五車二是聯星 -他指出,從1896年8月至1897年2月的攝影乾版上出現了疊加在第一條譜線上的第二條譜線,而在9月和10月是都卜勒效應造成的紫色,在11月和2月是紅色- 顯示伴星是朝向地球接近和遠離(彼此互相環繞着)[28][29]。許多觀測者嘗試辨識出這顆伴星,但是都沒有成功[30]。被稱為"干涉測量之友"的五車二,它於1919年首度被威爾遜山天文台的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和法蘭西斯·畢斯(Francis Pease)以干涉測量解析出來,並依據他們的觀測在1920年發表了一個軌道[31][32]。這是首度成功的以干涉測量太陽系以外的天體[33]。基於馬克III恆星干涉儀的觀測,威爾遜山天文台在1994年再次發表了一個高精度的軌道[34]。五車二在1995年9月由劍橋光學孔徑合成望遠鏡拍攝,使它成為通過單獨一個光學干涉儀元素成像的第一個天體[35]。
在1914年,傅如傑(R. Furuhjelm)觀測前述提到的這個光譜聯星有黯淡的伴星,其中的自行正如光譜聯星所顯示的,彼此可能有着物理上的關聯性[36]。在1936年,卡爾·司坦斯(Carl L. Stearns)觀測到這顆伴星可能本身就是雙星;稍後得到古柏(G. P. Kuiper)的證實[37][38]。
可見性
[編輯]五車二看起來是飽滿的黃白色,而在白天用望遠鏡觀測,黃白的顏色由於藍天的襯托,在對比下就更加明顯。它是御夫座最明亮的恆星,也是夜空中第六亮星,北天的第三亮星(在大角星和織女星之後),在北緯40°見到的第四亮星[39]。它是最接近天北極的一等星 [40][note 2],它在被暱稱為"孩子"(御夫座的ε、ζ、η)的三角形東北方幾度[41][42]。
五車二的緯度偏北,使它只能在南緯44°以北 -包括新西蘭的最南端、阿根廷和智利以及福克蘭群島- 的地區見到。相反的,它在北緯44°以北是市拱極星:整個英聯邦和斯堪的納維亞、大多數的法國地區、加拿大和美國的最北端,這顆恆星永遠不會沒入地平線下。五車二和織女星分列在北極的兩側相同的距離上,這兩顆恆星的假想連線幾乎就經過北極星[43]。
在210,000年至160,000年之前,五車二的亮度是 -1.8等,是當時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這段時間之前最亮的是 -1.1等的畢宿五,它和五車二彼此相當靠近,並且是當時的北極星[44]。
系統
[編輯]五車二的系統包含一對由明亮的巨星組成的聯星,和另一對較暗且在相同距離外一起環繞的紅矮星[27]。兩個主角是五車二A和五車二B,而較暗的伴星是五車二H和五車二L -標示為五車二C至G的其實是毫無關聯,只是在同一個視野內的恆星[45]。
美國天文學家歐林 J.艾根(Olin Jeuck Eggen)在1960年一篇論文中分析了五車二的自行和視差,指出它是畢宿移動星群的成員之一,這是與畢宿星團有着相同運動方向的星流。集團中的成員有着相似的年齡,質量大約都是2.5太陽質量,並且已經開始離開主序帶,正在膨脹成為表面溫度較低的紅巨星。他測得的光譜類型是G8III和G0III,但是較熱這顆星的性質與它的伴星相較,在年齡上並不相符,它可能已經是一顆紅巨星,並且再次增溫[46][47]。
亮聯星對
[編輯]五車二的亮聯星對由兩顆G-型光譜巨星組成。第一顆。主星,的表面溫度大約是4,900K,半徑大約12太陽半徑,質量大約2.7太陽質量,在所有波長上的光度大約是太陽的79倍。另一顆,伴星,表面溫度大約是5,700K,半徑約9太陽半徑,質量約2.6太陽質量,全波長的光度約為太陽的78倍[34]。雖然在所有波長上的輻射量上,主星是比較亮的,但是在可見光的波段上,主星卻較為黯淡,視星等為 +0.91,而伴星的是星等為 +0.76[34]。
這個系統被歸類為獵犬座RS型變星,是一種有着活躍色球層,會形成巨大星斑的聯星。但不同於這類型的系統,較熱的伴星有着更活躍的大氣層。它很可能位於赫羅間隙 -一個正在改變角動量和深化對流層的階段[48]。
從地球上觀察,這一對聯星不是食雙星,兩者都不會從對方的前面經過。這兩顆星在軌道上大約相距一億公里,軌道週期大約104天。這兩顆恆星在主序帶的生命期時可能是A型的光譜,類似於織女星;但它們現在正在膨脹、冷卻,成為越來越亮的紅巨星,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百萬年。 其中質量較大的一顆,被認為在核心已經開始氦融合成碳和氧的反應,而質量較輕的一顆則尚未開始[49]。
X射線源
[編輯]分別在1962年9月20日和1963年3月15日發射的兩支Aerobee高空探測火箭在位於御夫座的赤經05h09m、赤緯+45°的地方探測到顯著的X射線源。[50] 五車二被確認在誤差範圍內。[50]
恆星X射線天文學起源於1974年4月5日對五車二的X射線探測。[51] 那天進行了一次校準火箭飛行姿態控制,恆星傳感器把有效載荷軸指向五車二(α Aur)。這期間,X射線反射系統和恆星傳感器共同探測到了範圍為0.2—1.6 keV的X射線。[51] 這次X射線的光度(Lx) 的數量級為~1024 W (1031 erg s−1),這比太陽X射線光度要高4個數量級。[51]
五車二是一個X射線源,這被認為主要源於更大質量恆星的日冕層。[52] 五車二是ROSAT X射線源1RXS J051642.2+460001.
相關條目
[編輯]註解
[編輯]- ^ 1.0 1.1 Pertains to the center of mass of the Capella Aa/Ab binary system. See Volume 1, The Hipparcos and Tycho Catalogue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8-09-01., European Space Agency, 1997, §2.3.4, and the entry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 in the Hipparcos catalogue (CDS ID I/239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
- ^ 北極星只是2等星。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vanLeeuwen2007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0 2.1 2.2 2.3 2.4 2.5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hr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peti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4.0 4.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ppm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eggen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6.0 6.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2mas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agrawal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perkin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audard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cv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torres15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2.0 12.1 12.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stauffer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joy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4.0 14.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liese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bidelman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6.0 16.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aiadr2h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aia3h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8.0 18.1 18.2 18.3 18.4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lowmas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9.0 19.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aiadr2l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aia3l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Johnson1983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2.0 22.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mul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sb0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Brosch 2008,第46頁.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wd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Capella, in The Hundred Greatest Stars, James B. Kaler, Springer, 2002, ISBN 978-0-387-95436-3 (see §18); also doi:10.1007/0-387-21625-1_19.
- ^ 27.0 27.1 Capella HL, T. R. Ayres, pp. 202–204, in Cool Stars, Stellar Systems, and the Su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ambridge Workshop on Cool Stars, Stellar Systems, and the Sun, Hel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ctober 5–7, 1983, edited by Sallie L. Baliunas and Lee Hartmann, 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984,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vol. 193, ISBN 978-3-540-12907-3; doi:10.1007/3-540-12907-3_204, Bibcode:1984LNP...193..202A
- ^ Campbell, William Wallace. The Spectroscopic Binary Capella. Astrophysical Journal. October 1899, 10: 177. Bibcode:1899ApJ....10..177C. doi:10.1086/140625.
- ^ Newall, Hugh Frank. Variable Velocities of Stars in the Line of Sight. The Observatory. December 1899, 22: 436–37. Bibcode:1899Obs....22..436N.
- ^ Torres, Guillermo; Claret, Antonio; Young, Patrick A. Binary Orbit,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volutionary State of Capella (α Auriga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9, 700 (2): 1349–81. Bibcode:2009ApJ...700.1349T. arXiv:0906.0977 . doi:10.1088/0004-637X/700/2/1349.
- ^ Mason, B. Classical Observations of Visual Binary and Multiple Stars. William I. Hartkopf; Edward F. Guinan; Petr Harmanec; et al (編). Binary Stars as Critical Tools and Tests in Contemporary Astrophysics, Proceedings of the 240th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Held in Prague, Czech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25 August 2006: 88–96 [94]. ISBN 0-521-86348-1. doi:10.1017/S1743921307003857.
- ^ Anderson, J.A. Application of Michelson's Interferometer Method to the Measurement of Close Double Sta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0, 51: 263–75. Bibcode:1920ApJ....51..263A. doi:10.1086/142551.
- ^ Modern Optical Interferometry, Astronomical Optical Interferometry: A Literature Review, Bob Tubbs,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April 1997. Accessed on line December 30, 2008.
- ^ 34.0 34.1 34.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hummel94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The first images from an optical aperture synthesis array: mapping of Capella with COAST at two epochs, J. E. Baldwin et al.,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306 (February 1996), pp. L13–L16, Bibcode:1996A&A...306L..13B.
- ^ (德文) Ein schwacher Begleiter zu Capella, R. Furuhjelm,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197, #4715 (April 1914), p. 181, Bibcode:1914AN....197..181F.
- ^ Note on duplicity of Capella H, Carl L. Stearns, Astronomical Journal 45, #1048 (July 1936), p. 120, doi:10.1086/105349, Bibcode:1936AJ.....45..120S.
- ^ Confirmation of the Duplicity of Capella H, G. P. Kuiper, Astrophysical Journal 84 (October 1936), p. 359, doi:10.1086/143788, Bibcode:1936ApJ....84Q.359K.
- ^ Schaaf 2008, p. 146.
- ^ Burnham 1978, p. 261.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kaler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Schaaf 2008, p. 151.
- ^ Arnold, H.P. The Photographic Atlas of the Stars. Bristol, UK: IOP Publishing Ltd. 1999: 68. ISBN 0750306548.
- ^ Schaaf 2008, p. 155.
- ^ Schaaf, p. 154.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bsc2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Eggen, Olin J. Stellar Groups, VII. The Structure of the Hyades Group.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60, 120: 540–62. Bibcode:1960MNRAS.120..540E. doi:10.1093/mnras/120.6.540.
- ^ Weber, M.; Strassmeier, K. G. The Spectroscopic Orbit of Capella Revisited. Astronomy & Astrophysic. 2011, 531: id.A89 (5 pp.). Bibcode:2011A&A...531A..89W. arXiv:1104.0342 . doi:10.1051/0004-6361/201116885.
- ^ The Brightest Stars: Discovering the Universe through the Sky's Most Brilliant Stars, Fred Schaaf,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1-70410-2; see pp. 153–155.
- ^ 50.0 50.1 Fisher PC, Meyerott AJ. Stellar X-Ray Emission. Ap J. 1964年1月, 139 (1): 123–42 [2010-04-15]. doi:10.1086/1477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 ^ 51.0 51.1 51.2 Catura RC, Acton LW, Johnson HM. Evidence for X-ray emission from Capella. Ap J. March 1975, 196 (pt.2): L47–9 [2010-04-15]. doi:10.1086/1817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 ^ Chandra/HETGS Observations of the Capella System: The Primary as a Dominating X-Ray Source, Kazunori Ishibashi et al.,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44, #2 (June 2006), pp. L117–L120, doi:10.1086/505702, Bibcode:2006ApJ...644L.117I.
引用文獻
[編輯]- Moore, Patrick; Tirion, Wil. Cambridge Guide to Stars and Planets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521-58582-8.
- Ridpath, Ian; Tirion, Wil. Stars and Planets Guid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691-08913-3.
外部連結
[編輯]- HR 17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atalog entry, Bright Star Catalogue.
- GJ 19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atalog entry, Preliminary Version of the Third Catalogue of Nearby Stars, W. Gliese and H. Jahreiss, 1991, CDS ID V/70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apella, image at Aladin.
- Images of the bright binary pair from 13 September 1995[永久失效連結] and 28 September 1995[永久失效連結] (note fainter blobs are just noise)
- Capella at Constellation Gui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