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是1969年至1975年設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由軍隊管理的農墾組織。以下鄉知識青年為主,包括現役軍人、復轉退軍人、地方幹部、農墾職工等群體組成。採取兵團-師-團-連建制,不常設營級。出版《兵團戰友報》。

歷史

[編輯]

1967年5月26日,大軍區級的內蒙古軍區降格為省軍區級,隸屬於北京軍區。1968年下半年,北京軍區、內蒙古與山西三方商定,合併幾個農墾組織籌建新的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設置兵團籌建領導小組。[1]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由下述單位合併組建新的兵團:

  • 內蒙古區直機關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總校、5所分校(1968年9月20日成立,安置下放幹部與知識青年)
  • 原內蒙古軍區生產建設兵團(1966年2月成立,隸屬於當時為大軍區級的內蒙古軍區)全部、
  • 華北農墾兵團(1966年2月成立,隸屬北京軍區,位於山西雁北地區,機關駐大同市花園屯)大部。
  • 西北林業建設兵團第四師籌備處(1966年7月在內蒙古組建,轄2個團)

1969年5月7日正式成立,駐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區委黨校大院。當時組建了第一、二、三、六師共4個師,24個團,246個連隊,下鄉知識青年5萬餘人,全體在職人員7萬餘人。知青每人發給安置費400元、第一、二、三年津貼費每人每月分別為5、6、7元,連隊大灶伙食費每人每月13.5元;每人每月供應糧食45斤、食油4兩。實行供給制,發放衣被。由於地處邊疆對抗蘇蒙的第一線,兵團接收的知識青年要求家庭與本人歷史清白。

1970年,又組建了2個師,15個團。

1971年,內蒙古兵團已有41個團(包括2個工業團)、4個相當於團級的工礦企業,職工10.1萬人,其中知識青年7.55萬人,另有家屬3.8萬人,人口共計14.5萬人。[2]

1973年5月,中央工作會議決定各地生產建設兵團由大軍區領導改為省級政府領導。[3]

1975年,隨着全軍大整頓大裁員,全國所有生產建設兵團都脫離軍隊系統,改為地方農墾。1975年4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革委會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上報了《關於改變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體制問題的請示》。1975年6月2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國發1975[95]號《關於改變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體制的批覆》」:撤銷兵團、師兩級機構,農牧業團改為國營農牧場,劃歸盟、市農牧場管理局或農林局農牧場管理科領導,此外還設自治區農林廳直屬的烏拉蓋農牧場管理局。兵團戰士升學、參軍、招工和口糧標準、公費醫療、探親、病退、困退等政策一律不變。 1976年4月3日,內蒙古區黨委和革委會向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報送了《關於改變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體制工作的情況報告》,共有農牧團場81個、工礦企業19個、職工9萬多人、耕地160多萬畝。截止1979年底,歷年返城的兵團知青共計71 829人,占知青總數的72.83%。[4]

組織結構

[編輯]
  • 司令員
    • 何鳳山(1917.6-2004.3.19),江西瑞金人,長征老紅軍。內蒙古軍區副司令員兼。
  • 政委
    • 第一政委:缺
    • 第二政委倪子文(1915-2004年2月25日),河北大城縣,1937年9月參加革命。原華北農墾兵團政委、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籌備組負責人。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兼。
  • 副司令員:楊世明、包盛標、康銀壽、劉義榮  
  • 副政委:李植林、朱世鈞 趙強  
  • 參謀長:龐德運 董儒強 
  • 副參謀長:張旭之、冀景華、李光前 孟慶祥
  • 司令部
  • 政治部
    • 主任:李惠民,
    • 副主任:李中飛、陸國禎
  • 後勤部
    • 部長:劉耕
    • 副部長:郭賢
  • 第一師 磴口縣。原為1966年2月組建的內蒙古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轄一團、二團、三團、四團、五團、六團、七團
    • 師長:龐德運、董書榮、張志明  
    • 政委:張振華、張志明
    • 參謀長:馬文昌
  • 第二師:烏拉特前旗 轄十一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四團、十五團、十六團、十七團、十八團、十九團、二十團、六十二團
    • 師長:孟照賢   
    • 政委:田益國   
    • 參謀長:趙根喜
  • 第三師 巴彥淖爾盟臨河縣,轄二十一團、二十二團、二十三團、二十五團、二十六團、糖廠、修造廠、地毯廠
    • 師長:張紹喜   
    • 副政委:王元惠   
    • 參謀長:蘇積剛
  • 第四師 烏海市海勃灣區,轄八團、二十四團、三十四團、三十五團、玻璃廠
    • 師長:王本固(原3師副師長)
    • 政委:張振華   
    • 參謀長:徐通
  • 第五師 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 轄三十一團、三十二團、四十一團、四十二團、四十三團、四十四團
    • 師長:李占魁   
    • 參謀長:馬延齡
  • 第六師 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烏拉蓋農場,轄五十一團、五十二團、五十三團、五十四團、五十五團、五十七團
    • 師長:崔永華   
    • 政委:高漢傑

知名的兵團戰士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王艳茹:《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背景及撤销原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导师姓名: 耿宝云 学位年度: 2013. [2016-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往事 2012年10月26日 07:42 正北方网. [2016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0月8日). 
  3. ^ 《當代中國的農墾事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63-64頁
  4. ^ 《中國人口<內蒙古>分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