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事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涼州事變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涼州城(在今甘肅省武威市)發生的國民軍與甘肅回族軍閥的武裝衝突,隨後回族軍閥開始對普通民眾進行屠殺。與同年發生的河州事變,加劇了甘肅回漢關係緊張。

背景[編輯]

1926年國民軍入甘肅省劉郁芳擔任甘肅督辦。打算採用各個擊破的策略,將當地軍閥消滅。1927年軍閥馬廷勷掌控的涼州發生大地震,武威縣長王珏被壓死,劉郁芳派手下張東瀛接替。

馬廷勷是馬安良的三兒子,人稱馬三少。1915年起,歷任涼州總兵,涼州鎮守使之職。掌握涼州軍事,政治,經濟。劉郁芬曾向馬廷勷借款,遭拒絕。劉郁芬的參謀楊光遠被土匪殺在靖遠甘鹽池,劉懷疑是馬廷勷主使。馬廷勷叔父馬國良去世,馬廷勷前去奔喪,接見當地要人,引起劉郁芬的警覺,認為馬廷勷打算趁國民軍與馬仲英交戰,襲擊國民軍。

過程[編輯]

1928年6月13日,國民軍教導團團長劉志遠率領手下數十人和縣府警察百餘人襲擊鎮守署,馬廷勷逃跑。劉志遠抄了馬的倉庫,得財寶不計其數,用大車裝載送往蘭州請功。劉郁芳率軍襲擊馬廷勷殘部,並宣佈馬八大罪狀。馬廷勷逃到皇城灘,在西寧鎮守使馬麒的幫助下,7月20日(農曆六月初四)率大軍反攻,進攻武威。21日早四時左右,馬部從西南城角利用雲梯爬上城牆,與守城士兵和民團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由於涼州城防空虛,失守。劉郁芳手下韓風章率軍撤退。縣長張東瀛身負重傷,被營救出後又被追兵斬首,頭顱掛在東門上示眾。馬廷勷部追擊守軍,見人就殺,守城士兵和民團攀上明朝建筑北城門樓子,被追兵放火焚燒。

城內戰亂結束後,馬部就開始了搜殺和搶劫。挨門搜查、盤問,遇關門閉戶者,用刀劈開,不問青紅皂白,全部殺死,對國民軍控制區來的人殺戮最慘。當天可查殺約一千六百多人。馬部到處燒殺搶掠,大量平民生命財產受巨大損失。

馬廷勷逃跑時,曾把一個匣子交給他的女人帶出藏匿,女人嫌重,又交給一個同行的臉上有麻子的丫頭代為提攜。混亂中麻丫頭走散,寶貝匣子丟失。7月24日馬廷勷下令找回這個匣子,全城的麻丫頭被抓起來嚴刑拷打,追逼口供。

馬廷勷佔領武威後,又積極攻打永登,圖謀佔領蘭州。從7月26日到9月下旬的兩個多月中,未能佔領永登城,後吉鴻昌率軍攻克涼州,[1]孫連仲率軍攻永登,馬部潰退武威,被孫連仲部擊敗,逃往皇城灘一帶,被迫進入甘南地區,轉往青海樂都享堂一帶。後又經草地逃往成都。

註釋[編輯]

  1. ^ 暗淡的星辰——民国频繁的天灾人祸. [2012-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1). 

參考資料[編輯]

  • 逃難記(十八)馬廷勷與涼州事變 作者:史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