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拉級巡防艦
概況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俾斯麥級 |
次級 | 水妖號 |
建造期 | 1879-1881年 |
服役期 | 1881-1905年 |
規劃數 | 4 |
完成數 | 4 |
報廢數 | 4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平甲板巡防艦(巡洋巡防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76.35米 |
型寬 | 12.5米 |
吃水 | 4.98米 |
動力輸出 | 2,367匹公制馬力(2,335匹指示馬力) |
動力來源 |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三桅帆索具 |
船速 | 13.7節 |
續航力 | 3420海里以10節 |
定員 | 10名軍官、246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註釋 | 數據為卡羅拉號;同級其它成員在部分細節上存在差異 |
卡羅拉級(德語:Carola-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代末至1880年代初建造的六艘平甲板巡防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首艦卡羅拉號、奧爾加號、瑪麗號、索菲號、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共同組成,它們受命用於更換不再足以保護德國在世界各地利益的舊式帆船。為了在德國殖民帝國服役,這些艦隻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巡航範圍,並配備了十門150毫米口徑炮。它們主要依靠風帆動力進行遠程部署,並在建造開始之前便已經過時了。1884年,這些艦隻被重新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六艘同級艦在其整個運用生涯中都被派往海外接受長期駐守,包括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多哥蘭、德屬西南非和德屬東非,以及太平洋、德屬新畿內亞和後來的膠州灣租借地。它們經常被用來鎮壓當地反對德國統治的起義,懲罰那些襲擊德國公民或企業的人,並展示旗幟。該級艦有數次在事故中嚴重受損——1884年,瑪麗號在新麥克倫堡擱淺,索菲號則與一艘商船發生碰撞;1889年,奧爾加號又被颶風逼上岸——但它們無一損毀。部分同級艦被用作訓練目的,參加艦隊演習,搭載海軍學員持續開展訓練巡航,其中卡羅拉號和奧爾加號在運用生涯後期還成為了專職的炮術訓練艦。瑪麗號因改裝成本太高而無法轉作訓練用途,而索菲號則被用作宿營船。在1904年到1908年之間,所有的卡羅拉級巡防艦都被拆解報廢,僅索菲號除外——它一直作為一個浮動的宿營船存在,直至1920年才拆解。
設計
[編輯]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海軍為加強艦隊實力和現代化而開始了擴張計劃,主要是為未來可能與法國重新爆發衝突做好準備。但與此同時,德國在亞洲、中南美洲和太平洋等海外市場的貿易利益正不斷擴大,而其他歐洲大國卻開始將德國公司排除在其海外利益領域的活動之外。[1]為了更好地保護德國的這些利益並進一步向海外投射力量,軍方明確了對長途航行和海外駐留的軍艦的需求。到1870年代中期,帝國海軍可使用的輕型巡防艦隊已迅速老化,其中幾艘已經服役了逾20年。[2]因此,海軍司令部決定建造現代化的蒸汽巡防艦用於偵察目的和海外巡邏。蒸汽動力在航運方面的技術革新只出現了很短的時間,就已經取代了當代海軍鐵甲艦中的風帆。確保德國經濟利益所必需的長途海外巡航需要比鐵甲艦大得多的行動半徑,而蒸汽機還不夠可靠和高效,無法單獨依賴它們。因此,對於預期的任務,德國海軍領導層認為保留傳統的風帆設施是必要的。 [3]
1875年,一款新型蒸汽平甲板巡防艦的設計已經準備就緒,並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以卡羅拉級的名義訂購了六艘。其中最後兩艘已經在設計上進行了修改,因此偶爾也會被視作獨立的亞歷山德里娜級。[4]卡羅拉級的設計是以先前的俾斯麥級巡防艦為基礎,儘管在尺寸上有所縮減。[3]雖然它們旨在使德國的巡洋艦隊現代化,但它們的設計在開始建造之前就已經過時了,[4]只能與同類的船隻交戰。[3]即便如此,卡羅拉級巡防艦和其它既有巡洋艦還是成功地擴大了德國殖民帝國的版圖,尤其是在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太平洋中部。[5]
整體特徵
[編輯]卡羅拉級前四艘艦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0.6米和76.35米,有12.5米的舷寬以及4.98米的前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2,147噸,滿載時則可達2,424噸。後兩艘艦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的體積稍大,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1.3米和81.2米,有12.6米的舷寬以及5米的前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2,361噸,滿載則為2,662噸。[4][6]
艦體採用上部和縱向鐵框架作為木質船體板的支承結構,在其上塗有一層鋅,以保護木材在海外長時間巡航時免受生物淤積的侵害。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則用銅質覆板取代了鋅。艏柱和艉柱同樣為鐵製,惟後兩艘艦採用銅材。前四艘同級艦被分成九個水密隔艙,而後兩艘則有十一個;全部六艘艦在輪機艙下方均設有雙層船底。[4]
轉向由單舵控制,所有六艘艦在蒸汽下都能較好地操縱,在風帆下的表現則更佳。雖然它們在惡劣天氣下都能夠操作得體,但這些艦隻在頂頭浪中的橫搖和縱搖都很嚴重,且速度會顯著下降。索菲號和瑪麗號的標準船員編制為25名軍官及244名水兵,但作為訓練艦,它們的船員會減少到13名軍官及135名水兵,以留出每艦150名海軍學員的空間。卡羅拉號的編制為10名軍官及244名水兵,而奧爾加號有10名軍官及265名水兵。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則各有25名軍官和257名水兵。每艘同級艦都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其中卡羅拉號和奧爾加號各配備兩艘哨艇、兩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以及一艘小舢板;其餘四艘艦則各有一艘哨艇、一艘機動艇、兩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以及兩艘小舢板。[4]
推進裝置
[編輯]卡羅拉號和奧爾加號由一台臥式三缸雙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5.02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由八台燃煤火管鍋爐提供,它們通過管道引入兩座煙囪內。瑪麗號和索菲號各由一台兩缸蒸汽機驅動一副直徑為4.7米的雙葉螺旋槳,它們少了兩台鍋爐,且只設一座煙囪。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則有兩台發動機和八台鍋爐,兩者都有兩座煙囪。電力由一台發電機提供,在55伏特電壓下可產生2千瓦特(2.7匹馬力)電力。每艘艦有340-350噸的鍋爐燃煤貯能力。[4][6]
前四艘艦的發動機額定功率為2,100匹指示馬力(1,600千瓦特),設計航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但它們在實際表現中均超過了這一數字。卡羅拉號是同級最慢的艦隻,最高航速為13.7節(25.4公里每小時);而瑪麗號和索菲號可達到14節(26公里每小時)。配備額外發動機的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的額定功率則為2,400匹指示馬力(1,800千瓦特),設計航速14節,在速度試驗中,前者能夠達到設計航速,後者則略微超出——達到14.1節(26.1公里每小時)。它們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速度下的巡航半徑為3,420海里(6,330公里)。[4][6]這些艦隻還配備有一套總表面積為1,134至1,230平方米的三桅帆索具,以便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4]卡羅拉號和奧爾加號在被改裝為炮術訓練艦後,它們的風帆索具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可搭載輕武器、帶有戰鬥桅樓的重型軍用桅杆。[7][8]
武器裝備
[編輯]卡羅拉級艦隻裝備有十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箍炮作為主艦炮,合共配備1,000發彈藥。這些火炮的射程為5,000米。此外,它們還搭載有兩門合共配備200發彈藥的87毫米24倍徑箍炮和六門37毫米轉膛炮。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則裝備了更新的150毫米30倍徑箍炮作為主炮,其射程為6,800米,提供730發彈藥。此外,它們還搭載有四門配備400發彈藥、射程為7,300米的105毫米35倍徑箍炮。與其它姊妹艦一樣,這兩艘艦也有六門37毫米轉膛炮。[4][6]
對於在1890年代初期被改裝成炮術訓練艦的卡羅拉號而言,其150毫米炮先是減少到六門,然後是四門;而87毫米炮則被替換為一對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八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和兩門50毫米40倍徑速射炮。作為一艘用於自動武器的炮術訓練艦,奧爾加號後來只搭載了兩門88毫米口徑的火炮和十門未記錄型號的37毫米機關炮。[4][6][8]
同級艦
[編輯]艦名 | 出處 | 造船廠[4] | 動工[4] | 下水[9] | 竣工[9] |
---|---|---|---|---|---|
卡羅拉號 | 薩克森王后卡羅拉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1879年 | 1880年11月27日 | 1881年9月1日 |
奧爾加號 | 符騰堡王后奧爾加 | 1880年12月11日 | 1882年1月9日 | ||
瑪麗號 | 麥克倫堡-施威林大公夫人瑪麗 | 漢堡賴厄施蒂格船廠 | 1880年 | 1881年8月20日 | 1883年5月1日 |
索菲號 | 薩克森-威瑪-艾森納赫大公夫人索菲 | 但澤帝國船廠 | 1880年1月[10] | 1881年11月10日 | 1882年8月10日 |
亞歷山德里娜號 | 麥克倫堡-施威林大公夫人亞歷山德里娜 | 基爾帝國船廠 | 1882年2月[11] | 1885年2月7日 | 1886年10月6日 |
阿科納號 | 阿科納角 | 但澤帝國船廠 | 1881年 | 1885年5月7日 | 1886年12月1日 |
服役歷史
[編輯]卡羅拉號
[編輯]卡羅拉號得名於瓦薩的卡羅拉,在其運用生涯中曾兩次被派往海外執行重大任務。第一次是在1881年入役後,並一直持續到1883年。它前往太平洋中部保護德國在薩摩亞和美拉尼西亞的利益,後來又前往南部非洲,是第一艘抵達後來成為德屬西南非的德國軍艦。在太平洋駐留期間,該艦曾對隱士群島的當地人實施懲罰行動,因後者謀殺了兩名德國公民和九名為他們工作的當地人。1883年在布卡島,其船員們又將一個此前未被使用的海灣命名為「卡羅拉王后灣」,正是以他們的艦隻命名。1883年回到德國後,卡羅拉號被一直擱置到1886年,在此期間它加裝了一具魚雷發射管。[12]
其第二次部署是在1886年,卡羅拉號作為先後由愛德華·馮·克諾爾、卡爾·愛德華·霍伊斯納和卡爾·奧古斯特·戴恩哈德指揮的常備巡洋分艦隊的一部分,在德屬東非和太平洋之間交替駐守。該分艦隊在太平洋的值勤平安無事,期間曾到訪東亞的港口,並對德屬新畿內亞設在太平洋中部的德國領地展開巡邏。在1888年至1890年在東非的值勤中,卡羅拉號積極參與反奴隸貿易的行動,其中包括曾截獲一艘阿拉伯帆船,並解救了船上的78名奴隸。該艦還協助鎮壓了阿布殊里起義,派遣登陸部隊上岸打擊叛軍,並為赫爾曼·維斯曼少校領導的德國軍隊提供炮火支援。[13]
在1891年返回德國後,卡羅拉號被改裝成一艘炮術訓練艦,因為當時它作為軍艦已經過時了。該艦於1890年代至1900年代初曾與訓練艦瑪爾斯號和奧爾加號共同服役,直到1897年被用作靶艦,這一任務才被中斷。卡羅拉號於1905年退役,次年被出售,最終在漢堡拆解報廢。[7]
奧爾加號
[編輯]在它的運用生涯中,奧爾加號曾三次被派往海外執行重大任務。1882年,該艦進行了第一次波瀾不驚的航行,並在南美水域展開了為期一年半的友好訪問(展示旗幟)。在這次巡航中,普魯士親王海因里希也跟艦服役。第二次巡航是在此之後不久,當德屬喀麥隆發生騷亂時,需要組建一支西非分艦隊實施鎮壓。奧爾加號和其它三艘巡防艦派遣登陸部隊上岸與抵抗德國統治的當地武裝力量作戰。平息叛亂後,奧爾加號於1885年返回德國,此後該艦作為訓練艦服役,但這類活動只持續了幾個月它便再次奉命外派。[14]
奧爾加號的第三次巡航開始於1885年9月,起初是被派往德屬東非加入東非巡洋分艦隊。它的任務是在德國保護領維圖蘭的海岸巡邏;期間還強迫引渡了兩名謀殺德國探險家的當地人。1887年,分艦隊被派往太平洋,奧爾加號於當年8月抵達薩摩亞。在第一次瓦萊萊之戰中,它派人上岸與反對德國支持的政府的薩摩亞叛軍作戰。1889年,當奧爾加號駐留在阿庇亞港灣時,被一場強氣旋嚴重破壞,被迫離開駐地維修;另外兩艘德國船隻在風暴中遭摧毀,但奧爾加號的船員們成功救出了本艦。[15]
自1890年開始,奧爾加號開始有限度地執行各類次要任務。從1893年到1897年,它被用作訓練艦,然後轉移至漁業學校。1898年,該艦對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進行了廣泛的勘測,並於當年晚些時候退役,被改裝為一艘炮術訓練艦。它一直擔任這一職務,直到1905年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奧爾加號於次年被當作廢品出售,至1908年在漢堡拆解報廢。[16]
瑪麗號
[編輯]瑪麗號在入役後便立即被派往海外,最初是去往南美,在那裏它於南喬治亞島接載了第一屆國際極地年的德國參與者。在觀察了1883年底和1884年初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之間的太平洋戰爭的後果後,該艦被調到德屬新畿內亞,其任務是對德國在該地區不斷擴張的海外帝國提供支持。然而,由於它在新麥克倫堡附近意外擱淺,受損嚴重,不得不返回德國接受大修,因此在太平洋中部的部署被迫中斷。從那以後,瑪麗號在接下來的十年間裏一直擱置不用。[17]
該艦於1892年重新啟用,開始第二次海外航行。1891年智利內戰結束後,它首度被派往智利保護德國公民,然後於1893年在巴西附近與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會合,以應對那裏的艦隊起義。在確保德國在巴西的利益安全後,這三艘艦隨後於1894年4月被派往東亞,組成了東亞支艦隊的核心,並在甲午戰爭期間承擔了保護在華德國公民的任務。[18]
瑪麗號於1895年中期被召回德國,因為它已經由一艘更新、性能更好的巡洋巡防艦威廉王妃號所取代。返程途中,瑪麗號曾在摩洛哥停留了一段時間來處理兩名德國公民遇害的解決方案。1895年9月抵達德國後,該艦隨即退役。它後來被分配到預備役訓練部隊,但從未啟用擔任此職,因為海軍認為讓瑪麗號重新服役的改造成本太高。相反,它最終於1904年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在三年後作為廢品出售。[19]
索菲號
[編輯]索菲號於1883年被派往國外,首先是陪同皇儲腓特烈·威廉訪問西班牙。隨後,在德國宣佈建立多哥蘭為保護國之前,它又前往西非保護在多哥的德國公民。該艦的指揮官僭越了他的命令,命令要求他避免與當地統治者發生直接衝突,儘管他成功地談判達成了協議,保護了該地區的德國公民,並逮捕了敵對的首領。索菲號隨後回到祖國主責訓練任務,擔任訓練分艦隊的旗艦。在1884年9月的一次操練期間,它被一艘蒸汽船撞擊並嚴重損壞。在經過長時間的維修後,該艦才重新投入使用,並在1885年和1886年進行了長期訓練巡航,第一次是前往西印度群島,第二次則是到達西班牙。[20]
在第二次巡航時,索菲號奉命加入德國的常備巡洋分艦隊,以應對世界各地的危機。從1886年至1892年,該艦在德屬東非和德屬新畿內亞的德國殖民領地巡邏。在此期間,它協助保衛了東非的安全,派遣登陸部隊在達累斯薩拉姆、溫迪和金加尼河三角洲上岸,並封鎖了海岸線。在太平洋駐紮期間,它又對襲擊德國人的當地人實施了懲罰,並與巡洋巡防艦萊比錫號一同巡航至中國沿岸。1891年,索菲號和萊比錫號航行前往智利,並與亞歷山德里娜號會合,共同在該國內戰期間保護德國公民,其中包括在瓦爾帕萊索派遣登陸部隊上岸。[21]
1892年4月,這三艘艦繼續前往東非,但索菲號在當地駐留的時間很短,因為它於6月被召回德國,並在抵達後不久退役。該艦於1895年至1898年間被改裝為專門的訓練艦,自1898年1月開始以此角色服役。這項運用只持續了一年,便於1899年3月撤銷,改由更大的巡洋巡防艦格奈森瑙號接替。索菲號是以宿營船的身份度過了職業生涯的晚期,包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頭兩年在黑爾戈蘭島的德國基地,最終於1920年被出售,並在次年拆解報廢。[22]
亞歷山德里娜號
[編輯]亞歷山德里娜號在建成後被擱置了好幾年;當時,帝國海軍已經實施了一項計劃,德國殖民地將由炮艦實施保護,而大型軍艦要麼會置入預備役,要麼會被編入常駐巡洋分艦隊,以便能夠對危機作出快速反應。[23]亞歷山德里娜號直至1889年才首次啟用,用於部署到太平洋中部,以加強駐紮在那裏的炮艦。對薩摩亞群島的主權爭奪導致德國、英國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需要一艘更大的軍艦來執行德國對這些島嶼的主權要求。該艦在德屬新畿內亞巡邏直到1891年,期間負責保護德國在地區內的利益,並懲罰了島上襲擊德國人的當地人。1891年,它加入了常駐巡洋艦中隊,瑪麗號也在其中。[24]
在同年的智利內戰期間,這些艦隻被派往智利保護德國公民;而在途中,分艦隊旗艦萊比錫號的燃煤耗盡,不得不由亞歷山德里娜號拖曳前行。此後,該分艦隊於1892年在東亞水域附近巡邏,並於當年年底前往德屬東非。1893年,亞歷山德里娜號又被派往巴西,因當地的艦隊起義威脅到了德國的利益。在巴西警戒期間,黃熱病的爆發蔓延到艦上,迫使它進行隔離。在巴西政府鎮壓叛亂後,亞歷山德里娜號和其他艦隻被發回東亞,以監視中日甲午戰爭。[25]
1895年3月,亞歷山德里娜號被召回德國,途中它曾在摩洛哥停留,為向地方當局施壓,要求他們為兩名德國公民遇害支付賠償。抵達德國後,該艦即駛入旱塢接受檢查,發現其艦體狀況在海外數年的漂泊後已嚴重惡化。結果,它於1895年6月退役。亞歷山德里娜號沒有進一步服役,惟曾於1904年至1907年間在但澤充當浮動炮台。這一年,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被出售並臨時用作浮動工場,然後於1907年晚些時候拆解。[26]
阿科納號
[編輯]與亞歷山德里娜號一樣,阿科納號在完工後一直處於擱置狀態,直到1892年才獲啟動用於長期海外部署。1892年委內瑞拉動亂期間,該艦保護了德國在當地的利益,它的出現還迫使委內瑞拉政府為在馬庫托對德國公民的襲擊而道歉。次年,阿科納號加入了駐德屬東非的常駐巡洋分艦隊;而在非洲海域,它也曾前往德屬西南非運送野戰炮,以加強當地的駐防軍部隊。1893年末,當巴西爆發的艦隊起義威脅到那裏的德國公民時,該艦又被派往巴西。在那裏,它與姊妹艦瑪麗號和亞歷山德里娜號會合。[27]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阿科納號及其兩艘姊妹艦被調往東亞,成為東亞分艦隊的核心。它一直擔任分艦隊旗艦,直到1895年初才被巡洋巡防艦伊雷妮號取代。甲午戰爭結束後,阿科納號與分艦隊餘部仍然留在中國附近,以保護歐洲人免受當地針對外國人的騷亂。1897年,當海軍少將棣德利率領分艦隊奪取中國的膠州灣租借地時,該艦正在維修中,因此無法參與行動,但它後來協助保衛了租界。[28][29]
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後,阿科納號前往太平洋中部展開勘測巡邏,並在菲律賓保護德國公民。它還被派往波納佩島執行懲罰任務,因一名德國商船水手在當地遇害。[28][30]1899年初,該艦被召回德國,並於6月退役。1902年1月,它被重新命名為「墨丘利號」(Mercur),以便為新下水的小巡洋艦阿科納號騰出艦名。同年晚些時候,墨丘利號被重新歸類為一艘港埠雜役船,最終於1906年拆解報廢。[28]
註釋
[編輯]- ^ Sondhaus,第116–117頁.
- ^ Sondhaus,第136–137頁.
- ^ 3.0 3.1 3.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0頁.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Gröner,第90頁.
- ^ Parkinson,第78–79頁.
- ^ 6.0 6.1 6.2 6.3 6.4 Lyon,第252頁.
- ^ 7.0 7.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3頁.
- ^ 8.0 8.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99頁.
- ^ 9.0 9.1 Gröner,第90–9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1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0–17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1–17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97–19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9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98–19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40–4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41–4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4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2–17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3–17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5頁.
- ^ Sondhaus,第15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19–22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20–22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2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46–247頁.
- ^ 28.0 28.1 28.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47頁.
- ^ Gottschall,第167–169, 185頁.
- ^ Gottschall,第204, 21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Gottschall, Terrell D. By Order of the Kaise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978-1-55750-309-1.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107.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Parkinson, Roger. The Late Victorian Navy: The Pre-Dreadnought Er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Woodbridge: Boydell Press. 2008. ISBN 9781843833727.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