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位 (水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位(?—1635年),水西土司、明朝貴州宣慰使。

安位之父為水西土司安堯臣,母為奢社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安堯臣死,安位繼位。安位年幼,水西為其母奢社輝主政。奢社輝與兄長永寧宣撫奢崇明爭奪土地,互相仇殺。安位的族叔安邦彥素懷異志,便與奢崇明勾結。

奢崇明起兵反叛明朝後,安邦彥控制了水西並舉兵響應,安位母子都無法制衡他,成為他的傀儡。[1]天啟二年,安邦彥圍困貴陽城,挾安位造反,自稱為「羅甸王」,史稱奢安之亂崇禎元年,朱燮元調貴、湖、雲、川、廣五省兵力擊之,二年八月,安邦彥、奢崇明合兵十萬進犯赤水、永寧,朱燮元誘敵深入,又派奇兵「繞其後,急擊之,賊大驚潰」[1],安位及其母逃到火灼堡,明廷擊殺奢崇明安邦彥於永寧,斬叛軍萬餘人。[1]崇禎三年安位投降。明廷認為安位是被脅迫參加叛亂的,因此沒有追究其責任,仍讓他承襲原職。

崇禎八年(1635年),安位去世,無子,土目化沙、臥這、阿烏密爭奪水西土司之位。明廷再次出現了將水西改土歸流的聲音。朱燮元據理力爭,使得水西被分裂為十二州,由各土目管理。這引起了當地諸土目的不滿,紛紛叛亂。直到崇禎十年(1637年),明廷才廢除十二州、恢復水西土司,由安萬銓之孫安世繼承土司之位。[2]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明史》卷三一六,《貴州土司傳》
  2. ^ 《水西安氏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