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徐壽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351年-1360年),元末民變徐壽輝建立的政權,傳世文獻多作「天完」。

歷史[編輯]

至正十一年(1351年)[1]八月,商人徐壽輝與鄒普勝、彭瑩玉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南)起事,部眾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以「彌勒佛下生」等口號發動群眾。十月,攻克蘄水(今湖北浠水),據此建國,國號年號治平。以倪文俊為領軍元帥鄒普勝太師,置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六部,有丁普郎楊普雄項普略況普天歐普祥陳普文趙普勝史普清魯普恭陶九許甲於光傅友德等悍將。

治平三年底,蘄水失陷,彭瑩玉陣亡,治平五年(1355年),重新取得等地,遷都漢陽(今武漢漢陽),改年號為太平。太平二年(1357年),陳友諒迎徐壽輝遷都江州(治今江西九江)。

天定二年(1360年)六月十六漢王陳友諒邀請壽輝至太平路采石(今安徽當塗)附近五通神廟拜神,陳友諒命死士刺殺壽輝,以鐵撾擊碎壽輝首級,徐宋政權滅亡。

國號爭議[編輯]

傳世史書大都記載徐壽輝政權國號為「天完」,不過「天完」一詞與歷代國號來源皆不相同,歷代均有人嘗試做出解釋。明朝趙士佶《皇綱錄》解釋:「『天完』非國,壽輝取以為號者,以字形壓『大元』也」。這一說法得到了楊訥的認同[2]史樹青依據宋濂《宋學士集·鑾坡前集》中《故懷遠大將軍同知鷹揚衛親軍指揮使司於君墓志銘》一文稱「分寧徐壽輝建偽號曰宋,都九江」,對「天完」另做解釋:「頗疑『天完』二字來源於『大宋』,『天』字是大上加一,『完』字是去木增元,有宋朝覆滅元朝之意。」[3]

1982年,重慶明玉珍墓出土《玄宮之碑》,碑文記載:「淮人立徐主,稱皇帝於蘄陽,頒萬壽歷,建元治平,國號宋。」此後有多篇論文重新討論徐壽輝國號問題。1984年,劉孔伏薛新力根據《玄宮之碑》,認為徐壽輝政權國號為「宋」,並對「天完」來源做出解釋[4]。此後,徐文彬章采烈一章均撰文討論徐壽輝國號,並對「天完」做出自己的解釋[5][6][7]。2008年,楊訥根據元末明初劉夏的文集《劉尚賓文集》中的相關文章[註 1],再次撰文,認為徐壽輝政權的國號確實曾為「宋」,但不能排除曾經也使用「天完」國號的可能[9]

對於以《元史》為代表傳統史籍稱國號為「天完」的原因,學者們的解釋大同小異。因為朱元璋曾隸屬的韓林兒政權國號也為「宋」,徐壽輝政權成立於韓宋之前,如果史料顯示徐壽輝早於韓林兒建國前已成立「宋」,這將削弱以「復宋」為名的韓宋政權合法性,對實際上繼承韓林兒政權的朱元璋樹立紅巾軍正統的形象也不利,況且朱元璋在登基為「大明」皇帝後,刻意迴避他過去長期隸屬韓氏政權的事實,國號「宋」成為禁忌。因此,《元史》將徐氏政權篡改為「天完」以淹沒事實,是出自於政治上的考量。[4][10]

年號[編輯]

  • 治平(1351年十月—1355年十二月)
  • 太平(1356年正月—1358年七月)
  • 天啟(1358年八月—1359年三月)
  • 天定(1359年四月—1360年閏五月)

註釋[編輯]

  1. ^ 《戊戌五月擬上劉晉昭參議書》:「古今天下大亂之由往往不同。有暴虐之君毒害天下,民不堪命,乘時而起者。有百姓饑餓,上不加恤,所在千百爲羣相挺而起者。有強藩巨鎮、蕃將弄兵,窺伺中國,一時暴起者。若今日之所爲,皆非此比,正以夷狄之運將滿百年。自古夷狄之君無百年之運,觀於天下,國虛無人,地大不治,天心廢之,其徵見矣。我朝君臣灼知其然,遂倡皇宋之正統,掃夷狄之閏位,數之以君子在野小人在朝,數之以貪官污吏佈滿中外,數之以膻腥中土,數之以毀裂冠冕。宋以火德王天下,故車服旗幟仍尚赤。於是乘上流之勢鼓行而東趨,所過保結小寡,破壞富強,求得丘民之心。然而網疏有所遺漏,民迺結黨與,號白軍,與我爲仇。自此兩家不相容,殺戮荼毒,各務相多。加之以饑饉,因之以疾疫,於是兵興以來,天下之民十室九亡。嗚呼!既往之事,追悔無益。爲今之計宜如何?則曰:莫急於解紅白之仇。解之之道宜如何?開誠心,布公道,修好問,通往來。諭告:尚紅者,吾宋之民也;尚白者,亦吾宋之民也,豈有宋民還殺宋民。爾迷不悞,徒自結怨彌年。彼力既疲,而中有慊,聞吾招之,必喜得我,而解仇來歸。再三不從,舉兵加誅。我直彼曲,勝負有所在矣。」[8]

參考資料[編輯]

  1. ^ 《玄宮之碑》作「歲庚寅」,即至正十年(1350年)。
  2. ^ 楊訥. 釋「天完」[J]. 歷史研究, 1978(1):67.
  3. ^ 史樹青. 元末徐壽輝農民政權的銅印[J]. 文物, 1972(6):9-13.
  4. ^ 4.0 4.1 劉孔伏, 薛新力. 談元末徐壽輝農民政權的年號和國號——附錄《玄宮之碑》碑文[J]. 學術月刊, 1984(5):47-50.
  5. ^ 徐文彬. 釋明玉珍叡陵《玄宮之碑》[J]. 考古, 1986(9):849-851.
  6. ^ 章采烈. 論《玄宮之碑》的史料價值[J]. 江漢論壇, 1986(4):67-70.
  7. ^ 一章. 徐壽輝政權名稱辨[J].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9(1):95-96.
  8. ^ 劉夏《劉尚賓文續集》卷三.《續修四庫全書》第1326冊,第136頁上、下。
  9. ^ 楊訥. 徐壽輝、陳友諒等事跡發覆——《劉尚賓文集》讀後[J]. 中華文史論叢, 2008(2):71-94.
  10. ^ 陳學霖. 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J].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10年1月),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