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兵工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鞏縣兵工廠,是一座位於河南省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的兵工廠。1914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親自籌劃鞏縣兵工廠以圖增強北洋軍的軍事實力,並且統一國內軍火行業。鞏縣兵工廠始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由海軍上將薩鎮冰督辦,招募德國與丹麥的軍事工程師,並從英德引進制造技術。後來蔣中正成立國民政府後,鞏縣兵工廠就歸屬於國民政府行政院兵工署管理。1938年更名為「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抗日戰爭中遭到日軍轟炸與佔領以及國府遷台,此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歷史[編輯]

鞏縣地理位置優越,煤炭鋁土粘土等資源充足。1915年,北京政府的兵工督辦處決定在此建造一座以生產槍支彈藥為主的大型軍工廠,乃從德國、丹麥等國延請軍事工程師,又從美國康乃狄克州的軍工廠訂購製造機器,還為了保護人員安全修建了一條10公里長、20米深的「防空洞」。1919年,鞏縣兵工廠正式投入生產,成為當時中國四大兵工廠之一。但是在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與其餘兵工廠一樣,鞏縣兵工廠也成了軍閥爭奪的焦點。

中原大戰後,中央軍佔領鞏縣,鞏縣兵工廠就此歸屬國民政府管理。1938年,鞏縣兵工廠遭日軍飛機轟炸,製造步槍的第五廠成為廢墟,全廠停工。1940年5月,棗宜會戰失利。5月16日,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張自忠陣亡。6月12日,日軍佔領宜昌。鞏縣兵工廠奉命搬遷至重慶,由於宜昌被日軍佔領,鞏縣兵工廠未能全部移走。1948年,留在辰溪的部分工廠奉命遷到湖南株洲董家塅籌建新廠。隨着第二次國共內戰國軍的失利,1949年5月19日,奉當時中華民國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的命令,遷往武漢2000餘名員工遷往海南島榆林建廠,1950年3月榆林廠又遷往台灣高雄,併入第六十兵工廠[1]

參考文獻[編輯]

  1. ^ 巩县兵工厂沉浮:一迁再迁辗转到台湾. 河南文化網.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