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布列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列達
匈人帝國君主
統治434年—445年
前任魯吉拉
繼任阿提拉
出生約390年
逝世445年

布列達古希臘語Βλήδας / λέδας;英語:Bleda;約390年—445年),又譯為貝里達布萊達,是一位匈人君主,434年至445年在位。其名字有可能來源於突厥語,意思是「智慧的導師」。

布列達是匈人君主魯吉拉侄子,匈人王子蒙祖克之子,在位期間,與其弟弟阿提拉共治。

生平

[編輯]

434年,伯伯魯吉拉逝世,將王位傳給了侄兒布列達和阿提拉,兩人繼位之時,匈人正在與拜占庭皇帝提奧多西二世交涉歸還被拜占庭藏匿的匈人叛亂部落,布列達和阿提拉率兵攻打拜占庭。拜占庭派使者前去談判,在馬爾古斯(今塞爾維亞波扎雷瓦茨)遇見了布列達和阿提拉。兩人以匈人的禮節,在馬背上接見了拜占庭使者,並訂立了一個成功的條約:羅馬人不僅同意歸還叛亂部落,還要將之前許諾的黃金(350羅馬磅,約合今114.5千克)兩倍奉上;同時允許市場向匈人開放;並以每人八個蘇勒德斯的價格自匈人那裏贖回羅馬俘虜。對此布列達和阿提拉非常滿意地撤軍歸國了。此後,布列達兄弟東征西討,逐漸鞏固自己在國內各部族中的統治地位,拜占庭則加強君士坦丁堡的城防工事以及多瑙河沿岸的防禦體系。

在之後的五年裏,匈人入侵波斯薩珊王朝,但在亞美尼亞戰敗。於是匈人放棄了征服波斯的念頭,將野心重新放在了歐洲。440年,布列達兄弟再度南下,攻打多瑙河沿岸的一個城鎮。布列達兄弟威脅將要擴大戰事,聲稱羅馬人沒有履行在條約中的諾言,馬爾古斯的主教甚至越過多瑙河盜掘匈人的皇家墓地。布列達兄弟率軍跨過多瑙河,將伊利里亞地區的眾多城池摧毀,其中包括了默西亞省首府費米拉孔(位於今塞爾維亞科斯托拉茨)。當時汪達爾首領蓋薩里克攻佔迦太基,波斯薩珊王朝伊嗣俟二世入侵亞美尼亞,拜占庭將軍隊調去防禦,使得巴爾幹空虛,匈人得以長驅直入。馬爾古斯、費米拉孔辛吉度努姆(Singidunum,今貝爾格萊德)及色米姆等城市都被攻陷。442年,狄奧多西二世自北非調兵回到巴爾幹之後,拜占庭的口氣變得強硬起來,拒絕了匈人的要求。

443年,布列達兄弟對多瑙河沿岸展開一系列戰役,攻佔了拉提亞拉(Ratiara),並使用衝車等攻城武器圍攻納伊蘇斯(今塞爾維亞尼什)。隨後沿着尼沙瓦河(Nishava)而下,攻陷了謝爾迪卡(今保加利亞索菲亞)、菲立普波里斯(今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阿爾卡迪奧波利斯(Arcadiopolis,今土耳其境內城市)等大城市,圍困君士坦丁堡。445年,狄奧多西二世遣亞納多留斯為使者,前去向布列達兄弟求和。這次和約比上一次更加苛刻:羅馬賠付了6000羅馬磅(約合1963千克)的黃金作為違約金;當年羅馬向匈人交納的貢金被提高至三倍,即2100羅馬磅(約合687千克)的黃金;羅馬俘虜的贖金則被提高至每人二十個蘇勒德斯。

條約簽訂後不久,布列達兄弟便撤回內陸地區。途中布列達突然死去。根據約丹內斯在《哥特史》中的說法,布列達被阿提拉殺害。對於其死亡,歷史上推測阿提拉在他狩獵時謀殺他。而有少數史料則稱布列達試圖謀殺阿提拉;阿提拉為了報復,便將布列達殺害了。

布列達死後,阿提拉成為統治匈人的唯一君主。

448年,普利斯庫斯出使匈人帝國時,曾途經布列達遺孀居住的村莊,並受到款待。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魯吉拉
匈人帝國君主
阿提拉共治
434年—445年
繼任者:
阿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