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伯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伯儀(8世紀?—788年6月18日),唐朝魏州人。

張伯儀以戰功隸屬於李光弼軍。袁滋徵召張伯儀、何士干入幕府。袁晁造反,張伯儀討平,功居第一,擢升為睦州刺史。張伯儀樸厚不知書,推誠待人,軍中害怕他的嚴肅,百姓亦便。大曆二年(767年)七月,以杭州刺史張伯儀為安南都護爪哇的「崑崙闍婆」入侵安南,張伯儀與武定都尉高正平聯手,擊破崑崙闍婆。其後,張伯儀修築大羅城(又稱羅城,今越南河內),以作防衛。

大曆十二年(777年)五月,以前安南都護張伯儀為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嶺南節度使。建中三年(782年)三月,以嶺南節度使張伯儀檢校兵部尚書,兼江陵尹、御史大夫、荊南節度等使;以容管經略使元琇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

李希烈造反,唐德宗以荊南節度使張伯儀為後軍兵馬使,與賈耽張獻甫收復安州。建中四年(783年)三月,荊南節度使張伯儀與李希烈戰於安州,戰敗。張伯儀中流矢,丟失所持旌節。敵軍追及,他奮刀抵禦,兩刃相向,救兵來到,得免。至漢水,用民船渡過到達沔州。潰兵至江陵大哭,張伯儀之妻鼓勵他們,給他們家中絲帛。張伯儀收散卒還軍。李希烈把張伯儀的旌節和他兵將的首級給顏真卿看,顏真卿慟哭投地。四月,李勉為淮西招討處置使,哥舒曜為副;張伯儀為淮西應援招討使,賈耽、江南西道節度使嗣曹王李皋為副。朝廷以李復在江陵得士心,起為江陵少尹、兼御史中丞,充節度行軍司馬,輔佐張伯儀。李希烈派董待名、韓霜露、劉敬宗、陳質、翟暉等四人率軍攻打州縣,荊南節度使張伯儀全軍覆沒。貞元三年(787年),樊澤取代張伯儀擔任荊南節度觀察等使、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張伯儀改任右龍武統軍。

貞元四年五月初十丁巳日(788年6月18日),右龍武統軍張伯儀去世,贈揚州大都督。向朝廷請諡,博士李吉甫認為「中興三十年,兵革不息,將帥養寇自重。以亡敗為戒,將領都以圖萬全,而不決戰。張伯儀雖敗,但其忠可錄。」於是諡號恭。

參考文獻

[編輯]
  • 新唐書》卷136 列傳第61
  • 《新唐書》卷7 本紀第7
  • 《新唐書》卷78 列傳第3
  • 《新唐書》卷82 列傳第7
  • 《新唐書》卷151 列傳第76
  • 《新唐書》卷153 列傳第78
  • 《新唐書》卷225中 列傳第150中
  • 舊唐書》卷11 本紀第11
  • 《舊唐書》卷12 本紀第12
  • 《舊唐書》卷13 本紀第13
  • 《舊唐書》卷112 列傳第62
  • 《舊唐書》卷122 列傳第72
  • 《舊唐書》卷128 列傳第78
  • 《舊唐書》卷145 列傳第95
  • 《舊唐書》卷150 列傳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