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鍇像(徐璋繪)

李鍇(1686年—1746年),鐵君眉山,又號焦明子廌青山人豸青山人[a],別號幽求子,屬漢軍正黃旗人,自署籍襄平(奉天遼陽),又說籍鐵嶺。清代隱士詩人歷史學家。乾隆時,與陳景元戴亨並稱為遼東三老。[1]

生平

[編輯]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二十日戌時出生,祖籍鐵嶺。三十九年(1700年),由監生補授本旗銀庫筆帖式。四十一年(1702年)緣事去職。四十六年(1707年)南江效力,工竣議賜七品[b]頂帶。[2]

李鍇生於眉山,遂以為號。李鍇一直樂在為文,「既肆於文,不樂仕進門,功凡八職,輒病不就,襲居於,與野老田父相周旋」,在廌峰隱居,因此又自號:廌青山人。[3]李鍇原本為貴介子弟,但其先人之廉潔至使家無餘資;好讀書,務窮源本。

李鍇詩名傳世,所作古詩有漢魏陶謝風,其他得少陵神采,而屏絕龐雜。而他具有良史之材,則不為當世人所識,積二十年之功,所著《尚史》,[4]共八十餘萬言,「貫左國之離析,補龍門之遺失,訖秦嬴始於五帝,班掾以下莫能及也」。該書因家貧不得刊印。

與鑲白旗滿洲、隱士詩人馬長海交往,為其寫有《馬山人傳》。又在隱居的盤山 (天津)與內務府正白旗滿洲、隱士詩人索綽絡氏石永寧(號東村,子進士觀保、侄進士德保 (清朝))交友,為後者寫詩《焚詩歌為石東村作》,兩人成為世外交,桐城方苞為作《二山人傳》。為寧良郡王弘晈的《菊譜》校對並作序,又與慎郡王允禧、貝勒允祁、宗室詩人塞爾赫、內務府正白旗漢軍王蘭谷(名長住,字松儕,號蘭谷,由多羅慎郡王允禧薦舉升任內務府郎中,系大學士查郎阿妹婿,與詩人祝維浩交往唱和)[5]、謝芳連(別號香祖山人)等相唱和。畫家易祖栻(字張有,別號嘯溪)為李鍇畫《蘿村圖》,慎郡王允禧為圖題詩。鑲藍旗宗室永璥作悼念詩《挽廌青山人》(載永璥《益齋詩稿》)。

家族世襲正黃旗漢軍第一㕘領第七世管佐領(系天聰四年(1630)編立)、第四㕘領第四世管佐領(系崇徳七年編設)(載《欽定八旗通志》)。

著作

[編輯]
  • 四庫全書本《尚史》107卷(原稿寫作於雍正八年(1730)庚戌至乾隆十年(1745)乙丑,四庫全書本校對完成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書末有自撰《李眉山傳》。
  • 《春秋通議》18卷、《原易》3卷。
  • 詩集《睫巢集》六卷後集一卷(洪肇楙刊刻並序初集,探花秦蕙田序後集,杜甲(字補堂)1745年刊刻並跋後集)[6]。該詩集又與正白旗蒙古夢麟的《大谷山堂集》、鑲白旗滿洲馬長海的《雷溪草堂詩集》合編於劉承幹刻的《遼東三家詩鈔》(1920)。
  • 淳郡王弘暻 (淳慎郡王)為刊其集《焦明詩文刪》,評論其詩「高寒幽窅,博奧崛奇」[7]
  • 詩歌載沈德潛《 國朝詩別裁集》卷30。沈德潛評論道:「人罕見其面,詩古奧峭削,自辟門徑」。其中《聞歸雁感賦》寫道:「畢竟家何處,而雲北是歸。高城殘照下,萬里一行飛。風急毋相亂,沙寒定有依。畸人方失序,緣汝淚沾衣」(沈德潛評此詩「所云四十字,字字皆君子」)[8]

家庭

[編輯]
李鍇家族
 
 
 
 
 
 
 
 
 
 
 
 
 
 
 
 
 
 
高祖父:李成功
 
 
 
 
 
 
 
曾祖父:李如梓
 
 
 
 
 
 
 
 
 
 
 
祖父:李恆忠
 
 
 
 
 
 
 
 
 
 
 
 
 
 
曾祖母:鄒氏
 
 
 
 
 
 
 
 
 
 
 
父:總督李輝祖
 
 
 
 
 
 
 
 
 
 
 
 
 
 
 
 
 
外曾祖父:那漢泰
 
 
 
 
 
 
 
 
 
 
 
祖母:趙氏
 
 
 
 
 
 
 
 
 
 
 
 
 
 
李鍇
 
 
 
 
 
 
 
 
 
 
 
 
 
 
 
 
 
 
 
 
外高祖父:開國大臣何和禮
 
 
 
 
 
 
 
外曾祖父:護軍參領雅星阿
 
 
 
 
 
 
 
 
 
 
 
外高祖母:那拉氏
 
 
 
 
 
 
 
外祖父:護軍參領禪圖
 
 
 
 
 
 
 
 
 
 
 
 
 
 
母:董鄂氏
 
 
 
 
 
 
 
 
 
 
 
 
 
 
 
 

李鍇家族系明朝名將李成梁(明朝遼東總兵)的叔祖父李春茂的後裔。[2]李成梁家族分支後代還有正藍旗漢軍巡撫巴哈布家族。

  • 世祖李春茂。
  • 太高祖李潤。
  • 高祖李成功。胞兄李成名。
  • 曾祖父李如梓,明軍鐵嶺守將,天命四年後金攻破鐵嶺時被殺。
    • 曾祖伯父李如梴。其子陝西提督、一等男李思忠 (清朝),妻佟氏(胞兄正藍旗漢軍、兵部尚書佟圖賴,父佟養真)。
      • 孫長子李立都,首任正黃旗漢軍第四㕘領第四佐領(系崇徳七年編設)。
      • 孫李顯祖(賜名塞白理),官至浙江提督;嫡妻穆氏,繼妻曹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曹璽,胞兄江寧織造曹寅曹荃 (清朝);胞姊曹氏嫁鑲白旗滿洲、刑部尚書富察氏傅鼐,其子雍正癸卯科進士昌齡)。其子李鈞,妻張氏(正藍旗漢軍、湖廣巡撫張朝珍)。子李銓,妻祖氏(父祖澤汪,祖父祖大壽)。子李鏞,妻佟氏(父正黃旗漢軍、江西巡撫佟國正(佟國楨),《清史稿》卷256有傳)。子李鑄,孫兒李永德與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進士石文桂家族聯姻。
      • 孫李蔭祖。其子一李鈵,襲佐領,山東、安徽巡撫;孫李樹德 (山東巡撫),襲佐領,山東巡撫、福州將軍,督修康熙版《 青州府志》。子二李鐸,其女李氏嫁正黃旗滿洲伊爾根覺羅氏達海(父頭等侍衛逹敏,祖父璧桑阿,祖伯父文華殿大學士伊桑阿)。
      • 孫李榮祖。其女李氏,嫁孔國魁(父定南武壯王孔有德)。
  • 祖父李恆忠(賜名宜哈納)(?-1671),首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第一參領第七佐領(天聰四年編設),正黃旗漢軍副都統,一等輕車都尉(載《八旗通志初集》卷一百三、《欽定八旗通志:正黃旗漢軍世職》);其妻佟氏、瓜爾佳氏(祖父瓜爾佳氏費英東)、趙氏、臧氏。
  • 李輝祖(1641-1702)(其母趙氏),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第一參領第七佐領,以操行敦厚且積功,歷官刑部侍郎湖廣總督[9]。其:
    • 胞兄一李興祖(字廣寧),山東鹽運使、江西布政使,有《課慎堂詩集》;妻哈達納喇氏(祖父正黃旗滿洲、戶部參政馬福塔;祖伯父世襲佐領、禮部尚書滿達爾漢,陣亡,授三等男)。
    • 胞兄二李儀祖,康熙三十一年襲一等輕車都尉。胞妹李氏(母臧氏),嫁正黃旗漢軍總兵張應奎(字應慧,又張應祥)(父一等男、陝西巡撫張仲第;張氏父子皆曾任正黃旗漢軍第四參領第八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其子李鉞,康熙五十八年襲一等輕車都尉。
  • 董鄂氏何和禮曾孫女,護軍參領禪圖之女,護軍參領雅星阿孫女。
  • 兄妹:
    • 胞兄李鋐,妻金氏(父金遇知)。其女李氏,嫁鑲黃旗漢軍年如(父內務府總管年希堯,胞叔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士年羹堯)。
    • 胞兄李錕,妻張氏(父鑲藍旗漢軍張朝午,祖父兵部尚書忠勤公張存仁)。
    • 胞姊李氏,嫁鑲黃旗滿洲郭絡羅氏柏成額(父川陝總督葛思泰)。
  • 赫舍里氏,字桓若,正黃旗滿洲、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的女兒,為清代女詩人,譽有「孟光、少君(桓少君)之風」[10][a];胞姊烏雲珠,著有《絢春堂吟草》,嫁正黃旗滿洲文端公伊爾根覺羅氏伊桑阿;胞叔一等公噶布喇(其女赫舍里氏,封康熙帝之孝誠仁皇后);祖父一等公索尼 (清朝)
  • 李楷有一子四女:[2]
    • 子李浚德。
    • 女李氏,嫁鑲白旗漢軍劉同曾(父康熙癸巳科二甲進士劉嵩齡,祖父湖北巡撫劉嵩齡,曾祖順治辛丑科武進士劉兆麟,曾伯祖父兵部尚書劉兆麒)。
    • 女李氏,嫁正白旗漢軍蘇完瓜爾佳氏石赫德(父湖廣總督石文晟,胞叔康熙丙辰科進士石文桂)。

備註

[編輯]
  1. ^ 1.0 1.1 朱吉吉論文[11] 引(清)陳芸《小黛軒論詩詩》:「赫舍理女士,字桓若,大學士索額圖女,歸李鍇。夫婦偕隱盤山獬豸峰下,有孟光少君之風。」;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桓若,赫舍理氏……大學士索額圖女,徵士李鍇室。按,鍇字鐵君,號眉山,又號焦明子,以詩名,由筆帖式薦鴻博,又舉經學,隱居盤山獬豸峰下,自豸青山人。桓若本貴介女,後偕鐵君隱居盤山北麓,釵荊布衣,白首相莊,方諸少君,真無愧其字雲。」
  2. ^ 原文[2]為「七晶頂帶」,當為七品頂帶誤。

註釋

[編輯]
  1. ^ 遼東三老有多種說法。戴亨《慶芝堂詩集》任璦序:「余伏田裏,聞遼東三老人聲籍,甚思見其人,求其書讀之,竟不可得。三老人者:李鐵君、陳石閭、戴通乾也。」袁枚《隨園詩話》卷三記載:「遼東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陳景元,字石閭;馬大缽,字雷溪。」袁金鎧《遼東三家詩鈔序》提到:「《睫巢集》,李征君廌青著,君隸漢軍,原籍吾奉鐵嶺。《雷溪集》, 馬山人大缽著,山人系出長白,原籍吉林之烏拉。《大谷山堂集》,夢謝山侍郎著,公蒙古旗。其世系皆出遼東,故以《遼東三家詩鈔》名之。」
  2. ^ 2.0 2.1 2.2 2.3 李锴诗文震辽海. 鐵嶺市人民政府網站. 2004-05-17 [2019-06-01] (簡體中文). 
  3. ^ 上述引自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尚史。
  4. ^ 載《欽定八旗通志:藝文志》。尚史之編寫,始自雍正庚戌,訖於乾隆乙丑,又三年(乾隆戊辰)具錄。
  5. ^ 載李集《鶴徵錄》卷9。
  6. ^ 《清通志》卷一百三〈藝文略〉
  7. ^ 載李集《鶴征錄》卷9。
  8. ^ 載沈德潛《 國朝詩別裁集》卷30。
  9. ^ 載嘉慶版《湖南通志:職官》卷78。
  10. ^ 《熙朝新語 卷12》李眉山鍇,正黃旗漢軍人,官筆帖式,少司寇輝祖之子,相國索額圖之婿也。家世貴顯而性耽清寂,偕其配隱居盤山廌青峰下,號「廌青山人」,又號「焦明子」。
  11. ^ 朱吉吉. 第一章清代前期满族女诗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清初满族女子 3、桓若. 《清代满族女诗人研究》 (論文) (碩士論文). 浙江大學. 2011-06-04 [2019-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簡體中文). 

外部連結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85》,出自趙爾巽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