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記者
機器記者(英語:robot journalists),是指能將新聞的資訊或數據,轉化成人類慣於閱讀陳述式的新聞稿,但其實完全是經由人工智能所撰寫的電腦程式,不假人手。簡而言之,「機器記者」是指各種可以取代傳統記者部分工作的軟件之總稱。
機器記者的特色為,可以在數分鐘內,僅根據參考來源內所附的數字,即能寫出一則如同人類寫就的報導,例如各家上市公司所公佈的財報訊息,或股市行情等重複性高的基本新聞,故而被稱為機器記者。[1][2]
簡介
[編輯]機器記者並非新科技或新技術,例如在維基百科裏面已有類似但不相同的機械人。瑞典語維基百科有一個Lsjbot,截至2014年7月,已經創作了超過270萬瑞典語維基百科條目,以短條目為主[3];但機器記者經過演算分析後,能夠在數字間穿插套用一些同類性高的敘述,使其看來像一則新聞報導,比維基百科的機械人功能更為強大。
2014年,《洛杉磯時報》發表了一則當地發生地震的新聞[4],作者在文末註明其資訊是來自於一個機械人創建的訊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而使其真正受到矚目,是2015年蘋果公司公佈新一季度的財報後的幾分鐘,美聯社在合作網站Yahoo! News便已經發表了報導,而其作者署名為自動見解(Automated Insights,縮寫:AI)[5]。AI是一家營運項目為分析大數據,並將其轉化為人類可閱讀檔案的科技公司[6]。
美聯社自2014年7月與AI合作,針對財經新聞採用自動化發稿後,對成果感到滿意,預計2015年起,將把運動賽事的結果報導也交由機器記者[7]。AI與美聯社合作的機器記者項目,是依據《美聯社範本》(The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 and Briefing on Media Law)的編輯指南,以及運用自然語言軟件「文字工匠」(WordSmith)產生報導的。機器記者會到一個美國的證券研究網站ZACKS.COM抓取所需材料,再更新報導。合作開始的初期,美聯社的財經編輯還會進行審稿;後來發現機器記者的準確度高,便改為全自動化。美聯社稱,使用機器記者並未造成人類記者被裁員,因為機器記者仍無法寫出深度採訪的報導[8]。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戴廷芳. 新聞記者要失業了嗎?AI機器軟體一季能寫3千則新聞. iThome. 2015-02-03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何佳璇. 新聞界掀革命! 美聯社推出「機器記者」. TVBS-N. 2015-03-09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目前機械人的數量以英語維基百科最多,有超過1600個,但並非所有機械人都是負責創建條目,詳情參見
- ^ KEN SCHWENCKE. Earthquake aftershock: 2.7 quake strikes near Westwood. LA Times. 2014-03-17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英語).
- ^ automatedinsights.com. Apple tops Street 1Q forecasts. 美聯社. 2015-01-27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8) (英語).
- ^ 美聯社用機器人寫新聞 產量增10倍. 自由時報. 2015-02-01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機器人寫體育新聞 美聯社記者憂心忡忡. 自由時報. 2015-03-06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Sid Weng. 美聯社引進機器寫財報新聞稿 記者負責深度報導.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4-07-02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