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汪運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運光(?年—?年),字啓斯,號心毅,揚州府江都縣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原籍歙縣叢睦人,父汪宗道,字景和,以子贈東莞知縣。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刑部觀政,五年授上高縣知縣,七年補任東莞縣,九年任本省文武同考官,十三年拾遺去職[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崇禎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進士履歷》:汪運光,心毅,禮記房,口口口月二十日生。江都人,丁卯八十一,會二百九十八,三甲二百十四名。刑部政,壬申授上高知縣,甲戌補東莞縣,本省丙子文武同考,庚辰拾遺。曾祖功明。祖玩,俱壽官。父宗道,附例監生。
  2. ^ 《歙縣誌》:汪玩,字良味,叢睦人,從兄賈,分財不私一錢。母卒,每見遺物,嗚咽不勝哀,事父曲盡奉養之節。父年九十,樂而忘老,稱大耋,得地葬父喪,執紼跣行二十里,負土成墳,一緼袍十年不易。嘗捐萬金建宗祠,一時爭以義歸之。汪宗道,字景和,玩子,博記通疏義,嫡母吳氏愛如己子。父終,宗道為孺子,泣三年不入寢內。生母張氏罹火難,宗道晝夜哭三日,始進勺水,自後日食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