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海象與木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象與木匠

《海象與木匠》是作家兼數學家路易斯·卡羅所作的一首敘事詩,出現在他於1871年12月出版的《愛麗絲鏡中奇遇》一書中。在該書的第四章,Tweedledum和Tweedledee將此詩背誦給愛麗絲聽。這首詩由18節組成,共有108行,交替使用抑揚三步格和抑揚五步格。

摘要

[編輯]

在詩中,兩位虛構的「人物」,海象木匠,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夜晚」於海灘散步,他們路過牡蠣礁,並以散步聊天為藉口叫上了四個一組的一大群牡蠣。最終海象和木匠就着麵包吃掉了所有的牡蠣。


有關詮釋

[編輯]

文學評論和流行文化都對《海象與木匠》中的兩位角色有多種解讀。有些人認為「海象」和「木匠」分別是對釋迦摩尼耶穌的誇張化描述,例如電影《怒犯天條》中的人物洛基。英國作家J.B Priestly則認為「海象」和「木匠」是政治隱喻,而持同樣觀點的Walter Russell Mead把「海象」和「木匠」分別用作美國英國的諷喻。但是,Martin Gardner在《The Annotated Alice》中提到,當卡羅把《鏡中奇遇》的手稿給插畫師約翰·坦尼爾時,他讓約翰從同樣符合音步的木匠(carpenter),蝴蝶(butterfly)或准男爵(baronet)中選一個。正因為是插畫師而不是卡羅選中了木匠,這個角色的特點就應該不在於他的職業,所以把這首詩解釋為對宗教的評論很可能是錯誤的。Gardner提醒讀者,愛麗絲系列中的內容不總是隱喻,這些內容是給孩子們提供想像空間的,而不是讓「瘋子們」拿來大加分析的。

其他作品中的出現

[編輯]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acDonald, Ian. Revolution in the Head: The Beatles' Records and the Sixties. Chicago, IL: Chicago Review Press. 2005: 268. ISBN 978-1-55652-733-3. 
  2. ^ Sheff, David. All We Are Saying: The Last Major Interview with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185. ISBN 0-312-25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