磹石村

座標26°31′12″N 119°22′41″E / 26.52000°N 119.37806°E / 26.52000; 119.3780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磹石村
Tánshí Cūn(漢語拼音
行政村
坐標:26°31′12″N 119°22′41″E / 26.52000°N 119.37806°E / 26.52000; 119.3780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西蘭鄉
面積
 • 總計3.51 平方公里(1.36 平方英里)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5 01 23 202 217
郵政編碼350610
電話區號+86 
毗鄰中房鎮洪洋鄉

dim3石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西蘭鄉下轄的一個行政村[1],境內有兩處羅源縣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共產黨革命老區村,村內建有福建省最大的「紅軍食堂」。[2][3]

概況[編輯]

磹石村地處西蘭鄉與中房鎮洪洋鄉三鄉交界點,總面積351.41公頃[4],處於山地之中,整體海拔較高,境內有飛仙岩、仙霞谷等地形地貌,主峰海拔1108米,是村內的自然景觀。207省道穿村而過。磹石村有「西蘭鹽焗雞」和「稻田魚」兩道地方特色菜。[5]

磹石村的經濟以旅遊業為主。除飛仙岩是舊《羅源縣誌》記載的「羅川八景」之一外,磹石村因中國工農紅軍曾在此活動而擁有「紅色旅遊」的資源。羅源有關部門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2019年,磹石村財政收入為10萬元人民幣,其中約有70%為研學等旅遊活動所帶來的收入。[2]

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磹石村紅色遺址
羅源縣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羅源縣西蘭鄉磹石村5號、7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近現代
認定時間2021年8月
子項
  • 羅源縣人民游擊隊磹石駐地舊址(葉飛將軍磹石舊居、紅軍工農食堂)
  • 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磹石)陳列館

磹石村境內的兩處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羅源縣人民游擊隊磹石駐地舊址(葉飛將軍磹石舊居、紅軍工農食堂)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磹石)陳列館,是2021年8月入選的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歷史年代為近現代,即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3]

兩建築分別位於磹石村5號和磹石村7號。羅源游擊隊磹石駐地舊址建築為當地的楊氏祖宅,佔地面積約為15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平方米。1934年,中國共產黨游擊隊在此駐紮,後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的紅軍領導人葉飛也曾在此居住,居住的房間面積為10多平方米,暗藏着隱蔽的木格柵和兩處暗道。兩建築內部均展陳了一些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遺留物件[6];1949年2月,中共地下黨再次在此建立聯絡站。2010年代,羅源縣有關部門對游擊隊駐地舊址進行修繕改造,建設起全福建省最大的紅軍食堂,可容納600—700人。[3][7]

參考文獻[編輯]

  1. ^ 磹石村. 羅源縣人民政府. 2023-06-05 [202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2. ^ 2.0 2.1 罗源磹石村:老区村打造乡村振兴“明星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0-09-08 [202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3. ^ 3.0 3.1 3.2 关于对拟评为罗源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示. 羅源縣人民政府. 2021-08-31 [2023-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7). 
  4. ^ 罗源县西兰乡磹石村村庄规划(2020-2035). 羅源縣人民政府. 2022-06-30 [202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5. ^ 福州罗源磹石村:“明星村”里故事多. 騰訊新聞. 2020-09-25 [202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6. ^ 【“青”述党史】罗源县人民游击队磹石驻地旧址. 羅源灣新聞網. 2021-07-09 [202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8). 
  7. ^ 修缮革命旧址 擦亮红色记忆. 羅源灣新聞網. 2018-08-20 [202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