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復漢室
外觀
興復漢室是諸葛亮提出的復興漢朝的政治主張。諸葛亮在劉備拜訪自己時提出的隆中對中指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在諸葛亮北伐期間的出師表中指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答李嚴書》中指出「滅魏斬睿,帝還故居」,後出師表中指出「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顧王業不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此外蜀漢其他一些人士也持相似的政治主張。在劉備執意發動夷陵之戰時,趙雲提出反對意見並指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劉禪在《為後主伐魏詔》中指出「董督元戎,龔行天罰,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曹操陣營,也有謀臣希望曹操匡扶漢室而不是自立為王。譬如荀彧反對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並指出「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1]。在諸葛亮去世後,蔣琬、姜維等人繼續秉持興復漢室理念,在蜀漢滅亡前夕,姜維北伐都沒有停歇[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王瑞功認為,諸葛亮提出的興復漢室的內涵不是輔佐漢獻帝或其後代,而是仿照劉秀建立一個新漢朝。諸葛亮輔佐劉備就是興復漢室的實踐[3]。姜開民認為,興復漢室毫無新意,反而造成分裂,起到了歷史消極作用。並且漢朝自東漢中期以來宦官和外戚專權,朝政腐敗,興復漢室違背人民意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能實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