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舌葉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舌葉音
◌̻
IPA編號410
編碼
HTML碼(十進制)̻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33B
舌位示意圖:1)舌尖音、2)舌尖上音、3)舌葉音、4)舌尖舌葉音。據Dart (1991):16

舌葉音是一種阻礙流經舌面、上頜平面處氣流發出的音。[1]:152它在部分語言中與僅由舌尖和上頜形成的舌尖音形成對立。 有時,舌葉音會被視作只包括舌面調音的輔音,此時舌尖下降,舌尖-舌葉則指舌面、升高的舌尖共同調音的部位。[2]:129[3]:133 這樣的區分僅限於舌冠音

與舌尖音比較

[編輯]

因為舌葉音需要使舌頭近乎成一平面,覆蓋的範圍比舌尖音廣。部分語言中的舌葉音要蓋住從硬顎到齒的所有空間,使得兩者很難區分。舌葉齒齦和舌尖是兩個不同的調音部位。

一種非常普遍的舌葉音有時也被稱為齒-齒齦音,其部位自齒齦緣至齒,比其他齒齦舌葉音更前,蓋住更多牙槽嵴,可能被視作齦後音。見於法語

與齒齦音比較

[編輯]

發舌葉齒齦音或齒-齒齦音時,舌尖卻會碰到齒後緣,甚至在齒間突出來,這一般叫做齒音

然而聲學上看,確定調音部位的關鍵在於最後面的成阻位置,也是口內共振腔中止的地方。因此,法語的舌冠音和齒齦音發音部位為舌葉,不同於英語舌尖齒齦音(即在法語中舌頭更平)。

部分語言中確實存在不接觸齒音的真舌葉齒音,如印度斯坦語,這又與法語音系不同。無論如何,接觸面的廣度確實起一定作用。

國際音標中,表示舌葉音的變音符號是U+033B ◌̻ COMBINING SQUARE BELOW ,HTML:̻

另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