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蒙太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蒙太奇(法語:Montage),又稱蒙太奇序列montage-séquence)原為建築學的外來術語的音譯,意為構成、裝配,現多指一種電影剪輯技術,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蒙太奇異於長鏡頭電影表達方法,蒙太奇組合一系列不同地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拍攝之多個短鏡頭,編輯成一部有情節之電影。憑借蒙太奇的作用,電影享有了時空上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蒙太奇可以產生演員動作和攝影機動作之外的「第三種動作」,從而影響影片的節奏敘事方式[1]。蒙太奇除了在電影中,還被廣為運用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

連續板環繞聲系統的公司

常用的蒙太奇手法有新聞彙輯和鐵路。在第一個,如《大國民》,有好多印刷報紙之鏡頭(多層的紙張在滾筒之間移動的鏡頭,從印刷機的末端出來的紙張,印刷工人在看報紙的鏡頭),標題被放大到銀幕上,告訴我們需要知道何物。在一個典型的鐵路蒙太奇中,鏡頭包括引擎衝向鏡頭,巨大的引擎輪在銀幕上移動,長長的火車在鏡頭前飛馳而過,目的地標誌佔據了銀幕。

發展

[編輯]

1895年剛剛誕生的電影(如《火車進站》),完全沒有剪輯。因此遭到質疑:為何用錢去看日常生活可見之畫面?於是埃德溫·波特就藉此創造了電影剪輯。戴維·沃克·格里菲思為電影藝術建立了完整體系。但使此一體系變成真正理論者是蘇聯的謝爾蓋·愛森斯坦。他提出蒙太奇理論,主張以一連串分割鏡頭的重組方式,來創造新的意義,例如艾森斯坦在《波坦金戰艦》裏,重複交叉剪輯一頭石獅子與群眾暴動在一起,暗示出無產階級起義之意義。此外,除了以上所說的影像蒙太奇之外,還有「音響蒙太奇」。

蒙太奇的另一位重要理論家是庫里肖夫,為了弄清蒙太奇的並列效應,做了著名的鏡頭剪接實驗,他發現了「庫里肖夫效應」與「創造性地理」。

從1930年代到50年代,蒙太奇鏡頭常常結合大量的短鏡頭和特殊的光學效果(褪色、溶解英語Dissolve (filmmaking)分割畫面雙曝光和三曝光)舞蹈和音樂。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eisz, Karel. The Technique of Film Editing. Burlington, MA: Focal Press. 2010. ISBN 978-0-240-52185-5. 

註解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