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表列種姓(或稱在冊種姓;賤民;不可接觸者;達利特;Scheduled Castes;SCs)[1]表列部落(或稱在冊部落;原始部落;野蠻部落(wild tribe);山民部落(hill tribe);Scheduled Tribes;STs)是印度因歷史原因形成的、處於印度主流社會之外的、印度憲法規定的兩類社會弱勢群體的總稱。英國人統治印度次大陸時期,稱之為「受壓迫階級」。2001年印度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印度人口為10億2873萬,表列種姓為1億6663萬,比例為16.2%;表列部落為8432萬,比例為8.2%,這兩類人合計佔印度全國總人口的24.4%。[2]2022年外媒的評估指出,在印度14億總人口當中,表列種姓已達2億3000萬人,表列部落則有1億2000萬人。[3] 1950年的印度憲法(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Castes] Order, 1950 及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Tribes] Order, 1950)將此兩類群體(印度全國有25個邦 1,108個賤民種姓[4]及22個邦744個部落[5] )專門列表,在議員選舉為其保留席位,這些種姓和部落因此獲得了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的名稱。此兩類群體再加上印度其他落後階層(Other Backward Class)群體,共佔印度總人口的60%,劃入印度保護人群(reservation in India)。經過印度的憲法之父、出身賤民阿姆倍伽爾博士的不懈努力,保護區政策成為印度憲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倡導和推動下,「表列種姓」從此成為以前被稱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之族群的中立名稱,並以「達利特」(意為被踐踏者)成為其統一的自稱,亦即是如今表列種姓的自稱。此外,聖雄甘地曾將他們稱為「上帝的孩子」(哈里揚,Harijan),這一名稱如今偶爾還能從其他社群人口中或筆下見到。

Percent of scheduled tribes in India by tehsils by census 2011

歷史[編輯]

印度奧里薩邦的庫蒂亞-孔德人原住民婦女

從1850年起,此兩類人群被英印殖民政府籠統地稱為「被壓迫階層」或 Adivasis (阿迪瓦西;原住民)。1935年英國通過的《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Government of India Act 1935)給予印度省更大的自治權,並將此前被英國人稱為「被壓迫階級」的賤民、處於印度教主流社會之外的部落及其他落後階層群體專門列表,在議員選舉中為他們保留席位,從1937年開始正式實施。[6]這是表列種姓這一名稱的首次提出。[7]印度獨立後,1950年的印度憲法延續了這一保留原則。1950年8月10日,依據憲法第341條「表列種姓指經過印度總統公告確認的種姓、種族和部族」、第342條「表列部落指經過印度總統公告確認的部落或部落群」等條款的規定,印度政府頒佈表列種姓憲法法(The Constitution[Seheduled Caste]Order,1950[8])及表列部落憲法法(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Tribes]Order, 1950[9]),公佈了印度歷史上首批具有法律效力的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名單(根據需要,以後可以繼續修改),共1109個(包括對分佈在不同地區的同一群體的累計),分佈在24個邦(地區),有212個部落為表列部落,分佈在14個邦。

表列種姓、表列部落憲法法的構架[編輯]

印度憲法提供了一個三管齊下的策略[10] ,以提高表列種姓、表列部落的地位:

  • 保護性的安排:通過採取措施強制執行平等,對侵犯表列種姓、表列部落行為實施懲罰,以消除長期存在的不平等的習慣做法等等。此類法律包括1955年頒佈的「不可接觸者行為法,1955」、1989年頒佈的 「表列種姓、表列部落(防止暴行)法,1989」、1993年頒佈的「禁止僱傭手工掏糞者及建設水沖式廁所法,1993」,等。
  • 扶持行動:為此兩類群體在工作分配、高等教育等方面採取積極(優惠)措施,以加速表列種姓表列部落與主流社會的融合。 扶持行動即俗稱的「保護(reservation)」。
  • 發展:提供資源和利益以彌合表列種姓、表列部落與其他社群的社會經濟差距。

全國委員會[編輯]

為保障表列種姓、表列部落憲法法以及各種法律有效實施,憲法規定,根據憲法第338條和338A條成立了兩個法定委員會: 全國表列種姓委員會[11] 和全國表列部落委員會 。[12] 。這兩個委員會的主席都是印度國家人權委員會的當然成員 。

分佈[編輯]

根據印度全國抽樣調查組織 (NSSO)第61輪調查,幾乎十分之九的印度佛教徒屬於表列種姓,有三分之一的基督徒屬於表列部落。 然而相當大比重的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還是印度教徒 。 見下表:

宗教信仰 表列種姓 表列部落
佛教 89.50% 7.40%
基督教 9.00% 32.80%
錫克教 17.0% 0.90%
印度教 22.20% 9.10%
岡德人 100%
耆那教 2.60%
伊斯蘭教 0.80% 0.50%

表列種姓、表列部落名人[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Scheduled Caste Welfare - List of Scheduled Castes. Ministry of Social Justice and Empowerment. [16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13日). 
  2. ^ Census of India - India at a Glance : Scheduled Castes & Scheduled Tribes Pop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india-61091336
  4. ^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Castes) Order, 1950, as amended.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9). 
  5. ^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Tribes) Order, 1950, as amended.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0). 
  6. ^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Act of 1935 (PDF).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0). 
  7. ^ Scheduled Communities: A social Development profile of SC/ST's (Bihar, Jharkhand & W.B) (PDF).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20). 
  8. ^ 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CASTES) ORDER, 1958]1.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9). 
  9. ^ 1THE CONSTITUTION (SCHEDULED TRIBES).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0). 
  10. ^ 存档副本 (PDF). [2008-0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5-08). 
  11. ^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Schedule Castes.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31). 
  12. ^ THE CONSTITUTION (EIGHTY-NINTH AMENDMENT) ACT, 2003.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