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東·普朗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斯東·普朗忒
加斯東·普朗忒
出生1834年4月22日
法蘭西王國奧爾泰茲
逝世1889年5月21日(1889歲—05—21)(55歲)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默東
國籍 法國
知名於鉛酸蓄電池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雷蒙-路易·加斯東·普朗忒[1](法語:Raymond-Louis Gaston Planté法語發音:[ʁɛmɔ̃ lwi ɡastɔ̃ plɑ̃te];1834年4月22日—1889年5月21日)是一位法國物理學家,曾於1859年發明了鉛酸蓄電池,最終成為率先推出的商用化可充電蓄電池

1834年4月22日,普朗忒於出生於法國比利牛斯-大西洋省奧爾泰茲。曾就讀於私立小學和查理曼中學,16歲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歲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巴黎著名的索邦大學。1854年開始在巴黎國立工藝美術學院任物理學助教,1855年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860年被升任為以普及教育為主的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現該學院的一座露天劇場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855年,他在巴黎近郊發現了首具史前不飛鳥的化石-加斯頓鳥(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一巨大的動物與北美洲著名的營穴鳥關係極近。但在當時,普朗忒的學術生涯才剛剛開始,僅僅只是亞歷山大·愛德蒙·貝克勒爾諾貝爾獎獲主亨利·貝克勒爾的父親)的一名助教[2]。因此,儘管早期的發現在1855年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但很快就被普朗忒隨後的發明所淹沒。

鉛酸電池[編輯]

1859年,他發明了鉛酸蓄電池,這是首種實用型的可充電電池。早期的模型是兩片被亞麻織物隔開的純,浸漬在裝有硫酸溶液的玻璃瓶中[3]。次年,他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一台九單元的鉛酸蓄電池。1881年,卡米爾·阿方斯·福雷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種更可靠有效的蓄電池,在早期的電動汽車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後來普朗忒繼續研究電的應用,如電鍍或製造臭氧。他還研究靜電電流(電池中的)的差異。1877年,他用多單體電池及電容器組製作了一台他稱之為"可變電阻器"的裝置,使用一組雲母電容器和一系列的轉接器和接點,對電容進行交替並聯充電,串聯放電。這種排列佈置可產生電容器級數倍數的高電壓。通過快速旋動轉軸,可迅速產生一系列高達數厘米長的高壓火花,這一裝置成為現代馬克思發電機的前身。利用該裝置,普朗忒曾探索過電擊穿現象、利希滕貝格圖樣的形成以及強電流脈衝下細導線產生的症狀。

1889年5月21日,他在巴黎附近的默東貝爾維尤區去世,享年55歲,死後他被安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第73區)。

1989年保加利亞科學院設立了加斯東·普朗忒勳章,數年一次授予那些對鉛酸蓄電池技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2001年,在他位於奧爾泰茲的舊宅前豎立了加斯東·普朗忒銅像;此外,勒芒格拉貝勒以及沙特爾都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月球上的普蘭特隕石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備註[編輯]

  1. ^ 普朗忒是傳統譯名,其他Planté通譯作「普朗泰」。參考自:《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10月版,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ISBN 7-5001-0221-6
  2. ^ Prévost (1855)
  3. ^ Dell et al. (2001)

參考文獻[編輯]

  • Dell, Ronald; Rand, David A.J. (2001): Understanding Batterie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ISBN 0-85404-605-4.
  • Prévost, Constant (1855): "Annonce de la découverte d'un oiseau fossile de taille gigantesque, trouvé à la partie inférieure de l'argile plastique des terrains parisiens" ["Announcement of the discovery of a fossil bird of gigantic size, found in the lower Argile Plastique formation of the Paris region"]. C. R. Hebd. Acad. Sci. Paris 40: 554-557 [Article in French]. PDF fulltex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Gallica.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