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寺
香海寺,位於吉林省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原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現已改為漢傳佛教寺院。[1]
簡介
[編輯]香海寺建成於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建成,為藏傳佛教寺院,初名「青海廟」。清朝乾隆年間,更名為「福興寺」。六世班禪曾到寺中講經,匯集喇嘛1080人,前來聽經者不計其數,因該廟「日日香煙繚繞,瀰漫如海」,故得名「香海廟」。1946年,設立向海區,該廟遂更名「向海廟」。1947年以後,該廟關閉,不再有佛像,只有建築留存。1972年,該廟建築被徹底毀滅。1994年起,該廟修復,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其題名「香海寺」。[2][1]
過去向海地區是蒙古族王爺哈圖可吐的領地,為蒙古族聚居區。蒙古族傳統上信仰藏傳佛教。清朝順治六年,經過頭人商議,在向海湖西塔甸子,建起一座寺廟,稱「青海廟」。當時廟內有七名喇嘛。建成不久,該廟被洪水沖毀。後經重建,該廟佔地面積九十九畝,圍牆高六尺,院門兩側設有鐘樓、鼓樓。院內有七株大榆樹,存活至今。廟共三層,高12米,廟體是青磚灰瓦,以紅色為基調,配合黃色、藍色、白色,其建築工藝及雕刻繪畫的水準,同北京的雍和宮相仿。[1]
傳說1772年,乾隆帝率和珅、劉墉等34人赴長白山訪祖尋根,途經向海,在青海廟下榻。乾隆帝見「青海廟」的「青」字比「大清」的「清」字少了個三點水,如同削去「大清」半壁江山,便找來該廟住持,將廟名改為「福興寺」,而且親筆書寫了匾額及楹聯,還留下「雲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聖地,瑞鼓祥鍾」碑文。因為當地無山也無石,乃用木頭代石刻成碑。木碑不禁風雨,早已不知去向,只有北京雍和宮《福興寺志》還載有此段傳說。[1]
文化大革命中,當時名叫「向海廟」的該廟一層被改作人民公社的供銷社營業室,二、三層改作辦公室及倉庫。1972年,該廟被徹底拆除,拆下的磚瓦木石用於興建公社辦公室、供銷社營業室。[1]
1994年,向海廟得以恢復重建,改名「香海寺」,成為漢傳佛教寺院。為了滿足漢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信眾的要求,香海寺的建築風格兼顧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風格。新建的香海寺坐北朝南,山門為三門並立,象徵佛教「三解脫門」,院內有千佛殿、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三聖殿等五重大殿。大雄寶殿後方約50米處,立有一尊高6.9米的阿彌陀佛像。[1]
2001年5月,香海寺內的五方佛塔奠基動工時,在東房山下,出土四尊鍍金佛像,分別是阿彌陀佛、四臂觀音、蓮花大師、文殊菩薩。每尊佛像高40厘米,重9公斤。村民聞訊紛紛前來觀看,不少學者也前來鑑定。1945年前,該寺的寺規尚未破壞,不可能將佛像埋入地下。1947年以後,廟內已無佛像。所以人們推測,埋藏佛像的時間應是1946年前後。[1]
香海寺重建後,積極捐資助學、扶貧。先後為敬老院、貧困戶捐款捐物,為8所鄉村學校捐款70萬元人民幣。21世紀初,該寺住持為正林法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