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龍子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臨汾龍子祠,又名康澤王廟,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西南13公里的堯都區金殿鎮龍祠村姑射山麓,是一座祭祀水神的古建築,歷史悠久。

歷史[編輯]

據稱龍子祠創建於漢趙劉淵[1]。寺前有龍子泉,清泉噴涌,渠道縱橫,灌溉襄陵縣臨汾縣兩縣的水稻田。鄉民感念泉水澤潤百姓,建祠祀奉。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及明、清均有增建修葺。由此形成山西省內僅次於晉祠的另一處山水風景勝地。每年農曆四月十五,龍子祠舉辦盛大的廟會。1942年,龍子祠被日軍所毀。

建築[編輯]

龍子祠坐北向南,有山門、過殿、水母殿、康澤王殿等建築。山門面闊三間。匾額「澤被蒼生」。左曾有清音亭。祠內有碑碣11通。

文化[編輯]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孔尚任平陽府知府劉棨之邀,到臨汾纂修《平陽府志》,創作了《二月朔日同人游龍子祠分韻》等幾首吟誦龍子祠的詩作和《清音亭記》。

「遠隔紅塵世外幽,宜人景物失鄉愁。含煙店柳從容發,破凍山泉放肆流。古寺春寒須載酒,重巒雪霽好登樓。風雷龍子何年去,遺事閒從父老求。」

「滿眼新詩不費搜,溪山勝地快同游。苔牆讀字無遺處,雪路尋泉到盡頭。剪韭畦傍春味早,賽神祠下野人稠。風光正是中和節,社舞村歌看未休。」

「回欄繞砌響潺潺,亭在林泉最勝間。喜送村醪來父老,怕看水碓轉機關。花繁預選移春檻,風冷難當消夏灣。趁晴光扶杖去,不知雪界幾重山。」

參考[編輯]

  1. ^ 《臨汾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