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孔蒂寧
全名 | Henri Kontinen |
---|---|
國家/地區 | 芬蘭 |
居住地 | 愛沙尼亞塔林 |
出生 | 芬蘭赫爾辛基 | 1990年6月19日
身高 | 191 |
體重 | 82kg |
轉職業年 | 2008年 |
持拍 | 右手持拍(單手反拍) |
職業獎金 | 3,010,353美元 |
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網 | W (2017) |
法網 | QF (2018) |
溫網 | SF (2017) |
美網 | SF (2017) |
雙打成績 | |
冠軍頭銜 | 22 |
最高排名 | 1(2017年4月3日) |
亨利·孔蒂寧(芬蘭語:Henri Kontinen,1990年6月19日—),芬蘭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
孔蒂寧在職業生涯中目前共贏得了22個冠軍獎盃。在2017年奪得澳網男雙冠軍後,他的排名首次來到雙打世界第一。他在2010年10月拿到了職業生涯單打最高排名,世界第220名。 他的弟弟Micke Kontinen是一名退役網球運動員。
因為傷病,他被迫從單打轉為雙打。2016年,他和搭檔John Peers打入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男雙四分之一決賽,與混雙搭檔Heather Watson贏得了混雙冠軍。 他與John Peers連續2016,2017年拿下了ATP年終總決賽的冠軍。他和John Peers在2017年拿下澳網男雙冠軍是他的第一個男雙大滿貫頭銜。
青少年生涯
[編輯]孔蒂寧在2008年搭檔Christopher Rungkat贏得了法網青少年男雙冠軍。在2008年溫布爾登青少年男單半決賽中打敗了頭號種子托米奇,但在決賽中輸給了迪米特洛夫贏得亞軍。2008年的美網中,他再次和Rungkat搭檔,贏得了青少年男雙亞軍。但是由於膝傷,孔蒂寧於2013年決定專攻雙打。
職業生涯
[編輯]2014年,孔蒂寧搭檔涅米寧,在基茨比厄爾奧地利公開賽贏得了他的第一個ATP冠軍頭銜。同年,他還和Marin Draganja搭檔,打入了兩個決賽。
2015年是孔蒂寧進入職業上升期的一年,他一共贏得了5個冠軍頭銜。包括巴塞隆拿網球公開賽,是他的第一個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的冠軍。同年,他與中國網球運動員鄭潔搭檔,打入了法網混雙的半決賽。
2016年依然是碩果纍纍的一年。年初,他開始搭檔John Peers, 1月便拿下了布里斯本國際賽的冠軍;5月,他們拿下了寶馬公開賽的冠軍;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與Peers打入男雙四分之一決賽,與混雙搭檔Heather Watson贏得了混雙冠軍;7月又與Peers贏得了德國公開賽的冠軍;8月,孔蒂寧與Guillermo García-López搭檔,贏得了溫斯頓-塞勒姆公開賽的決賽,這是他雙打生涯的第十個冠軍;接着他又與Dominic Inglot搭檔,贏得了聖彼德堡公開賽的勝利;緊接着和Peers搭檔拿到了他們組合以來的首個大師賽冠軍——巴黎大師賽;帶着這個強勁的勢頭,又一舉拿下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的冠軍。至此,孔蒂寧的排名進入世界前十,也成為了首位進入世界排名前十的芬蘭網球運動員。
2017年,孔蒂恩皮爾斯贏得澳網冠軍,這使他的排名來到世界第一,也讓他成為第一個登頂雙打世界第一的芬蘭網球運動員。溫網半決賽負於賽事冠軍庫伯特梅洛組合,混雙和Heather Watson搭檔,負於穆雷辛吉斯組合,獲得亞軍。10月,背靠背獲得中國網球公開賽冠軍和上海大師賽冠軍。倫敦時間11月19日,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孔蒂寧皮爾斯以6-4,6-2擊敗庫伯特梅洛組合,蟬聯總決賽冠軍。這是繼2004年布萊恩組合之後,第一對成功衛冕冠軍的組合。
重要決賽戰績
[編輯]大滿貫決賽
[編輯]雙打:2 (冠軍1,亞軍1)
[編輯]賽果 | 年份 | 賽事 | 場地類型 | 搭檔 | 對手 | 比分 |
---|---|---|---|---|---|---|
贏 | 2017 | Australian Open | 硬地 | John Peers | Bob Bryan Mike Bryan |
7–5, 7–5 |
輸 | 2019 | Australian Open | 硬地 | John Peers | 皮埃爾-于格·埃貝爾 Nicolas Mahut |
4–6, 6–7(1–7) |
混雙: 2 (冠軍1, 亞軍1)
[編輯]賽果 | 年份 | 賽事 | 場地類型 | 搭檔 | 對手 | 比分 |
---|---|---|---|---|---|---|
贏 | 2016 | Wimbledon | 草地 | Heather Watson | Anna-Lena Grönefeld 羅伯特·法拉赫 |
7–6(7–5), 6–4 |
輸 | 2017 | Wimbledon | 草地 | Heather Watson | Martina Hingis Jamie Murray |
4–6, 4–6 |
年終總決賽
[編輯]雙打: 2 (冠軍2)
[編輯]賽果 | 年份 | 賽事 | 場地 | 搭檔 | 對手 | 比分 |
---|---|---|---|---|---|---|
贏 | 2016 | ATP World Tour Finals, London | 硬地 | John Peers | 雷文·克拉森 Rajeev Ram |
2–6, 6–1, [10–8] |
贏 | 2017 | ATP Finals, London (2) | 硬地 | John Peers | Łukasz Kubot Marcelo Melo |
6–4, 6–2 |
1000分大師賽決賽
[編輯]雙打: 4 (冠軍3, 亞軍1)
[編輯]賽果 | 年份 | 賽事 | 場地類型 | 搭檔 | 對手 | 比分 |
---|---|---|---|---|---|---|
輸 | 2016 | Shanghai Masters | 硬地 | John Peers | John Isner Jack Sock |
4–6, 4–6 |
贏 | 2016 | Paris Masters | 硬地 | John Peers | 皮埃爾-于格·埃貝爾 Nicolas Mahut |
6–4, 3–6, [10–6] |
贏 | 2017 | Shanghai Masters | 硬地 | John Peers | Łukasz Kubot Marcelo Melo |
6–4, 6–2 |
贏 | 2018 | Canadian Open | 硬地 | John Peers | 雷文·克拉森 邁克爾·維納斯 |
6–2, 6–7(7–9), [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