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統計數據
外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本列表列出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的統計數據。註:淘汰賽未決出勝負,最終互射十二碼的得分不計入內且整場比賽計為平局。
射手榜
[編輯]6球
4球
3球
2球
1球
迪馬利亞
美斯
麥卡度
盧祖
巴舒亞伊
查迪利
迪布尼
費蘭尼
贊奴沙
梅頓斯
蒙尼亞
維頓漢
奧古斯圖
費明奴
保連奴
泰亞高·施華
古亞達度
法卡奧
昆迪路
華斯頓
拉傑迪
列比錫
巴達積
卡拉馬歷
維達
艾歷臣
馬迪亞斯·佐真遜
保臣
阿里
連格
馬古尼
捷比亞
柏華特
普巴
華拉尼
烏姆迪迪
卻奧斯
列奧斯
芬保加臣
施古臣
安沙利費特
本田圭佑
原口元氣
香川真司
大迫勇也
金英權
保達比
安尼斯利
查維亞·靴南迪斯
羅辛奴
卡路士·韋拿
摩西斯
巴萊
卡里路
古里路
碧拿歷克
基祖維克
哥利斯馬
比比
費南迪斯
加辛斯基
高路雲
艾達沙尼
艾法拉積
文尼
尼安
華古爾
高拉洛夫
米度域
艾斯帕斯
伊斯高
拿祖
奧古斯甸臣
科斯貝治
杜禾倫
迪米斯
迪斯馬利
沙基利
沙加
蘇巴
賓·尤素夫
布朗
沙斯
基文尼斯
烏龍球
助攻榜
[編輯]2次:
1次:
|
|
|
賽後總結
[編輯]最佳球員
[編輯]排名 | 球員 | 球隊 | 對手 | 階段 | 獎項 |
---|---|---|---|---|---|
1 | 卓利舒夫 | ![]() |
沙特阿拉伯[3] | 分組賽 | 1 |
艾辛拿維 | ![]() |
烏拉圭[4] | |||
哈列特 | ![]() |
伊朗[5] | |||
基斯坦奴·朗拿度 | ![]() |
西班牙[6] | |||
漢斯·荷杜臣 | ![]() |
阿根廷 | |||
優素福·波爾森 | ![]() |
秘魯 | |||
盧卡·莫德里奇 | ![]() |
尼日利亞 |
零封對手
[編輯]排名 | 球員 | 球隊 | 對手 | 階段 | 次數 |
---|---|---|---|---|---|
1 | 梅蘇利拿 | ![]() |
埃及、沙特阿拉伯、俄羅斯 | 分組賽 | 3 |
2 | 蘇巴錫 | ![]() |
尼日利亞、阿根廷 | 分組賽 | 2 |
舒米高 | ![]() |
秘魯、法國 | |||
奧爾森 | ![]() |
南韓、墨西哥 | |||
艾利臣 | ![]() |
哥斯達黎加、塞爾維亞 | |||
6 | 艾堅菲夫 | ![]() |
沙特阿拉伯 | 分組賽 | 1 |
比蘭雲特 | ![]() |
摩洛哥 | |||
史杜高域 | ![]() |
哥斯達黎加 | |||
奧喬亞 | ![]() |
德國 | |||
高圖爾斯 | ![]() |
巴拿馬 | |||
柏迪斯奧 | ![]() |
摩洛哥 | |||
迪基亞 | ![]() |
伊朗 | |||
洛里斯 | ![]() |
秘魯 | |||
烏佐霍 | ![]() |
冰島 | |||
奧斯賓拿 | ![]() |
波蘭 | |||
加列斯 | ![]() |
澳洲 | |||
文丹達 | ![]() |
丹麥 | |||
趙賢祐 | ![]() |
德國 |
得分
[編輯]總覽
[編輯]- 總入球數:169
- 平均場均入球數:2.64
- 梅開二度總數: 3
丹尼斯·切里舍夫、迪亞高·哥斯達、羅馬路·盧卡古 - 帽子戲法總數:2
基斯坦奴·朗拿度、哈利·卡尼 - 十二碼判罰總數:28
- 十二碼入球總數:21
基斯坦奴·朗拿度、安東尼·基沙文、米路·積甸拿克、盧卡·摩特歷、格蘭基斯、沙斯、香川真司、哈利·卡尼、穆罕默德·沙拿、夏薩特、吉爾維·西於爾茲松、阿爾喬姆·久巴 - 十二碼失球總數:7
里奧·梅西、克里斯蒂安·奎瓦、基斯坦奴·朗拿度、吉爾維·西於爾茲松、布萊恩·魯伊斯、摩迪、法赫德·穆瓦拉德 - 十二碼破門成功率:75%
- 烏龍球得分:12
阿齊茲·布哈杜茲、歐根尼卡羅·伊波、阿齊茲·比伊奇、施安尼克、法塔希、丹尼斯·切雷舍夫、揚·索莫、塞爾吉·伊拿舒域治、費蘭甸奴、馬里奧·文迪蘇傑
時間紀錄
[編輯]- 賽事第一個入球:尤里·加津斯基 俄羅斯 對陣 沙特阿拉伯
- 賽事第一個梅開二度:丹尼斯·切里舍夫 俄羅斯 對陣 沙特阿拉伯
- 賽事第一個帽子戲法:基斯坦奴·朗拿度 葡萄牙 對陣 西班牙
- 最快入球紀錄:第1分鐘
馬迪亞斯·佐真遜 丹麥 對陣 克羅地亞 - 入替球員最快入球紀錄: 第1分鐘
阿爾捷姆·久巴 俄羅斯 對陣 沙特阿拉伯 (出場於 第70分鐘) - 無加時比賽最遲入球紀錄::第90+5分鐘
阿齊茲·布哈杜茲(烏龍球) 伊朗 對陣 摩洛哥 - 無加時比賽最遲決勝入球紀錄: 第90+5分鐘
阿齊茲·布哈杜茲(烏龍球) 伊朗 對陣 摩洛哥 - 單支球隊單場比賽兩次入球最短時間間隔: 3分鐘
迪亞高·哥斯達和拿祖 西班牙 對陣 葡萄牙
球隊紀錄
[編輯]- 入球最多的球隊:16球 – 比利時
- 入球最少的球隊 2球 – 埃及、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秘魯、伊朗、澳洲、哥斯達黎加、德國、塞爾維亞、冰島、巴拿馬、波蘭
- 失球最多的球隊:11球 – 巴拿馬
- 失球最少的球隊:2球 – 丹麥、秘魯、伊朗
- 最小比數差距: +5 – 俄羅斯、英格蘭
- 最大比數差距:-5 – 沙特阿拉伯、巴拿馬
- 雙方球隊入球最多的比賽:7球 – 比利時 5 - 2 突尼斯、英格蘭 6 - 1 巴拿馬、法國 4 - 3 阿根廷
- 一方球隊入球最多的比賽:6球 – 英格蘭 6 - 1 巴拿馬
- 敗方球隊入球最多的比賽:3球 – 法國 4 - 3 阿根廷
- 獲勝的最大比數:5球 – 俄羅斯 5 – 0 沙特阿拉伯、英格蘭 6 - 1 巴拿馬
- 零失球最多的球隊:4場 – 法國
- 零失球最少的球隊:0場 – 埃及、沙特阿拉伯、摩洛哥、阿根廷、冰島、澳洲、瑞士、哥斯達黎加、德國、日本、塞內加爾
- 連續零失球最多的球隊: 3場 – 烏拉圭、巴西
球員紀錄
[編輯]- 入球最多的個人:6
哈利·卡尼 - 最多助攻的個人: 2
亞歷山大·戈洛文 - 最多入球和助攻的個人: 3
亞歷山大·戈洛文(1枚入球、2次助攻) - 零失球最多的龍門:1
伊戈爾·阿金費耶夫、阿里禮薩·貝蘭萬德、費爾南多·穆斯萊拉 - 連續零失球最多的龍門:1
伊戈爾·阿金費耶夫、阿里禮薩·貝蘭萬德、費爾南多·穆斯萊拉 - 單場比賽入球最多的球員: 3
基斯坦奴·朗拿度 葡萄牙 對陣 西班牙
球隊紅黑榜
[編輯]- 最大勝利: 6場 – 比利時、法國
- 最小勝利:0場 – 埃及、摩洛哥、澳洲、哥斯達黎加、巴拿馬
- 最大失利: 3場 – 巴拿馬、埃及
- 最小失利:0場 – 西班牙、法國、丹麥
- 最大平局:3場 – 丹麥
- 最小平局: 0場 – 埃及、秘魯、沙特阿拉伯、烏拉圭、尼日利亞、塞爾維亞、瑞典、墨西哥、德國、韓國、比利時、巴拿馬、突尼斯、波蘭
- 分組賽階段積分最多:9分 – 克羅地亞、比利時、烏拉圭
- 分組賽階段積分最少:0分 – 巴拿馬、埃及
判罰記錄
[編輯]最後更新:2018年6月27日
- 黃牌總數:162
- 場均黃牌數:3.31
- 紅牌總數:3
- 場均紅牌數:0.06
- 賽事首張黃牌:高路雲 – 俄羅斯 對陣 沙特阿拉伯
- 賽事首張紅牌: 卡洛斯·桑切斯·莫雷諾(直接紅牌) – 哥倫比亞 對陣 日本
- 開場後最快判出的黃牌: 1分鐘 – 赫蘇斯·加利亞多 – 墨西哥 對陣 瑞典
- 最快被判黃牌的入替球員: 44分鐘 – 摩斯 – 埃及 對陣 烏拉圭 (出場於 50分鐘)
- 無加時賽最多黃牌比賽:90+6分鐘 – 希加斯 – 埃及 對陣 烏拉圭
- 開場後最快出場球員:4分鐘 – 卡洛斯·桑切斯·莫雷諾(直接紅牌) – 哥倫比亞 對陣 日本
- 最多黃牌的球隊:11 –
阿根廷、
巴拿馬
- 最多紅牌的球隊: 1 –
哥倫比亞、
德國、
俄羅斯
- 最少黃牌的球隊:1 –
俄羅斯、
沙特阿拉伯、
烏拉圭、
西班牙
- 最多黃牌的球員:2 – 伊戈爾·斯莫爾尼科夫
- 最多紅牌的球員:1 – 卡洛斯·桑切斯·莫雷諾(直接紅牌)、謝洛美·保定(兩黃牌一紅牌)、伊戈爾·斯莫爾尼科夫(兩黃牌一紅牌)
- 最多黃牌的比賽: 8 – 比利時 3-0 巴拿馬、法國 4-3 阿根廷
- 最多紅牌的比賽 1 – 哥倫比亞 1-2 日本(直接紅牌)、德國 2-1 瑞典(兩黃牌一紅牌)、烏拉圭 3-0 俄羅斯(兩黃牌一紅牌)
- 最少黃牌的比賽:0 – 埃及 0-1 烏拉圭、阿根廷 1-1 冰島、烏拉圭 1-0 沙特阿拉伯
- 出牌最多的比賽:8張黃牌 – 比利時 3-0 巴拿馬、法國 4-3 阿根廷
判罰詳情
[編輯]按比賽排列
[編輯]比賽日 | 主場 | 得分 | 客場 | 回合 | 球證 | 總出牌數 | ![]() |
![]() ![]() ![]() |
![]() |
---|---|---|---|---|---|---|---|---|---|
分組賽 | |||||||||
第 | 1天![]() |
5–0 | ![]() |
A組 | ![]() |
2 | 2 | 0 | 0 |
第2天 | ![]() |
0-1 | ![]() |
A組 | 0 | 0 | 0 | 0 | |
![]() |
0-1 | ![]() |
B組 | 4 | 4 | 0 | 0 | ||
![]() |
3-3 | ![]() |
B組 | 2 | 2 | 0 | 0 | ||
第3天 | ![]() |
2-1 | ![]() |
C組 | 3 | 3 | 0 | 0 | |
![]() |
1-1 | ![]() |
D組 | 0 | 0 | 0 | 0 | ||
![]() |
0-1 | ![]() |
C組 | 1 | 1 | 0 | 0 | ||
第4天 | ![]() |
2-0 | ![]() |
D組 | 3 | 3 | 0 | 0 | |
![]() |
0-1 | ![]() |
E組 | 4 | 4 | 0 | 0 | ||
![]() |
0-1 | ![]() |
F組 | 4 | 4 | 0 | 0 | ||
![]() |
1-1 | ![]() |
E組 | 4 | 4 | 0 | 0 | ||
第5天 | ![]() |
1-0 | ![]() |
F組 | 3 | 3 | 0 | 0 | |
![]() |
3-0 | ![]() |
G組 | 8 | 8 | 0 | 0 | ||
![]() |
1-2 | ![]() |
G組 | ` | 1 | 1 | 0 | 0 | |
第6天 | ![]() |
1-2 | ![]() |
H組 | 4 | 3 | 0 | 1 | |
![]() |
1-2 | ![]() |
H組 | 3 | 3 | 0 | 0 | ||
![]() |
3-1 | ![]() |
A組 | 2 | 2 | 0 | 0 | ||
第7天 | ![]() |
1-0 | ![]() |
B組 | 2 | 2 | 0 | 0 | |
![]() |
1-0 | ![]() |
A組 | 0 | 0 | 0 | 0 | ||
![]() |
0-1 | ![]() |
B組 | 2 | 2 | 0 | 0 | ||
第8天 | ![]() |
1-1 | ![]() |
C組 | 2 | 2 | 0 | 0 | |
![]() |
1-0 | ![]() |
C組 | 4 | 4 | 0 | 0 | ||
![]() |
0-3 | ![]() |
D組 | 7 | 7 | 0 | 0 | ||
第9天 | ![]() |
2-0 | ![]() |
E組 | 3 | 3 | 0 | 0 | |
![]() |
2-0 | ![]() |
D組 | 1 | 1 | 0 | 0 | ||
![]() |
1-2 | ![]() |
E組 | 5 | 5 | 0 | 0 | ||
第10天 | ![]() |
5-2 | ![]() |
G組 | 1 | 1 | 0 | 0 | |
![]() |
1-2 | ![]() |
F組 | 4 | 4 | 0 | 0 | ||
![]() |
2-1 | ![]() |
F組 | 3 | 2 | 1 | 0 | ||
第11天 | ![]() |
6-1 | ![]() |
G組 | 4 | 4 | 0 | 0 | |
![]() |
2-2 | ![]() |
H組 | 5 | 5 | 0 | 0 | ||
![]() |
0-3 | ![]() |
H組 | 2 | 2 | 0 | 0 | ||
第12天 | ![]() |
3-0 | ![]() |
A組 | 3 | 2 | 1 | 0 | |
![]() |
2-1 | ![]() |
A組 | 2 | 2 | 0 | 0 | ||
![]() |
2-2 | ![]() |
B組 | 6 | 6 | 0 | 0 | ||
第13天 | ![]() |
1-1 | ![]() |
B組 | 6 | 6 | 0 | 0 | |
![]() |
0-2 | ![]() |
C組 | 6 | 6 | 0 | 0 | ||
![]() |
0-0 | ![]() |
C組 | 1 | 1 | 0 | 0 | ||
![]() |
1-2 | ![]() |
D組 | 5 | 5 | 0 | 0 | ||
![]() |
1-2 | ![]() |
D組 | 5 | 5 | 0 | 0 | ||
第14天 | ![]() |
2-0 | ![]() |
F組 | 4 | 4 | 0 | 0 | |
![]() |
0-3 | ![]() |
F組 | 5 | 5 | 0 | 0 | ||
![]() |
0-2 | ![]() |
E組 | 3 | 3 | 0 | 0 | ||
![]() |
2-2 | ![]() |
E組 | 6 | 6 | 0 | 0 | ||
第15天 | ![]() |
0-1 | ![]() |
H組 | 1 | 1 | 0 | 0 | |
![]() |
0-1 | ![]() |
H組 | 2 | 2 | 0 | 0 | ||
![]() |
1-2 | ![]() |
G組 | 6 | 6 | 0 | 0 | ||
![]() |
0-1 | ![]() |
G組 | 2 | 2 | 0 | 0 | ||
淘汰賽 | |||||||||
第17天 | ![]() |
4-3 | ![]() |
16強 | 8 | 8 | 0 | 0 |
按球證排列
[編輯]球證 | 國籍 | 比賽 | ![]() |
![]() ![]() ![]() |
![]() |
罰十二碼 |
---|---|---|---|---|---|---|
波恩·居柏斯 | ![]() |
1 | 0 | 1 | 0 | 0 |
詹盧卡·羅基 | ![]() |
1 | 2 | 0 | 0 | 1 |
安德烈斯·庫尼亞 | ![]() |
1 | 3 | 0 | 0 | 1 |
施蒙·馬齊尼亞克 | ![]() |
1 | 0 | 0 | 0 | 1 |
喬歷·卡基亞 | ![]() |
1 | 4 | 0 | 0 | 0 |
尼斯高·比達拿 | ![]() |
1 | 2 | 0 | 0 | 0 |
巴卡利·加沙馬 | ![]() |
1 | 1 | 0 | 0 | 1 |
按球隊排列
[編輯]球隊 | ![]() |
![]() |
停賽球員數 |
---|---|---|---|
![]() |
1 | 0 | 0 |
![]() |
1 | 0 | 0 |
![]() |
0 | 0 | 0 |
![]() |
0 | 0 | 0 |
![]() |
0 | 0 | 0 |
![]() |
1 | 0 | 0 |
![]() |
3 | 0 | 0 |
![]() |
1 | 0 | 0 |
![]() |
1 | 0 | 0 |
![]() |
1 | 0 | 0 |
按球員排列
[編輯]球員 | 名詞 | ![]() |
![]() |
停賽 |
---|---|---|---|---|
亞歷山大·戈洛文 | ![]() |
1 | 0 | |
泰西爾·賈西姆 | ![]() |
1 | 0 |
來源: [7]
紀錄
[編輯]![]() |
入球
[編輯]- 冰島在小組賽對上阿根廷時芬保加臣於上半場23分鐘入球,打入球隊在世界盃的第一個入球。
- 巴拿馬在小組賽對上英格蘭時巴洛伊於下半場77分鐘入球,打入球隊在世界盃的第一個入球[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比利時在小組賽第二圈以5–2擊敗突尼斯,創下他們在世界盃史上單場入球最多的紀錄。
- 英格蘭在小組賽第二圈以6–1擊敗巴拿馬,創下他們在世界盃史上單場入球最多的紀錄。
- 突尼斯球員賓·尤素夫在G組最後一輪賽事對巴拿馬中射進世界盃歷史上第2500球。
- 直到分組初賽結束,所有的參賽隊伍(共32隊),至少有2個入球,為世界盃首見[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球員
[編輯]- 葡萄牙在小組賽對上西班牙時基斯坦奴·朗拿度於上半場4分鐘、44分鐘、下半場88分鐘連進三球,以33歲130日之齡,成為世界盃史上最年長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來源請求]
- 葡萄牙在小組賽對上摩洛哥時基斯坦奴·朗拿度於上半場4分鐘入球,以85球成為歐洲國家隊入球最多的球員。[來源請求]
- 埃及門將艾哈達里在對沙特阿拉伯賽事中正選上陣,以45歲161日之齡,打破上屆哥倫比亞的蒙達貢的最老球員上陣的紀錄。[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日本在小組賽對上塞內加爾時,本田圭佑踢進個人生涯在世足賽的第4球,成為第一位在3屆世足賽都有入球的日本球員,也是世界盃史上入球數最多的亞洲球員[8][9]。
- 阿根廷在十六強對上法國時,美斯單場送出兩次助攻;成為第一位在世界盃史上連續4屆有助攻的球員。[來源請求]
- 法國球員基利安·姆巴佩在決賽為法國射入第四個入球,也讓他成為繼巴西球王比利之後,第二位在決賽入球的未滿20歲球員。[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其他紀錄
[編輯]- 法國在小組賽對上澳洲時基沙文於下半場58分鐘射進十二碼,是首個受到視像裁判技術影響的入球。
- 俄羅斯隊在淘汰賽對上西班牙的比賽中,於加時賽裏更換第4名選手,是在世界盃啟用這項新規則後,史上首次更換第4人的球隊[10]。
- 德國在有設立小組賽的世界盃賽事中(1934年世界盃和1938年世界盃不設小組賽)首次小組賽出局。
- 由2002年世界盃的衛冕冠軍法國起,已經連續第四支歐洲的衛冕冠軍在分組賽出局[11],該現象被球迷稱為「衛冕冠軍魔咒」[12]。
- 直至決賽法國對克羅地亞,本次賽事一共出現12個烏龍球,是單屆世界盃烏龍球的最高記錄。
- 直至決賽法國對克羅地亞,本次賽事一共判罰28個十二碼,是單屆世界盃十二碼的最高記錄。
- 自1978年起,奪得歐霸盃冠軍盃的球會,其所屬的聯賽對應的國家隊,皆在之後的世界盃未能取得冠軍。如1998年、2002年、2006年、2014年及2018年分別由西班牙球會皇家馬德里及巴塞隆拿奪得歐聯冠軍,但西班牙於此五屆世界盃皆未能取得冠軍,更有兩屆於分組賽出局(1998、2014年)。同樣地,2010年意大利球會國際米蘭奪得歐聯冠軍,意大利卻在該屆世界盃分組賽出局。被稱為「歐聯魔咒」。
- 巴西隊在十六強以2–0擊敗墨西哥隊,是巴西隊史在世界盃連續七屆晉級半準決賽,同時也是墨西哥隊連續7屆在16強止步[13]。
- 本屆世界盃8強賽隨着法國以2–0擊敗烏拉圭與比利時以2:1擊敗巴西,成為自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世界盃再次全部由歐洲球隊包辦4強席位,而這也是史上第5次,另外4次分別是1934年意大利世界盃、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及2006年德國世界盃。[14]」。
- 英格蘭在4強賽面對克羅地亞以自由球破門,打進本屆的第12顆入球,這也刷新隊史在1966年世界盃的記錄(該屆比賽共打進11顆入球)。
- 簡尼最終以6球成爲今屆神射手,自1986年的連尼加後首位英格蘭球員奪得神射手。
參考資料
[編輯]- ^ 該入球原本記錄為普巴的入球,但國際足協賽後重看VAR,之後將入球改爲貝軒治的烏龍球。
- ^ 該入球原本記錄為拿索特的入球,但國際足協中場時重看VAR,之後將入球改爲卓利舒夫的烏龍球。
- ^ Russia v Saudi Arabia – Man of the Match.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14 June 2018 [14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5).
- ^ Egypt v Uruguay – Man of the Match.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15 June 2018 [15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 ^ Morocco v Iran – Man of the Match.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15 June 2018 [15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5).
- ^ Portugal v Spain – Man of the Match.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15 June 2018 [15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 ^ FIFA World Cup Statistics. ESPN. [14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orCNAHonda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orChinaHonda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orCNA4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002年世界盃冠軍巴西屬南美洲球隊,所以不在此限。
- ^ 衞冕魔咒再現!究竟有幾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on.cc東網,2018年6月27日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Epochtime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巴西烏拉圭出局 世界盃變歐國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眾新聞,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