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外觀
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 |||||
---|---|---|---|---|---|
季節起止 | |||||
首場風暴形成 | 2018年5月10日 | ||||
最後風暴消散 | 2018年11月5日 |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瓦拉卡 | ||||
最大持續風速 | 160mph (260km/h) (1分鐘持續風速) | ||||
最低氣壓 | 921毫巴(百帕;27.2英寸汞柱) | ||||
持續最久 | |||||
名稱 | 塞爾吉奧 | ||||
持續時間 | 13.50天 | ||||
| |||||
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於5月15日在西經140度線以東的東太平洋正式開始,6月1日在西經140度線至國際日期變更線之間的中太平洋開始,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每年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絕大多數熱帶氣旋都是這段時間形成[1]。5月10日第一E號熱帶低氣壓成型拉開颶風季序幕,11月5日熱帶風暴澤維爾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提前為颶風季劃上句點。
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非常活躍,氣旋能量指數創下1971年開始有紀錄以來新高[2]。全季共形成26個熱帶低氣壓,其中23個增強成熱帶風暴,13個達到颶風強度,十場達大型颶風標準[3][注 1]。國際日期變更線到墨西哥與中美洲西海岸所有海域的熱帶天氣活動都超出往年均值 。八月初到十月初東太平洋熱帶天氣活動達到頂峰,形成許多持續時間的強勁颶風。許多風暴重創陸地,如襲擊夏威夷的颶風萊恩,吹襲墨西哥的颶風威拉。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的活躍度類似,但2018年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影響不大,這些經久不息的強烈風暴大多是由低氣壓 、海面溫度上升、太平洋經向模共同影響形成。[2]
西經106度以東的風暴採用北美中部時區,114.9至106度間採用北美山區時區,140至115度採用太平洋時區[4],140度至國際日期變更線採用夏威夷-阿留申時區[5],但為方便起見,本文統一採用協調世界時。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記載全季所有熱帶或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陸,轉變成溫帶氣旋及消散的具體信息,還包括颶風季期間沒有發佈的信息,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季過後重新分析並回顧各風暴時的更新,包括最大持續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均四捨五入成整數。
時間軸
[編輯]風暴 | 形成[注 2] | 消散[注 3] | 最高強度 | 參考 | |
---|---|---|---|---|---|
編號 | 名稱 | ||||
01−E | 一E | 5月10日 | 5月11日 | 熱帶低氣壓 | [6] |
02−E | 阿萊塔 | 6月6日 | 6月11日 | 四級颶風 | [7] |
03−E | 巴德 | 6月9日 | 6月15日 | 四級颶風 | [8] |
04−E | 卡洛塔 | 6月14日 | 6月18日 | 熱帶風暴 | [9] |
05−E | 丹尼爾 | 6月24日 | 6月26日 | 熱帶風暴 | [10] |
06−E | 艾米利亞 | 6月27日 | 7月1日 | 熱帶風暴 | [11] |
07−E | 法比奧 | 6月30日 | 7月6日 | 二級颶風 | [12] |
08−E | 吉爾瑪 | 7月26日 | 7月29日 | 熱帶風暴 | [13] |
09−E | 九E | 7月26日 | 7月27日 | 熱帶低氣壓 | [14] |
10−E | 赫克托 | 7月31日 | 8月16日[注 4] | 四級颶風 | [15] |
11−E | 伊萊亞娜 | 8月4日 | 8月7日 | 熱帶風暴 | [16] |
12−E | 約翰 | 8月5日 | 8月10日 | 二級颶風 | [17] |
13−E | 克里斯蒂 | 8月6日 | 8月12日 | 熱帶風暴 | [18] |
14−E | 萊恩 | 8月15日 | 8月28日 | 五級颶風 | [19] |
15−E | 米里亞姆 | 8月26日 | 9月2日 | 二級颶風 | [20] |
16−E | 諾曼 | 8月28日 | 9月8日 | 四級颶風 | [21] |
17−E | 奧利維亞 | 8月28日 | 9月8日 | 四級颶風 | [22] |
96C[注 5] | 擾動天氣 | 9月1日 | 9月3日 | 副熱帶風暴 | [23][24][25] |
18−E | 保羅 | 9月8日 | 9月11日 | 熱帶風暴 | [26] |
19−E | 十九E | 9月19日 | 9月20日 | 熱帶低氣壓 | [27] |
20−E | 羅莎 | 9月25日 | 10月2日 | 四級颶風 | [28] |
21−E | 塞爾吉奧 | 9月29日 | 10月12日 | 四級颶風 | [29] |
01−C | 瓦拉卡 | 9月29日 | 10月6日 | 五級颶風 | [30] |
22−E | 塔拉 | 10月14日 | 10月16日 | 熱帶風暴 | [31] |
23−E | 維森特 | 10月19日 | 10月23日 | 熱帶風暴 | [32] |
24−E | 威拉 | 10月20日 | 10月24日 | 五級颶風 | [33] |
25−E | 澤維爾 | 11月2日 | 11月5日 | 熱帶風暴 | [34] |
五月
[編輯]- 5月10日
- 12:00,12°06′N 125°24′W / 12.1°N 125.4°W: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聖拉薩羅角西南約1970公里海域的低氣壓區發展成第一E號熱帶低氣壓[6],是有可靠紀錄以來東太平洋史上自然年內形成日期第二早的熱帶氣旋,僅次於一年前的熱帶風暴艾德里安[35][注 6]。
- 18:00,12°18′N 126°12′W / 12.3°N 126.2°W:第一E號熱帶低氣壓在聖拉薩羅角西南約2010公里洋面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55公里、最低氣壓1007毫巴(百帕,29.7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6]。
- 5月11日
- 18:00,12°42′N 129°18′W / 12.7°N 129.3°W:第一E號熱帶低氣壓在聖拉薩羅角西南偏西約2235公里位置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6]。
- 5月15日
- 2018年東太平洋颶風季正式開始[1]。
六月
[編輯]- 6月1日
- 2018年中太平洋颶風季正式開始[1]。
- 6月6日
- 00:00,14°00′N 105°24′W / 14.0°N 105.4°W:米卻肯州蓬塔聖特爾莫西南偏南約525公里水域的低氣壓區形成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7]。
- 06:00,14°12′N 106°06′W / 14.2°N 106.1°W: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在蓬塔聖特爾莫西南偏南約540公里處增強成熱帶風暴阿萊塔[7]。
- 6月7日
- 18:00,15°06′N 109°36′W / 15.1°N 109.6°W:熱帶風暴阿萊塔在哈利斯科州蓬塔佩魯拉西南約685公里海域增強成一級颶風[7]。
- 6月8日
- 00:00,15°24′N 110°06′W / 15.4°N 110.1°W:颶風阿萊塔在蓬塔佩魯拉西南約700公里洋面達到二級颶風標準[7]。
- 06:00,15°36′N 110°36′W / 15.6°N 110.6°W:颶風阿萊塔快速增強,在蓬塔佩魯拉西南約725公里位置成為三級颶風[7]。
- 12:00,15°42′N 111°00′W / 15.7°N 111.0°W:颶風阿萊塔在蓬塔佩魯拉西南約755公里處升至四級,同時達到風力時速220公里、最低氣壓943毫巴(百帕,27.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7]。
- 6月9日
- 00:00,16°00′N 112°00′W / 16.0°N 112.0°W:颶風阿萊塔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南約790公里水域減弱成三級颶風[7]。
- 12:00,16°12′N 113°00′W / 16.2°N 113.0°W:颶風阿萊塔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南約805公里海域消退成二級颶風[7]。
- 18:00,16°06′N 113°30′W / 16.1°N 113.5°W:颶風阿萊塔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南約835公里洋面降至一級颶風範圍[7]。
- 18:00,12°06′N 100°30′W / 12.1°N 100.5°W:第三E號熱帶低氣壓在阿卡普爾科以南約530公里位置形成[8]。
- 6月10日
- 00:00,15°54′N 114°00′W / 15.9°N 114.0°W:颶風阿萊塔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南約875公里處降級熱帶風暴[7]。
- 00:00,12°42′N 101°18′W / 12.7°N 101.3°W:第三E號熱帶低氣壓在阿卡普爾科以南約490公里海域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巴德」[8]。
- 18:00,15°06′N 103°48′W / 15.1°N 103.8°W:熱帶風暴巴德在曼薩尼約以南約450公里洋面升級一級颶風[8]。
- 6月11日
- 06:00,16°06′N 105°36′W / 16.1°N 105.6°W:颶風巴德在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360公里水域強化成二級颶風[8]。
- 12:00,15°54′N 114°00′W / 15.9°N 114.0°W:熱帶風暴阿萊塔在聖拉薩羅角西南偏南約1030公里處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7]。
- 12:00,16°24′N 106°24′W / 16.4°N 106.4°W:颶風巴德在墨西哥科連特斯角西南偏南約450公里海域達到三級颶風標準[8]。
- 6月12日
- 00:00,17°18′N 107°24′W / 17.3°N 107.4°W:颶風巴德在科連特斯角西南偏南約390公里近海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220公里,最低氣壓943毫巴(百帕,27.8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8]。
- 12:00,18°00′N 108°06′W / 18.0°N 108.1°W:颶風巴德在科連特斯角西南約365公里海域減弱成三級颶風[8]。
- 6月13日
- 00:00,18°30′N 108°30′W / 18.5°N 108.5°W:颶風巴德在卡沃聖盧卡斯東南偏南約500公里洋面減弱成一級颶風[8]。
- 12:00,19°12′N 108°42′W / 19.2°N 108.7°W:颶風巴德在卡沃聖盧卡斯東南偏南約430公里處降級熱帶風暴[8]。
- 6月14日
- 18:00,14°54′N 100°00′W / 14.9°N 100.0°W:阿卡普爾科以南約220公里近海的低氣壓區形成第四E號熱帶低氣壓[9]。
- 6月15日
- 02:00,23°00′N 109°42′W / 23.0°N 109.7°W:熱帶風暴巴德從卡沃聖盧卡斯東北偏東約25公里的聖荷西得卡波附近登陸[8]。
- 12:00,25°18′N 110°00′W / 25.3°N 110.0°W:熱帶風暴巴德在華塔班皮托西南偏南約220公里近海消退為後熱帶氣旋[8]。
- 18:00,15°48′N 99°36′W / 15.8°N 99.6°W:第四E號熱帶低氣壓在阿卡普爾科以南約125公里近海強化成熱帶風暴卡洛塔[9]。
- 6月17日
- 00:00,16°24′N 99°30′W / 16.4°N 99.5°W:熱帶風暴卡洛塔在阿卡普爾科東南僅70公里處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最低氣壓997毫巴(百帕,29.4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9]。
- 18:00,17°00′N 101°42′W / 17.0°N 101.7°W:熱帶風暴卡洛塔在墨西哥錫瓦塔內霍以南僅70公里近海退化成熱帶低氣壓[9]。
- 6月19日
- 00:00,18°06′N 103°30′W / 18.1°N 103.5°W:熱帶低氣壓卡洛塔在墨西哥拉薩羅卡德納斯以西約135公里近海消退成殘留低氣壓區[9]。
- 6月24日
- 00:00,13°42′N 115°30′W / 13.7°N 115.5°W: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約1175公里洋面的低氣壓區形成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10]。
- 12:00,15°30′N 115°48′W / 15.5°N 115.8°W: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約1020公里海域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丹尼爾」[10]。
- 18:00,16°36′N 116°00′W / 16.6°N 116.0°W:熱帶風暴丹尼爾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約940公里水域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75公里、最低氣壓1004毫巴(百帕,29.6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0]。
- 6月25日
- 18:00,19°12′N 117°48′W / 19.2°N 117.8°W:熱帶風暴丹尼爾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905公里處退化成熱帶低氣壓[10]。
- 6月26日
- 06:00,19°48′N 119°00′W / 19.8°N 119.0°W:熱帶低氣壓丹尼爾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990公里海域瓦解成殘留低氣壓區[10]。
- 6月27日
- 18:00,12°48′N 108°06′W / 12.8°N 108.1°W:第六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西南約810公里洋面形成[11]。
- 6月28日
- 12:00,14°12′N 111°48′W / 14.2°N 111.8°W:第六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以南約985公里水域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艾米利亞[11]。
- 6月29日
- 12:00,16°00′N 115°48′W / 16.0°N 115.8°W:熱帶風暴艾米利亞在距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約980公里處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最低氣壓997毫巴(百帕,29.4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1]。
- 6月30日
- 12:00,17°24′N 118°48′W / 17.4°N 118.8°W:熱帶風暴艾米利亞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1100公里海域弱化成熱帶低氣壓[11]。
- 18:00,11°00′N 103°48′W / 11.0°N 103.8°W: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900公里洋面的低氣壓區形成第七號熱帶低氣壓[12]。
七月
[編輯]- 7月1日
- 06:0,11°36′N 105°48′W / 11.6°N 105.8°W:第七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850公里水域增強成熱帶風暴法比奧[12]。
- 7月2日
- 00:00,20°00′N 124°42′W / 20.0°N 124.7°W:熱帶低氣壓艾米利亞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以西約1555公里海域消退成殘留低氣壓區[11]。
- 12:00,12°54′N 110°24′W / 12.9°N 110.4°W:熱帶風暴法比奧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以南約1110公里洋面升級一級颶風[12]。
- 7月3日
- 06:00,14°42′N 113°36′W / 14.7°N 113.6°W:颶風法比奧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角西南約985公里處強化成二級颶風[12]。
- 18:00,15°30′N 116°00′W / 15.5°N 116.0°W:颶風法比奧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角西南約1035公里水域達到風力時速175公里、最低氣壓964毫巴(百帕,28.4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2]。
- 7月4日
- 18:00,17°24′N 121°00′W / 17.4°N 121.0°W:颶風法比奧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西南偏西約1300公里海域降至一級颶風強度[12]。
- 7月5日
- 06:00,19°00′N 123°24′W / 19.0°N 123.4°W:颶風法比奧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角西南偏西約1445公里洋面降級熱帶風暴[12]。
- 7月6日
- 06:00,21°18′N 128°30′W / 21.3°N 128.5°W:熱帶風暴法比奧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以西約1910公里位置瓦解成後熱帶氣旋[12]。
- 7月26日
- 12:00,13°00′N 121°36′W / 13.0°N 121.6°W: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約1665公里處成型[13]。
- 18:00,13°24′N 123°12′W / 13.4°N 123.2°W: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1745公里洋面強化成熱帶風暴吉爾瑪[13]。
- 18:00,10°54′N 135°00′W / 10.9°N 135.0°W:第九E號熱帶低氣壓在夏威夷州希洛東南偏東約2315公里處形成[14]。
- 7月27日
- 06:00,14°12′N 126°18′W / 14.2°N 126.3°W:熱帶風暴吉爾瑪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1945公里水域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氣壓1005毫巴(百帕,29.6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3]。
- 18:00,14°42′N 129°12′W / 14.7°N 129.2°W:熱帶風暴吉爾瑪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2215公里位置降級熱帶低氣壓[13]。
- 7月28日
- 00:00:第九E號熱帶低氣壓在希洛東南約1945公里海域消散[14]。
- 7月29日
- 12:00,16°06′N 137°54′W / 16.1°N 137.9°W:熱帶低氣壓吉爾瑪在希洛以東約1850公里洋面瓦解為殘留低氣壓區[13]。
- 7月31日
- 12:00,12°18′N 115°06′W / 12.3°N 115.1°W: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約1295公里的低氣壓區形成第十E號熱帶低氣壓[15]。
八月
[編輯]- 8月1日
- 00:00,13°00′N 117°36′W / 13.0°N 117.6°W:第十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約1360公里處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赫克托[15]。
- 8月2日
- 12:00,14°12′N 123°54′W / 14.2°N 123.9°W:熱帶風暴赫克托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1750公里水域達到一級颶風標準[15]。
- 18:00,14°06′N 125°48′W / 14.1°N 125.8°W:颶風赫克托在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1860公里位置增強成二級颶風[15]。
- 8月3日
- 12:00,14°06′N 128°18′W / 14.1°N 128.3°W:颶風赫克托的強度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2160公里海域回落到一級颶風標準[15]。
- 18:00,14°06′N 129°18′W / 14.1°N 129.3°W:颶風赫克托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2255公里洋面再度強化成二級颶風[15]。
- 8月4日
- 00:00,14°12′N 130°18′W / 14.2°N 130.3°W:颶風赫克托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2345公里處達到三級颶風強度[15]。
- 18:00,12°18′N 94°30′W / 12.3°N 94.5°W:瓦哈卡州安赫爾港東南偏南約435公里位置的低氣壓區形出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16]。
- 8月5日
- 12:00,13°18′N 97°06′W / 13.3°N 97.1°W: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在安赫爾港東南偏南約275公里近海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伊萊亞娜[16]。
- 12:00,13°42′N 105°00′W / 13.7°N 105.0°W:蓬塔聖特爾莫西南偏南約540公里處形成第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17]。
- 18:00,14°24′N 138°00′W / 14.4°N 138.0°W:颶風赫克托在夏威夷州南角東南偏東約2015公里海域達到四級颶風標準[15]。
- 8月6日
- 00:00,14°30′N 106°18′W / 14.5°N 106.3°W:第十二E號熱帶低在蓬塔聖特爾莫西南約525公里洋面增強成熱帶風暴約翰[17]。
- 06:00,14°42′N 139°54′W / 14.7°N 139.9°W:颶風赫克托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範圍[15]。
- 12:00,15°48′N 101°12′W / 15.8°N 101.2°W:熱帶風暴伊萊亞娜在曼薩尼約東南約490公里處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998毫巴(百帕,29.4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6]。
- 18:00,15°06′N 142°30′W / 15.1°N 142.5°W:颶風赫克托在希洛東南偏東約1430公里位置達到風力時速250公里、最低氣壓936毫巴(百帕,27.64英寸汞柱)最高強度[15]。
- 18:00,15°54′N 107°54′W / 15.9°N 107.9°W:熱帶風暴約翰在蓬塔佩魯拉西南約500公里水域升級一級颶風[17]。
- 18:00,14°48′N 122°36′W / 14.8°N 122.6°W:聖拉薩羅角西南約1545公里海域形成第十三E號熱帶低氣壓[18]。
- 8月7日
- 00:00,14°36′N 123°36′W / 14.6°N 123.6°W:第十三E號熱帶低氣壓在聖拉薩羅角西南約1635公里洋面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克里斯蒂[18]。
- 12:00:颶風約翰吸收熱帶風暴伊萊亞娜[16]。
- 12:00,17°42′N 109°30′W / 17.7°N 109.5°W:颶風約翰在科連特斯角西南約500公里位置達到二級颶風強度[17]。
- 18:00,18°18′N 110°06′W / 18.3°N 110.1°W:颶風約翰在卡沃聖盧卡斯以南約505公里處達到風力時速175公里、氣壓964毫巴(百帕,28.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7]。
- 8月8日
- 06:00,19°36′N 111°30′W / 19.6°N 111.5°W:颶風約翰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南約395公里水域弱化成一級颶風[17]。
- 12:00,16°24′N 153°12′W / 16.4°N 153.2°W:颶風赫克托在希洛東南偏南約420公里海域減弱成三級颶風[15]。
- 8月9日
- 12:00,23°54′N 116°42′W / 23.9°N 116.7°W:颶風約翰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阿布雷奧約斯西南約445公里洋面消退成熱帶風暴[17]。
- 8月10日
- 06:00,17°48′N 129°54′W / 17.8°N 129.9°W:熱帶風暴克里斯蒂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蓬塔尤金尼亞西南偏西約1885公里處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10公里,氣壓991毫巴(百帕,29.3英寸汞柱)最高強度[18]。
- 06:00,17°12′N 163°42′W / 17.2°N 163.7°W:颶風赫克托在約翰斯頓環礁以東約620公里水域再達四級颶風標準[15]。
- 18:00,26°18′N 120°18′W / 26.3°N 120.3°W:熱帶風暴約翰在蓬塔尤金尼亞西南偏西約545公里位置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17]。
- 8月11日
- 06:00,17°12′N 163°42′W / 17.2°N 163.7°W:颶風赫克托在約翰斯頓環礁東北偏北約215公里近海減弱成三級颶風[15]。
- 12:00,21°42′N 131°12′W / 21.7°N 131.2°W:熱帶風暴克里斯蒂在加利福尼亞州康塞普申角西南約1760公里海域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8]。
- 18:00,19°36′N 170°24′W / 19.6°N 170.4°W:颶風赫克托在約翰斯頓環礁西北偏北約335公里洋面減弱成二級颶風[15]。
- 8月12日
- 12:00,22°24′N 173°36′W / 22.4°N 173.6°W:颶風赫克托在中途島東南約520公里位置減弱成一級颶風[15]。
- 12:00,22°24′N 132°24′W / 22.4°N 132.4°W:熱帶低氣壓克里斯蒂在康塞普申角西南約1770公里水域瓦解成殘留低氣壓區[18]。
- 8月13日
- 00:00,24°12′N 176°24′W / 24.2°N 176.4°W:颶風赫克托在中途島東南偏南約455公里處降級熱帶風暴[15]。
- 18:00,25°06′N 179°30′W / 25.1°N 179.5°W:熱帶風暴赫克托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日本氣象廳責任區[15]。
- 8月15日
- 00:00,11°00′N 120°36′W / 11.0°N 120.6°W: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西南約1730公里海域形成第十四E號熱帶低氣壓[19]。
- 12:00,10°42′N 122°48′W / 10.7°N 122.8°W:第十四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角西南約1925公里洋面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萊恩[19]。
- 8月17日
- 00:00,11°00′N 129°12′W / 11.0°N 129.2°W:熱帶風暴萊恩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西南偏西約2440公里位置增強成一級颶風[19]。
- 12:00,11°12′N 132°06′W / 11.2°N 132.1°W:颶風萊恩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角西南偏西約2690公里水域強化成二級颶風[19]。
- 8月18日
- 00:00,11°36′N 134°54′W / 11.6°N 134.9°W:颶風萊恩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西南偏西約2915公里處達到三級颶風標準[19]。
- 06:00,11°54′N 136°12′W / 11.9°N 136.2°W:颶風萊恩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角西南偏西約3035公里海域進入四級颶風範圍[19]。
- 8月19日
- 00:00,12°36′N 140°18′W / 12.6°N 140.3°W:颶風萊恩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區[19]。
- 06:00,12°48′N 141°36′W / 12.8°N 141.6°W:颶風萊恩在希洛東南偏東約1635公里洋面減弱成三級颶風[19]。
- 8月21日
- 00:00,13°42′N 149°48′W / 13.7°N 149.8°W:颶風萊恩在希洛東南約870公里處再度增強成四級颶風[19]。
- 8月22日
- 00:00,14°18′N 153°36′W / 14.3°N 153.6°W:颶風萊恩在希洛東南偏南約620公里水域再度成為五級颶風[19]。
- 06:00,14°30′N 154°18′W / 14.5°N 154.3°W:颶風萊恩在希洛以南約580公里位置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260公里、氣壓926毫巴(百帕,27.3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9]。
- 12:00,14°48′N 155°00′W / 14.8°N 155.0°W:颶風萊恩在希洛以南約545公里海域降至四級颶風強度[19]。
- 8月24日
- 00:00,17°30′N 157°48′W / 17.5°N 157.8°W:颶風萊恩在希洛西南約380公里洋面減弱成三級颶風[19]。
- 12:00,18°18′N 158°06′W / 18.3°N 158.1°W:颶風萊恩在希洛西南偏西約355公里處降至二級颶風標準[19]。
- 18:00,18°36′N 158°06′W / 18.6°N 158.1°W:颶風萊恩在希洛西南偏西約340公里水域消退成一級颶風[19]。
- 8月25日
- 06:00,19°12′N 158°18′W / 19.2°N 158.3°W:颶風萊恩在希洛以西約340公里位置降級熱帶風暴[19]。
- 8月26日
- 06:00,13°12′N 123°42′W / 13.2°N 123.7°W: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1820公里海域的低氣壓區發展出第十五E號熱帶低氣壓[20]。
- 12:00,19°18′N 161°36′W / 19.3°N 161.6°W:熱帶風暴萊恩在希洛以西約685公里洋面降級熱帶低氣壓[19]。
- 12:00,13°30′N 124°54′W / 13.5°N 124.9°W:第十五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1890公里處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米里亞姆[20]。
- 8月27日
- 12:00,18°42′N 165°00′W / 18.7°N 165.0°W:熱帶低氣壓萊恩在約翰斯頓環礁東北偏北約525公里位置再度升級熱帶風暴[19]。
- 8月28日
- 00:00,18°24′N 166°24′W / 18.4°N 166.4°W:熱帶風暴萊恩在約翰斯頓環礁東北約380公里水域消退成熱帶低氣壓[19]。
- 12:00,16°42′N 111°42′W / 16.7°N 111.7°W:曼薩尼約西南偏西約790公里海域的低氣壓區形成第十六E號熱帶低氣壓[21]。
- 18:00,17°12′N 112°30′W / 17.2°N 112.5°W:第十六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西南偏西約895公里洋面增強成熱帶風暴諾曼[21]。
- 8月29日
- 00:00,19°06′N 168°18′W / 19.1°N 168.3°W:熱帶低氣壓萊恩在約翰斯頓環礁東北偏北約300公里近海瓦解成殘留低氣壓區[19]。
- 18:00,14°00′N 139°24′W / 14.0°N 139.4°W:熱帶風暴米里亞姆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3260公里位置升級一級颶風[20]。
- 18:00,17°42′N 115°42′W / 17.7°N 115.7°W:熱帶風暴諾曼在曼薩尼約西南偏西約1425公里處增強成一級颶風[21]。
- 8月30日
- 00:00,14°06′N 140°06′W / 14.1°N 140.1°W:颶風米里亞姆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範圍[20]。
- 06:00,17°42′N 117°00′W / 17.7°N 117.0°W:颶風諾曼在曼薩尼約西南偏西約1345公里水域達到二級颶風標準[21]。
- 12:00,17°42′N 117°42′W / 17.7°N 117.7°W:颶風諾曼在曙薩尼約西南偏西約1425公里海域強化成四級颶風[21]。
- 18:00,17°36′N 118°24′W / 17.6°N 118.4°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約835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240公里、最低氣壓937毫巴(百帕,27.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1]。
- 8月31日
- 18:00,18°42′N 141°12′W / 18.7°N 141.2°W:颶風米里亞姆在希洛以東約1465公里處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55公里、氣壓974毫巴(百帕,28.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0]。
- 18:00,16°36′N 121°06′W / 16.6°N 121.1°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約1360公里水域回落至三級颶風強度[21]。
九月
[編輯]- 9月1日
- 00:00,14°18′N 107°48′W / 14.3°N 107.8°W:第十七E號熱帶低氣壓在索科羅島東南約590公里位置成型[22]。
- 06:00,20°42′N 141°00′W / 20.7°N 141.0°W:颶風米里亞姆在希洛以東約1475公里海域降至一級颶風標準[20]。
- 06:00,16°18′N 122°30′W / 16.3°N 122.5°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約1505公里洋面減弱成二級颶風[21]。
- 17:30,37°12′N 177°48′W / 37.2°N 177.8°W:阿拉斯加州埃達克以南約1635公里處的上層低氣壓區吸收颶風萊恩的殘留並轉變成熱帶或副熱帶氣旋,編號「96C」[23][24]。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認為該天氣系統是副熱帶氣旋[24],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衛星產品與服務部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後認定是熱帶風暴[23]。
- 18:00,22°48′N 141°18′W / 22.8°N 141.3°W:颶風米里亞姆在希洛東北偏東約1475公里水域降級熱帶風暴[20]。
- 23:30,38°42′N 178°06′W / 38.7°N 178.1°W:散射儀數據表明「96C」在埃達克以南約1575公里位置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最高強度[37]。
- 9月2日
- 00:00,15°24′N 111°12′W / 15.4°N 111.2°W:第十七E號熱帶代氣壓在索科羅島以南約370公里海域升級成熱帶風暴奧利維亞[22]。
- 12:00,25°24′N 143°42′W / 25.4°N 143.7°W:熱帶風暴米里亞姆在希洛東北約1330公里洋面降級熱帶低氣壓[20]。
- 12:00,17°24′N 128°18′W / 17.4°N 128.3°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2010公里處達到四級颶風標準[21]。
- 17:30,40°36′N 177°06′W / 40.6°N 177.1°W:德沃夏克分析法評估結果顯示「96C」在埃達克以南約1255公里水域減弱成熱帶低氣壓[38]。
- 18:00,26°00′N 144°18′W / 26.0°N 144.3°W:熱帶低氣壓米里亞姆在希洛東北約1310公里位置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20]。
- 9月3日
- 5:30,42°36′N 178°18′W / 42.6°N 178.3°W:衛星產品與服務部發佈針對「96C」的最終通告,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數據表明埃達克以南約1040公里的氣旋強度太低,已經不屬熱帶氣旋[25]。
- 06:00,18°48′N 133°48′W / 18.8°N 133.8°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2520公里海域減弱成三級颶風[21]。
- 18:00,19°24′N 137°36′W / 19.4°N 137.6°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角西南偏西約2890公里洋面降至二級颶風標準[21]。
- 9月4日
- 00:00,19°42′N 139°24′W / 19.7°N 139.4°W:颶風諾曼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西約3065公里處降至一級颶風強度[21]。
- 00:00,19°42′N 139°24′W / 19.7°N 139.4°W:颶風諾曼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區[21]。
- 00:00,16°48′N 115°36′W / 16.8°N 115.6°W:熱帶風暴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西南約195公里近海升級一級颶風[22]。
- 12:00,16°54′N 117°36′W / 16.9°N 117.6°W:颶風奧利維亞快速增強,在克拉里翁島西南偏西約345公里水域達到二級颶風範圍[22]。
- 18:00,16°48′N 118°36′W / 16.8°N 118.6°W:颶風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西南偏西約440公里位置強化成三級颶風[22]。
- 9月5日
- 00:00,16°48′N 119°36′W / 16.8°N 119.6°W:颶風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西南偏西約540公里海域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205公里、氣壓954毫巴(百帕,28.17英寸汞柱)最高強度[22]。
- 12:00,19°30′N 147°12′W / 19.5°N 147.2°W:颶風諾曼在希洛以東約830公里洋面達到三級颶風強度[21]。
- 12:00,17°00′N 121°48′W / 17.0°N 121.8°W:颶風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西南偏西約760公里處減弱成二級颶風[22]。
- 9月6日
- 12:00,18°06′N 126°36′W / 18.1°N 126.6°W:颶風奧利維亞出人意料地在克拉里翁島以西約1255公里水域重達三級颶風標準[22]。
- 18:00,21°00′N 150°36′W / 21.0°N 150.6°W:颶風諾曼在希洛東北偏東約490公里位置減弱成二級颶風[21]。
- 9月7日
- 00:00,18°54′N 129°12′W / 18.9°N 129.2°W:颶風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以西約1525公里海域增強成四級颶風,達到風力時速215公里、氣壓951毫巴(百帕,28.08英寸汞柱)最高強度[22]。
- 06:00,22°06′N 151°36′W / 22.1°N 151.6°W:颶風諾曼在希洛東北約450公里洋面消退成一級颶風[21]。
- 06:00,19°24′N 130°30′W / 19.4°N 130.5°W:颶風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西北偏西約1665公里處降至三級颶風範圍[22]。
- 12:00,19°54′N 131°48′W / 19.9°N 131.8°W:颶風奧利維亞在克拉里翁島西北偏西約1800公里水域減弱成二級颶風[22]。
- 18:00,23°42′N 152°36′W / 23.7°N 152.6°W:颶風諾曼在希洛東北約515公里位置降級熱帶風暴[21]。
- 9月8日
- 06:00,21°06′N 135°54′W / 21.1°N 135.9°W:颶風奧利維亞在希洛東北偏東約2010公里海域降至一級颶風強度[22]。
- 06:00,15°30′N 114°30′W / 15.5°N 114.5°W: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偏南約1095公里洋面的低氣壓區發展出第十八E號熱帶低氣壓[26]。
- 9月9日
- 00:00,27°06′N 154°06′W / 27.1°N 154.1°W:熱帶風暴諾曼在希洛以北約830公里處轉變成溫帶氣旋[21]。
- 00:00,21°48′N 140°12′W / 21.8°N 140.2°W:颶風奧利維亞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範圍[22]。
- 00:00,16°00′N 117°00′W / 16.0°N 117.0°W:第十八E號熱帶低氣壓在克拉里翁島西南約355公里水域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保羅[26]。
- 18:00,18°06′N 118°36′W / 18.1°N 118.6°W:熱帶風暴保羅在克拉里翁島以西約400公里位置達到持續風速75公里、氣壓1002毫巴(百帕,29.59英寸汞柱)最高強度[26]。
- 9月10日
- 12:00:諾曼在希洛東北偏北約1385公里海域上空消散[21]。
- 9月11日
- 06:00,21°54′N 149°48′W / 21.9°N 149.8°W:颶風奧利維亞在希洛東北約605公里洋面降級熱帶風暴[22]。
- 06:00,21°48′N 122°36′W / 21.8°N 122.6°W:熱帶風暴保羅在克拉里翁島西北約900公里處降級熱帶低氣壓[26]。
- 9月12日
- 00:00,22°18′N 126°00′W / 22.3°N 126.0°W:熱帶低氣壓保羅在克拉里翁島在西北偏西約1255公里水域瓦解成殘留低氣壓區[26]。
- 19:10,21°00′N 156°36′W / 21.0°N 156.6°W:熱帶風暴奧利維亞以風力時速75公里強度從卡互陸伊西北不遠處登陸夏威夷州茂宜島[22],是有紀錄以來第一個登陸該島的熱帶氣旋[2][39]。
- 19:54,20°54′N 157°00′W / 20.9°N 157.0°W:熱帶風暴奧利維亞以持續風速每小時75公里強度從拉奈城西北不遠處登陸拉奈島[22],是有紀錄以來第一個登陸該島的熱帶氣旋[2][39]。
- 9月13日
- 06:00,20°06′N 159°48′W / 20.1°N 159.8°W:熱帶風暴奧利維亞在夏威夷州檀香山西南約240公里近海降級熱帶低氣壓[22]。
- 18:00,19°00′N 162°30′W / 19.0°N 162.5°W:熱帶低氣壓奧利維亞在檀香山西南約550公里重組成熱帶風暴[22]。
- 9月14日
- 06:00,18°54′N 164°54′W / 18.9°N 164.9°W:熱帶風暴奧利維亞在檀香山西南約785公里瓦解成殘留低氣壓區[22]。
- 9月19日
- 12:00,26°06′N 111°18′W / 26.1°N 111.3°W:加利福尼亞灣上空狹長的低壓槽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洛雷托以東不遠形成第十九E號熱帶低氣壓,是1949年開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有紀錄以來墨西哥灣首次形成熱帶氣旋[27]。
- 9月20日
- 00:00,27°18′N 110°54′W / 27.3°N 110.9°W:第十九E號熱帶低氣壓在奧夫雷貢城西南偏西僅95公里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氣壓1002毫巴(百帕,29.6英寸汞柱)最高強度。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最終報告稱氣旋在登陸前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但數據存在衝突。[27]
- 03:00,27°36′N 110°36′W / 27.6°N 110.6°W:第十九E號熱帶低氣壓以最高強度從奧夫雷貢城與瓜伊馬斯間登陸[27]。
- 06:00:第十九E號熱帶低氣壓很快就在瓜伊馬斯以東約80公里的山區上空消散[27]。
- 9月25日
- 06:00,14°24′N 106°54′W / 14.4°N 106.9°W: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650公里海域的東風波發展成第二十E號熱帶低氣壓[28]。
- 12:00,14°36′N 107°42′W / 14.6°N 107.7°W:第二十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620公里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羅莎[28]。
- 9月26日
- 12:00,16°00′N 110°48′W / 16.0°N 110.8°W:熱帶風暴羅莎在曼薩尼約西南約770公里升級成一級颶風[28]。
- 9月27日
- 12:00,17°00′N 114°36′W / 17.0°N 114.6°W:颶風羅莎在曼薩尼約西南約1110公里達到二級颶風標準[28]。
- 18:00,17°00′N 115°30′W / 17.0°N 115.5°W:颶風羅莎在墨西哥蓬塔聖安東尼奧以南約1425公里增強為三級颶風[28]。
- 9月28日
- 00:00,16°54′N 116°24′W / 16.9°N 116.4°W:颶風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以南約1430公里達到四級颶風強度[28]。
- 06:00,16°54′N 117°06′W / 16.9°N 117.1°W:颶風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西南偏南約1440公里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240公里、氣壓936毫巴(百帕,27.6英寸汞柱)最高強度[28]。
- 18:00,17°24′N 117°48′W / 17.4°N 117.8°W:颶風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西南偏南約1390公里減弱成三級颶風[28]。
- 9月29日
- 00:00,17°54′N 118°00′W / 17.9°N 118.0°W:颶風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西南偏南約1345公里降至二級颶風標準[28]。
- 12:00,12°00′N 101°18′W / 12.0°N 101.3°W:熱帶風暴塞爾吉奧在錫瓦塔內霍以南約620公里成型[29]。
- 12:00,11°42′N 157°06′W / 11.7°N 157.1°W:夏威夷州卡蕾亞西南偏南約815公里形成熱帶低氣壓[30][注 7]。
- 18:00,11°36′N 158°36′W / 11.6°N 158.6°W:熱帶低氣壓在卡蕾亞西南偏南約870公里強化成熱帶風暴瓦拉卡[30]。
- 9月30日
- 06:00,22°48′N 118°54′W / 22.8°N 118.9°W:颶風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西南約835公里減弱成一級颶風[28]。
- 18:00,11°36′N 164°30′W / 11.6°N 164.5°W:熱帶風暴瓦拉卡在檀香山西南偏南約1285公里升級一級颶風[30]。
十月
[編輯]- 10月1日
- 00:00,25°36′N 117°54′W / 25.6°N 117.9°W:颶風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西南約515公里降級熱帶風暴[28]。
- 06:00,11°48′N 167°06′W / 11.8°N 167.1°W:颶風瓦拉卡在檀香山西南約1440公里快速增強成二級颶風[30]。
- 12:00,12°00′N 168°00′W / 12.0°N 168.0°W:颶風瓦拉卡在檀香山西南約1490公里達到三級颶風標準[30]。
- 18:00,12°30′N 168°48′W / 12.5°N 168.8°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南約1425公里強化成四級颶風[30]。
- 10月2日
- 00:00,28°18′N 115°42′W / 28.3°N 115.7°W:熱帶風暴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以南約170公里降級熱帶低氣壓[28]。
- 00:00,10°54′N 111°30′W / 10.9°N 111.5°W:熱帶風暴塞爾吉奧在錫瓦塔內霍西南偏西約1305公里升級一級颶風[29]。
- 00:00,12°54′N 169°36′W / 12.9°N 169.6°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南約1455公里成為五級颶風,達到風力時速260公里、氣壓921毫巴(百帕,27.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30]。
- 11:00,29°12′N 114°36′W / 29.2°N 114.6°W:熱帶低氣壓羅莎在蓬塔聖安東尼奧東南約115公里處登陸[28]。
- 12:00,10°48′N 113°30′W / 10.8°N 113.5°W:颶風塞爾吉奧在錫瓦塔內霍西南偏西約1490公里強化成二級颶風[29]。
- 12:00,14°12′N 170°00′W / 14.2°N 170.0°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南約1415公里達到四級颶風強度[30]。
- 18:00:熱帶低氣壓羅莎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上空消散[28]。
- 18:00,11°06′N 114°30′W / 11.1°N 114.5°W:颶風塞爾吉奧在錫瓦塔內霍西南偏西約1560公里成為三級颶風[29]。
- 10月4日
- 00:00,13°30′N 118°00′W / 13.5°N 118.0°W:颶風塞爾吉奧在錫瓦塔內霍西南偏西約1810公里達到四級颶風強度[29]。
- 06:00,13°30′N 118°00′W / 13.5°N 118.0°W:颶風塞爾吉奧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約1330公里達到風力時速220公里、氣壓942毫巴(百帕,27.8英寸汞柱)最高強度[29]。
- 06:00,24°00′N 166°54′W / 24.0°N 166.9°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北偏西約790公里降至三級颶風強度[30]。
- 06:20,24°06′N 166°48′W / 24.1°N 166.8°W:颶風瓦拉卡以接近三級颶風上限強度從弗倫奇弗里蓋特沙州西北偏北僅55公里處經過[30]。
- 18:00,28°00′N 166°18′W / 28.0°N 166.3°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北約950公里減弱成二級颶風[30]。
- 10月5日
- 00:00,15°42′N 120°12′W / 15.7°N 120.2°W:颶風塞爾吉奧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約1345公里降至三級颶風範圍[29]。
- 00:00,29°42′N 167°30′W / 29.7°N 167.5°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北約1160公里減弱成一級颶風[30]。
- 06:00,30°30′N 168°18′W / 30.5°N 168.3°W:颶風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北約1280公里降級熱帶風暴[30]。
- 10月6日
- 12:00,35°06′N 164°30′W / 35.1°N 164.5°W:熱帶風暴瓦拉卡在考艾島西北偏北約1520公里轉變成溫帶氣旋[30]。
- 10月7日
- 12:00,14°30′N 126°30′W / 14.5°N 126.5°W:颶風塞爾吉奧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約1980公里消退成二級颶風[29]。
- 18:00:瓦拉卡在考艾島東北偏北約2880公里上空消散[30]。
- 10月8日
- 00:00,14°42′N 127°48′W / 14.7°N 127.8°W:颶風塞爾吉奧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西約2090公里減弱成一級颶風[29]。
- 10月9日
- 18:00,16°42′N 127°00′W / 16.7°N 127.0°W:颶風塞爾吉奧在卡沃聖盧卡斯西南偏西約1915公里降級熱帶風暴[29]。
- 10月12日
- 12:00,26°36′N 113°00′W / 26.6°N 113.0°W:熱帶風暴塞爾吉奧從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卡斯特羅斯附近登陸[29]。
- 18:00,28°06′N 111°12′W / 28.1°N 111.2°W:熱帶風暴塞爾吉奧在瓜伊馬斯西北偏西約40公里降級熱帶低氣壓[29]。
- 18:00,28°06′N 111°12′W / 28.1°N 111.2°W:熱帶低氣壓塞爾吉奧從瓜伊馬斯西北偏西約40公里登陸[29]。
- 10月13日
- 00:00:熱帶低氣壓塞爾吉奧在墨西哥內陸上空消散[29]。
- 10月14日
- 12:00,17°00′N 102°48′W / 17.0°N 102.8°W:第二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在米卻肯州拉薩羅卡德納斯西南偏南約120公里成型[31]。
- 10月15日
- 06:00,17°36′N 104°06′W / 17.6°N 104.1°W:第二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在蓬塔聖特爾莫西南約105公里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塔拉[31]。
- 10月16日
- 00:00,18°24′N 104°18′W / 18.4°N 104.3°W:熱帶風暴塔拉在曼薩尼約以南約70公里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氣壓995毫巴(百帕,29.4英寸汞柱)最高強度[31]。
- 18:00:熱帶風暴塔拉在曼薩尼約西南偏西約65公里消散[31]。
- 10月19日
- 06:00,13°06′N 91°42′W / 13.1°N 91.7°W:第二十三E號熱帶低氣壓在危地馬拉聖何塞港西南偏西約145公里形成[32]。
- 18:00,13°18′N 92°00′W / 13.3°N 92.0°W:第二十三E號熱帶低氣壓在聖何塞港西南偏西約135公里升級成熱帶風暴維森特[32]。
- 10月20日
- 00:00,14°48′N 103°36′W / 14.8°N 103.6°W:曼薩尼約以南約425公里的大範圍低氣壓區形成第二十四E號熱帶低氣壓[33]。
- 12:00,14°54′N 105°06′W / 14.9°N 105.1°W:第二十四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以南約465公里升級熱帶風暴並獲名威拉[33]。
- 18:00,14°30′N 94°00′W / 14.5°N 94.0°W:熱帶風暴維森特在墨西哥埃斯孔迪多港東南約135公里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85公里、氣壓1002毫巴(百帕,29.6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32]。
- 10月21日
- 06:00,16°00′N 106°18′W / 16.0°N 106.3°W:熱帶風暴威拉在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395公里升級一級颶風[33]。
- 12:00,16°24′N 106°36′W / 16.4°N 106.6°W:颶風威拉快速增強,在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380公里達到二級颶風標準[33]。
- 18:00,16°48′N 106°54′W / 16.8°N 106.9°W:颶風威拉在曼薩尼約西南約370公里強化成三級颶風[33]。
- 10月22日
- 00:00,17°30′N 107°06′W / 17.5°N 107.1°W:颶風威拉在曼薩尼約西南約340公里強化成四級颶風[33]。
- 06:00,17°54′N 107°06′W / 17.9°N 107.1°W:颶風威拉在曼薩尼約西南偏西約320公里成為五級颶風,並達到風力時速260公里、氣壓925毫巴(百帕,27.32英寸汞柱)最高強度[33]。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至此追平1994和2002年形成三場五級颶風的紀錄[41]。
- 12:00,18°42′N 107°12′W / 18.7°N 107.2°W:颶風威拉在哈利斯科州巴亞爾塔港西南約300公里減弱成四級颶風[33]。
- 10月23日
- 06:00,20°36′N 107°12′W / 20.6°N 107.2°W:颶風威拉在巴亞爾塔港以西約210公里減弱成三級颶風[33]。
- 06:00,16°48′N 101°42′W / 16.8°N 101.7°W:熱帶風暴維森特在墨西哥普拉亞阿蘇爾西南約155公里處降級成熱帶低氣壓[32]。
- 13:30,18°00′N 102°24′W / 18.0°N 102.4°W:熱帶低氣壓維森特登陸普拉亞阿蘇爾附近[32]。
- 17:45:颶風威拉以風力時速185公里強度經過瑪麗亞群島,風眼牆掠過聖母瑪麗亞島和聖胡安尼托島[33]。
- 18:00:熱帶低氣壓維森特在墨西哥內陸上空消散[32]。
- 10月24日
- 01:20,22°42′N 105°48′W / 22.7°N 105.8°W:颶風威拉以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氣壓968毫巴(百帕,28.59英寸汞柱)強度登陸錫那羅亞州棕櫚佛得角附近[33]。
- 06:00,23°48′N 104°36′W / 23.8°N 104.6°W:颶風威拉在杜蘭戈州杜蘭戈東南約15公里降級熱帶風暴[33]。
- 12:00:熱帶風暴威拉在墨西哥東北部上空消散[33]。
十一月
[編輯]- 11月2日
- 12:00,14°12′N 109°54′W / 14.2°N 109.9°W:曼薩尼約西南約835公里的低氣壓區形成第二十五E號熱帶低氣壓[34]。
- 11月3日
- 00:00,14°24′N 108°30′W / 14.4°N 108.5°W:第二十五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西南約685公里升級成熱帶風暴澤維爾[34]。
- 11月4日
- 12:00,17°24′N 105°18′W / 17.4°N 105.3°W:熱帶風暴澤維爾在曼薩尼約西南約210公里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氣壓996毫巴(百帕,29.41英寸汞柱)最高強度[34]。
- 11月6日
- 00:00,18°54′N 107°12′W / 18.9°N 107.2°W:熱帶風暴澤維爾在索科羅島以東約400公里瓦解成殘留低氣壓區[34]。
- 11月30日
- 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正式結束[1]。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大型颶風指按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不低於三級的颶風[1]。
- ^ 熱帶或副熱帶氣旋形成日期。
- ^ 天氣系統不再屬熱帶或副熱帶氣旋的日期,轉變過程可能是消散,消退成殘留低氣壓區或轉變成溫帶氣旋。
- ^ 颶風赫克托8月13日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太平洋,不再是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職責範圍。氣旋最後在8月16日消散。[15]
- ^ 未列入正式公告存檔,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分析認為96C是副熱帶氣旋,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衛星產品與服務部認為是熱帶氣旋。
- ^ 2020年4月25日成型的第一E號熱帶低氣壓打破艾德里安所創紀錄[36]。
- ^ 氣象機構在實際操作時直到21點才首度為氣旋發佈公告,此時已是熱帶風暴瓦拉卡[40]如果在命名前歸類,風暴編號應為「一C」[30]。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G: 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1-06-02. G1)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6).
- ^ 2.0 2.1 2.2 2.3 Wood, Kimberly; Klotzbach, Philip; Collins, Jennifer; Schreck, Carl. The Record‐Setting 2018 Eastern North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9-08, 46 (16): 10072–10081 [2021-05-23]. Bibcode:2019GeoRL..4610072W. doi:10.1029/2019GL0836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The Northeast and North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database 1949–2019.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 ^ Berg, Robbie. Tropical Depression One-E Discussion Number 1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05-28 [May 28,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 ^ Jelsema, Jon. Hurricane Hector Discussion Number 24 (報告).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8-08-06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6).
- ^ 6.0 6.1 6.2 6.3 Berg, Robbie. Tropical Depression One-E (EP01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07-12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Avila, Lixion. Hurricane Aletta (EP02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07-31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Blake, Eric. Hurricane Bud (EP03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0-24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9.0 9.1 9.2 9.3 9.4 9.5 Pasch, Richard. Tropical Storm Carlotta (EP04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2-19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0).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Beven, John. Tropical Storm Daniel (EP05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2-11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9).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Stewart, Stacy. Tropical Storm Emilia (EP06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08-21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Brown, Daniel. Hurricane Fabio (EP07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1-14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9).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Cangialosi, John. Tropical Storm Gilma (EP09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1-06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14.0 14.1 14.2 Zelinsky, David.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E (EP09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08-24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Berg, Robbie; Houston, Sam; Birchard, Thomas. Hurricane Hector (EP10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and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9-07-01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16.0 16.1 16.2 16.3 16.4 Avila, Lixion. Tropical Storm Ileana (EP11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1-09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8).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Blake, Eric. Hurricane John (EP1202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1-20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Latto, Andrew; Pasch, Richard. Tropical Storm Kristy (EP13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3-06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Beven, John; Wroe, Derek. Hurricane Lane (EP14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and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9-12-16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Stewart, Stacy; Jacobson, Chris; Houston, Sam. Hurricane Miriam (EP15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and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9-03-21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15 21.16 21.17 21.18 21.19 Brown, Daniel; Powell, Jeff. Hurricane Norman (EP16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and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9-08-08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Cangialosi, John; Jelsema, Jon. Hurricane Olivia (EP17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and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9-07-25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7).
- ^ 23.0 23.1 23.2 Turk, Michael. [96C Tropical Cyclone Position at 17:30 UTC on September 1]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Satellite Products and Service Division. 2020-09-01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 ^ 24.0 24.1 24.2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Office in Honolulu, Hawaii [@NWSHonolulu]. Thanks for pointing this out. The circulation that was associated with Lane dissipated several days ago and was absorbed by the same upper level low responsible for this feature. This feature is now a sub-tropical gale low, but we will continue to keep an eye on it! (推文). 2018-08-31 [2021-05-23] –透過Twitter.
- ^ 25.0 25.1 Kibler, Jamie. [96C Tropical Cyclone Position at 5:30 UTC on September 3]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Satellite Products and Service Division. 2020-09-03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Zelinsky, David. Tropical Storm Paul (EP18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0-04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27.0 27.1 27.2 27.3 27.4 Berg, Robbie.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teen-E (EP19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8-11-29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4).
-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Avila, Lixion. Hurricane Rosa (EP20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7-23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0).
- ^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Blake, Eric. Hurricane Sergio (EP21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2-26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0).
- ^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Birchard, Thomas; Houston, Sam. Hurricane Walaka (CP01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20-06-09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22).
- ^ 31.0 31.1 31.2 31.3 31.4 Pasch, Richard. Tropical Storm Tara (EP22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3-28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Latto, Andrew; Beven, John. Tropical Storm Vicente (EP23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4-10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04).
- ^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33.11 33.12 33.13 Brennan, Michael. Hurricane Willa (EP24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4-02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9).
- ^ 34.0 34.1 34.2 34.3 34.4 Brown, Daniel. Tropical Storm Xavier (EP252018)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9-02-08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8).
- ^ Tropical Depression One-E Has Started the 2018 Eastern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 Early, But it Won't Threaten Land. The Weather Channel. 2018-05-11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Cangialosi, John. Tropical Depression One-E (EP012020) (PDF) (報告).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20-06-30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4).
- ^ Turk, Michael. [96C Tropical Cyclone Position at 23:30 UTC on September 1]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Satellite Products and Service Division. 2020-09-01 [2021-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Fisher. [96C Tropical Cyclone Position at 17:30 UTC on September 2]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Satellite Products and Service Division. 2020-09-02 [2021-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39.0 39.1 Gomes, Andrew. Olivia makes brief but historic landfall on Maui. Honolulu Star Advertiser. 2018-09-13 [2021-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Wroe, Derek. Tropical Storm Walaka Advisory Number 1 (報告).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8-09-29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6).
- ^ Sullivan, Brian. Hurricane Willa Becomes Category 5 Storm Off Coast of Mexico. Bloomberg News. 2020-10-22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2).
外部連結
[編輯]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2018年熱帶氣旋公告存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