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斯拉武特奇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烏克蘭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烏克蘭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烏克蘭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譯名爭議[編輯]

其中一些已從官方地圖上刪除 世界各地6個鬼城的故事:「斯拉武蒂奇」在該來源里已有記載;「斯拉夫蒂奇」尚未有相關來源佐證。--The3moboi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08:09 (UTC)[回覆]

(!)意見:應該移至「斯拉武特奇」,參見新華社歷史數據庫。具體搜索方法:進入此網站,點擊「visitor」,然後點擊「Historical Database」,再輸入需要搜索的關鍵詞。@The3moboi:上面的外媒中文網站可靠性不高,儘量不要在維基中引用。--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0:58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不過我查了一下俄語譯名,是「斯拉武季奇」,字面上還是славутич,沒有俄語的ы音。
烏克蘭紀念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泄漏事故遇難者,這是央視網記載的俄語譯名「斯拉武季奇」。--The3moboi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1:05 (UTC)[回覆]
我指出的譯名是新華社在2022-03-27新增的。我覺得新華社的譯名權威度甚至高於地名翻譯辭典,況且這是最新資料(2022年)的。--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1:11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不過個人認為應該要看發音是否準確。--The3moboi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1:13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況且「奧赫蒂爾卡」也是標記有新華社記載的譯名,最後還不是因為權威性不如地圖被移回去了。--The3moboi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1:14 (UTC)[回覆]
不能看俄語讀音,而是需要看烏語讀音。以前有人指出過(但我不知是否正確):烏語中ти的讀音相當於俄語中的ты。看來新華社已經開始用烏語讀音來翻譯烏克蘭地名譯名。「奧赫蒂爾卡」的來源是新華網/環球網,有人指出並不是新華社本身。我就沒有進一步去跟蹤。但這個新華社歷史數據庫應該是絕對權威了。--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1:21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我就是說的烏語讀音。我的意見是:如果俄語和烏語的音節是一樣的(ти),俄語讀「季」,烏語讀「蒂」。--The3moboi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1:25 (UTC)[回覆]
之前的討論都是一直強調權威來源的。例如傑巴利采韋,烏語裏Де明顯讀「德」,但因為地名辭典里譯為「傑巴利采韋」,也只能採用該譯名。--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4:09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但這個地名辭典裏面確實沒有記載,知網工具書總庫搜索也是沒有結果。--The3moboi留言2023年7月31日 (一) 14:12 (UTC)[回覆]
@Iokseng:您在移動時能否把您的決定及理由記錄在這個討論頁里?請求是移動至「斯拉武蒂奇」,而我指出的新華社歷史數據庫里的譯名是「斯拉武特奇」。可是您移動至「斯拉武季奇」。您的理由為何?--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8月1日 (二) 09:30 (UTC)[回覆]
原本的名稱很明顯沒有來源,因此我先移動到有來源的名稱。此處的名稱討論繼續並無妨。--Iokseng留言2023年8月2日 (三) 00:20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剛才我查了一下新華社歷史資料庫,「斯拉武季奇」也有記載。但「斯拉武季奇」比「斯拉武特奇」發音上要更標準?--The3moboi留言2023年8月1日 (二) 10:11 (UTC)[回覆]
在新華社歷史資料庫里,如果用「Slavutich」來搜索,得出的結果是2003年更新的「斯拉武季奇 [俄]」,這可能是一個俄羅斯的地名。如果用「Slavutych」來搜索,得出的結果是2022年更新的「斯拉武特奇 [烏克蘭/新增]」。可見這個才是烏克蘭地名的最新資料,應該採用這個譯名。--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8月1日 (二) 10:19 (UTC)[回覆]
@TuhansiaVuoria:但是我用谷歌搜尋「斯拉武季奇」的結果也是指向這裏的。搜索出來的一些新聞報導也是指向這座城市。--The3moboi留言2023年8月1日 (二) 10:21 (UTC)[回覆]
谷歌搜尋結果的指向不能說明任何問題,甚至是「循環報道」的證據。--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8月1日 (二) 10:25 (UTC)[回覆]
各種名字的來源都補充了,你們繼續吵吧。個人傾向於斯拉武'特'奇,因地圖和新華社都用。--超級核潛艇留言2023年8月21日 (一) 08:38 (UTC)[回覆]
我先移至新華社的譯名。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繼續討論。
@The3moboi:我注意到權威來源經常把烏語字母и按照俄語字母ы來翻譯,特別是對應的俄語名就對應的字母就是ы時候。在條目И是這樣說明的:「在烏克蘭語為短音的[ɪ],其他使用西里爾字母的斯拉夫語言會用и或者ы轉寫,其他斯拉夫語言的使用者會讀作[i]、[ɨ]甚至[e]」。另外權威來源經常把音節ті譯為「蒂」,如法斯蒂夫,但我記不起是否也有譯為「季」的,而我們之前的討論覺得應該譯為「季」。--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8月30日 (三) 19:5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