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猛獁象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猛獁象屬於維基百科生物學和健康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滅絕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滅絕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絕滅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生物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生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生物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17世紀的俄國殖民者葉爾馬克在西伯利亞探險時曾將猛獁肉烤熟作爲食物?[編輯]

不是前文說已經滅絕了嗎?—純屬猿創 (留言) 2009年7月18日 (六) 08:23 (UTC)[回覆]

吃的只是冰屍。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14:16 (UTC)[回覆]

西晉張華所撰的《博物志》當中只有對「鼷鼠」的記載,而這個描述(「《春秋》書鼷鼠食郊牛,牛死。鼠之類最小者,食物當時不覺痛」)同《神異經》當中所謂的「肉重千斤」的「鼷鼠」相去甚遠,故此我刪除了這個說法。另外,《神異經》當中對「鼷鼠」的認識很模糊。首先,該記載認為「鼷鼠」是活物;其次,這種東西被認為是「鼠」(可能由於其長鼻和象牙已經脫落消失);最後,「肉重千斤」也還遠遠達不到成體猛獁象的體重。出於這些理由,不能肯定地說,「古代中國人較早地認識了封凍於亞洲北部凍土下的猛獁」。我對此也進行了修改。

長毛象的希臘文是To。--訪客 2011年12月8日 (五) 21:12 (UTC)

2007年05月台中縣大甲溪發現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