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達拉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條目推薦[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16:55 2007年4月4日 (UTC)

姐妹城市[編輯]

英文版維基只寫了北卡羅來納州達拉謨是它的姐妹城市,沒有提到另外三個,是否應該標明出處。

地名中譯問題[編輯]

在google翻譯或是yahoo奇摩翻譯等...線上翻譯網頁裏,為"達勒姆"或"達拉謨",但欠缺憑據。而在台灣的Durham大學官方網站(http://www.durham.tw/ ),翻譯為"德倫"大學。英國的Durham大學官方網站(https://www.dur.ac.uk/chineset/ )翻譯則為"杜倫"大學(無論繁簡體中文),此也為中國學聯會約定成俗的譯名。然而目前以我的查詢,英國觀光局官方網站(http://www.visitbritain.com )、Durham郡觀光局網站(http://www.thisisdurham.com/ )、durham 大教堂官方網站(http://www.durhamcathedral.co.uk/ )等...眾多官方網站並無提供任何中文翻譯的名子,所以到底正確譯名到底為何目前暫不可考。不知有沒有人可以提供一些官方的中譯參考資料備考,例如清末的一些中英官方文件、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對英國的外交文件、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中英地名對照表等...有無提到Durham這個地名的翻譯來源,應該會比較有公正性,並可進一步在英美加澳諸國的Durham翻譯裏可做一次性通盤修正命名。然而以英語發音而論( /ˈdʌrəm/, locally /ˈdʊrəm/ ),音譯應該近似於"達倫"或"杜倫",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發音為"兩個音節",音譯的名子若以三個字的"達勒姆"或"達拉謨"應該較不妥,應以兩個字為佳。我個人觀點是建議在全文翻譯裏可設定為 zh-cn:杜倫; zh-tw:德倫。至於香港粵語翻譯則有路名翻譯"對衡",根據香港九龍塘街道對衡道(Durham Road),應該已有相當公正性。David30930 (留言) 2011年5月20日 (五) 03:2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達拉謨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07:5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