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Johnson.Xia/粵漢鐵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粵漢鐵路補充

借款[編輯]

贖回粵漢鐵路一事,清廷特旨張之洞辦理。因款項不足,張奉旨向英政府借款110萬英鎊。1905年8月10日,張之洞與英國的香港總督簽訂《香港政府粵漢鐵路借款合同》合同規定:以粵、鄂、湘3省煙土稅捐擔保。借款以10年為期,自1905年9月3日起,本銀分10期歸還,每年1期,每期還11萬英鎊。借款年利息按每100英鎊付息4,5鎊,每半年計息一次。還本銀到第5期後,如清廷欲將下余未還本銀一併還清,合同即作廢。

1909年張之洞調京任軍機大臣,同時受命督辦粵漢鐵路兼鄂境川漢鐵路,張上奏清廷批准,向4國銀行團(英、法、德,美)借款。4月19日,張以欽命督辦大臣名義,委派湖北提學使高俊蔚、湖北施鶴道曾廣銘與英國滙豐銀行代表熙禮爾(E.G.Hillier)、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代表賈思納(J.M.M.Casenave)、德國德華銀行代表柯達士(H.Cordes)草簽《湖北、湖南兩省境內粵漢鐵路、郭境川漢鐵路5厘利息借款》合同。借款數額550萬英鎊。粵漢鐵路、川漢鐵路各用250萬英鎊,收回比國小票用50萬英鎊,如果小票價不足50萬英鎊,所余之款由粵漢鐵路使用。此項借款以兩省歲入稅厘作抵押。

……革命黨詹大悲在《大江報》撰文反對鐵路國有,號召革命。湖廣總督瑞澂査封報紙,逮捕詹大悲,激起各界人士抗議。各界推代表3人赴京拒款爭路權,具折請都察院代奏清廷外,並至郵傳部抗爭,數月相持不決。

4國公使先後照會外務部,抗議商辦郭省川漢、粵漢鐵路,對清廷施加壓力。郵傳部將張之洞與4國銀行訂立的借款草合同移送度支部,聽取意見,並望速成正式簽約。

拒款代表聞訊,發起強烈示威運動,表示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代表張亞農身懷利刃,赴郵傳部長官徐世昌私宅,宣佈如不得所請,死不歸寓,並席地而坐,露宿於庭,兩目盡腫,淚盡聲嘶。到徐宅數百人亦皆齊聲痛哭。郵傳部迫於拒款派氣勢,遂於1910年2月24日批准湖北鐵路由紳民商辦。

1911年(宣統三年)5月X日,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奏准清廷,宣佈新的鐵路政策;幹路均歸國有(包括京漢、本線和修建中的川漢),支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辦,原批准幹路各案一律取消,如有違抗,即照違制論。

5月20歸,盛宣懷與英、法、德、美4國銀行團簽訂粵漢、川漢鐵路借款1000萬英鎊合同,先付600萬英鎊,續付400萬英鎊,以兩湖鹽稅擔保。1914年歐洲爆發故爭,4國不按合同提供借款。

1919年12月,交通部中英公司訂立第2次借款合同,作為湖北鐵路借款之墊款。款額為200萬銀元,年息8厘,償還期限3年,自1920年12月起,每月還10萬銀元,以京奉鐵路餘利擔保,借款用於購買機車、貨車,改造粵漢線湘鄂段工程。[志 1]

建設過程[編輯]

[志 2]
區間 長度

(公里)

開工 完工 通車
蒲圻-廣州 960.6 1901年12月 1936年4月 1936年9月
武昌北-蒲圻 135.0 1913年8月 1916年9月 1917年2月

1927年,中華民國鐵道部成立後,便將株洲-韶關區間列為首要任務,時任部長孫科還提議使用退回的庚子賠款修建;1929年粵漢鐵路株韶分局成立,凌鴻勛擔任總工程師,修建鐵路的資金從中英庚款董事會處借得[1]

在本線停工時,英國工程師為加強香港與內陸的聯繫,曾多次勘測經過崇山峻岭的湘粵交界段,還就樂昌-郴州區間提出了多個方案,但是都因為展線過長、隧道過多導致開支過大而未能實施。[1]

株韶段1930年開工,1936年通車,此段的通車使本線完全貫通。修建株韶段時,運輸建材的隊伍需要翻越沒有公路的南嶺,還要跨過白沙河,為了加快運輸,凌鴻勛在施工現場修建了5座跨度40米的拱橋。[1]

株韶區間「依山傍水」,沿線粵北的山林和武江構成了綺麗的景色;有司機在經過此區間時,曾看到了江水中游動的魚,山上奔跑的兔子,甚至還有夜間追逐車燈的豹子。另一方面,這樣的環境導致這一段的線路質量較低,一直是全線的瓶頸,在1950年左右時的允許速度只有35公里/小時,1952年改造後達到了50公里/小時;不僅如此,此區間一旁的山上還時常有石頭墜落,而另一旁的武江在雨季時經常會上漲到鐵軌上,導致路基塌陷。[1]

戰爭破壞[編輯]

京漢鐵路一樣,本線附近也出現了專門執行破壞任務的隊伍。這個破壞隊由軍統局臨澧特訓班抽出十名學生臨時組成。1938年11月11日深夜,在岳陽被日軍第11軍佔領後,破壞隊在岳陽南部的麻塘鎮,用200公斤的炸藥炸毀了一列日軍的軍列,全車2000餘日軍官兵被炸死,現場被炸出了長200餘米、寬70餘米、深30餘米的彈坑,本線被迫中斷。此前,本線咸寧以南的鐵軌就遭到了多次破壞,加上此次爆炸,11軍司令岡村寧次只好下令暫緩南下的進攻,轉為警備,導致第一次長沙戰役推遲。[2]

1939年11月,中國國民黨粵漢鐵路特別黨部組成粵漢路特別黨部鐵路破壞大隊,以黨務官員率領的鐵路工人組成。這個隊伍雖然不夠專業,但仍然給日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光是在岳陽至蒲圻(今赤壁市)間活動的第2中隊在1942年春之前就炸毀鐵路橋5座、裝甲車3輛、軍運車6輛與巡道車2輛。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湘北爆破隊在路口鋪站炸毀一列軍列,導致機車和12節車廂全毀,300多米的路基被毀,300名官兵死傷,爆破隊繳獲汽艇皮筏400多艘,以及大量機槍和彈藥,最後日軍強征1000多苦力,在4天後才修復通車。[2]

日軍曾逼迫沿線的村民為鐵路放哨,甚至會在鐵路被襲擊後殺害負責放哨的村民,然而村民為謀生路,都逐漸逃離了。隨後,日軍找來了偽軍護路,但是有些偽軍良心未泯,有些又貪圖小利,未能有效地阻止破壞行動。最後日軍被逼無奈,只好親自放哨,並在鐵路兩側挖掘戰壕、架設電網、建立碉堡,再安排哨兵放哨、裝甲列車巡道。另外,日軍還訓練了軍犬嗅出炸藥,還安排了高效率的鐵道聯隊修復鐵路,並在路基上抹上黃泥,任何細小的挖掘痕跡都會被哨兵發現。日軍曾安排九五式裝甲列車九五式装甲軌道車為列車「開路」,這樣既可以射擊靠近的破壞隊,也可以提前引爆鐵軌下的炸藥。[2]

在抗戰末期,日軍已無法維繫佔領區的鐵路運輸。由於車輛在屢次襲擊中被損壞,日軍只能將卡車輪胎換成列車的輪軌來充當機車,而功率遠不如鐵路機車的卡車只能以龜速行駛;「車廂」只有用木板拼裝出的底盤,而所有的行李都捆住木板上,乘客則只能露天坐在行李上。[2]

支線[編輯]

名稱 里程

(公里)

起始點 通車時間 停用時間
鯰魚套支線[志 3] 2.9 余家灣站

鯰魚套

1912年
徐青工業支線[志 3] 武昌北站

武昌東站

1958年10月 武九鐵路正線

管理[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本線徐家棚白馬壠段歸衡陽鐵路局武昌辦事處(後改為分局)管理。1952年12月,武昌鐵路分局撤銷,徐家棚至蒲圻段由鄭州鐵路局漢口鐵路分局管理。[志 4]:398-399

紀念[編輯]

不可移動文物[編輯]

名字 位置 現狀
粵漢鐵路碼頭遺址 湖北省 武漢市 第二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武漢號渡輪
衡陽站 湖南省 衡陽市
白石渡站 宜章縣
白石渡隧道
燕塘隧道
省界隧道
燕塘橋
風吹口橋
省界橋
碓磑沖橋
新岩下橋
黃沙站 廣東省 廣州市 已拆除,即將復建

第二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流溪河大橋

其他文物[編輯]

名字 位置 現狀
車務處第十一號時刻表圖 北京市 中國鐵道博物館 第二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粵漢鐵路股票
鐵道部收回廣東粵漢鐵路公債券
商辦廣東粵漢鐵路有限總公司股票息單
粵漢鐵路英制鋼枕

參考文獻[編輯]

[志 5]

參考資料

  1. ^ 晚清、民国时期的外事/铁路借款. 武汉市志·外事志. 武昌: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1-02 [2020-09-10]. ISBN 7-307-00940-4. 
  2. ^ 第二篇 铁路建设/第一节京广线. 郑州铁路局志 (1893-1991) 上.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7-12 [2019-04-21]. ISBN 7-113-02956-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2-19). 
  3. ^ 3.0 3.1 第二篇线路/第一章 京广铁路. 武汉铁路分局志.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8-05 [2020-03-20]. ISBN 7-113-02985-X. 
  4. ^ 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湖北省志·交通邮电.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03 [2020-12-20]. ISBN 7-216-01650-5. 
  5. ^ 第四节 掠夺铁路筑路权. 湖南省志·政务志·外事. 湖南出版社. 1996-04 [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