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Kcx36/沙盒3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名稱 編號 分類 時代 位置 照片 文保碑照片 簡介
崇聖寺三塔 1-65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唐、五代 大理鎮三文筆村委會三文筆村北(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
25°42′30.56″N 100°8′45.38″E / 25.7084889°N 100.1459389°E / 25.7084889; 100.1459389 (崇聖寺三塔)
大塔名曰千尋塔,全名「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於南詔蒙勸豐佑時期(823年—859年),即長慶四年到開成四年。千尋塔高69.13米,為16層方形密檐式磚塔,塔內空心,置有似「井」字形交叉木骨架,可以攀登塔頂;塔身下部為石砌台基,高1.1米,上層台基為磚砌須彌座,高1.9米。屬於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
太和城遺址(包括南詔德化碑 1-157 古遺址 南詔 太和街道太和村西(蒼山佛頂峰麓)
25°38′10.50″N 100°11′49.52″E / 25.6362500°N 100.1970889°E / 25.6362500; 100.1970889 (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的城址西窄東寬,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面積約3.6平方千米。東西城牆已經不再,南、北城牆均自佛頂山麓向東延伸到洱海邊。南牆現存3,350米,北牆3,225米,最高處約達3米,均為壘土夯築。城址因受蒼山溪流沖刷,地面已無明顯的建築遺蹟。
喜洲白族古建築群 5-404 古建築 明、清 喜洲鎮喜洲村委會
25°51′20″N 100°7′54″E / 25.85556°N 100.13167°E / 25.85556; 100.13167 (喜洲白族古建築群)
喜洲鎮地處洱海西北岸,是大理市北上的必經之道,自古即為白族的聚居地。喜洲建築群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築,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為特徵,一般為土木磚石結構,其中著名的有楊家院董家院嚴家院等民居。
元世祖平雲南碑 5-464 石窟寺及石刻 大理鎮三月街古街場
25°41′39.66″N 100°8′55.36″E / 25.6943500°N 100.1487111°E / 25.6943500; 100.1487111 (元世祖平雲南碑)
碑由青石龜碑座、碑身、碑額組成。通高5.35米,寬2米。正文第一行分別於上下兩石刻有「世祖平雲南碑」和「翰林院臣程文海撰」;其餘文字先書刻於上石,再轉接下石;上石碑文追述平雲南事略,下石頌揚世祖皇帝功德。碑陰刻立碑官職題名。碑身上方位大理石質的半圓形碑額,高1.3米,寬2.3米,篆有「世祖皇帝平雲南碑」八字。
佛圖寺塔 6-740 古建築 太和街道荷花社區陽平村北
25°36′59.54″N 100°12′13.50″E / 25.6165389°N 100.2037500°E / 25.6165389; 100.2037500 (佛圖寺塔)
建於南詔勸豐佑時期,據傳是為了紀念南詔時期的除英雄段赤城而建的,又因位於佛圖寺前而得名,後寺毀而塔存,1998年又重建起佛圖寺。其建築年代、形式與崇聖寺三塔中的主塔千尋塔大體相同。
銀梭島遺址 7-0419-1-419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海東鎮南村村委會南部,銀梭島上
25°41′10.07″N 100°16′9.08″E / 25.6861306°N 100.2691889°E / 25.6861306; 100.2691889 (銀梭島遺址)
1972年,生產隊在銀梭島建魚塘時,掘出一批木樁,經碳14測定年代為2600±90年前。同時發現不少殘陶片,並掘出一個完整的雙耳陶罐,高約12厘米,口徑約15厘米,內有漢五銖錢13枚、王莽時期「大布黃千」61枚、「大泉五十」271枚等。此外,島上地面還發現大量夾砂棕色陶片、靴形陶器、網墜、單、雙耳罐等陶器。初步認定為春秋漢代的文化遺址。
弘聖寺塔 7-1372-3-670 古建築 唐至宋 大理鎮一塔公園內(大理古城西南)
25°41′17.45″N 100°9′19.58″E / 25.6881806°N 100.1554389°E / 25.6881806; 100.1554389 (弘聖寺塔)
為十六級密檐方形磚塔,高43.87米。塔身下游低矮的石砌基台。第一層塔身用石板砌築,塔身之上疊澀密檐十六級。辟塔門於塔身西面。塔門低矮,門楣有石雕佛像,可入塔內。弘聖寺塔與崇聖寺千尋塔佛圖寺塔同為方形密檐塔,具有唐代佛塔特徵。
雲南提督府舊址 8-0446-3-249 古建築 大理古城復興路南段111號
25°41′33.04″N 100°9′40.03″E / 25.6925111°N 100.1611194°E / 25.6925111; 100.1611194 (雲南提督府舊址)
雲南提督府衙門(又稱大理提督府衙門),始建於康熙年間。1856年杜文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佔大理府城後,設杜文秀元帥府於此,直至1872年起義失敗,此地作為杜文秀起義軍的首腦機關長達18年之久。後恢復為雲南提督府衙門。1949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七支隊進駐大理,司令部和政治部設於此,此後元帥府一直歸部隊管理。1986年由部隊移交給地方政府,同年設立大理市博物館
大理天主教堂 8-0716-5-200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31年 大理古城新民路6號
25°41′45.89″N 100°9′46.48″E / 25.6960806°N 100.1629111°E / 25.6960806; 100.1629111 (大理天主教堂)
大理天主教堂由大門、通道、教學樓、四合院、禮拜堂組成,佔地面積約5。建築用材為當地出產的石料與木料,工藝則完全採用白族民間建築藝術。正面為白族「三滴水」式門樓,檐口以「米」字形斗拱裝飾。門樓上另起四角攢尖頂鐘樓,上書「天主堂」三字,樓高16米,鐘樓頂置一十字架。門樓後即為禮拜堂,平面佈局做東向西,為重檐歇山頂迴廊抬梁式石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九間,通面闊13.15米、通進深32.1米,可容200多名教徒同時禮拜。教堂內外均佈滿雕刻,雕刻經費佔建築經費的五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