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洱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洱海
洱海 2009.jpg
洱海在云南的位置
洱海
洱海
位置中国云南省大理市
坐标坐标25°46′N 100°11′E / 25.767°N 100.183°E / 25.767; 100.183
主要流入凤尾箐、罗时江等
主要流出西洱河
流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大长度42.58千米
最大宽度9.0千米
表面积249.8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10.5米
最大深度20.9米
滞留时间2.75年
定居点大理市大理镇海东镇下关镇

洱海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西北部的湖泊,古代文献称洱河、西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明川、昆明池等[1],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北起大理市上关镇,南至下关镇

洱海发源于洱源县茈碧湖,源头出自黑谷山,唯一出水口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1]

词源[编辑]

汉唐时期,昆明夷居住在今洱海地区,昆明夷之“昆明”又作“昆弥”,后有文献将“弭”通“弥”,“弭”又被记作“渳”,然后简化为“洱”,故此有了“西洱河”、“洱海”等称呼[2]:45

因古时南方汉人不辨“泽”、“河”二字,因此洱海也被称为“西洱河”、“叶榆河”[2]:44

地理[编辑]

洱海属于澜沧江水系,为澜沧江支流漾濞江上游湖泊。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湿润气候,位于东经100°05′至100°17′,北纬25°36′至25°58′之间,湖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条带状,湖盆剖面为深碟形。洱海流域面积2565平方千米,在海防高程1974米时,水面面积249.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5米左右,最大水深20.9米,南北长约42.6公里,东西最大宽度约9公里,湖水透明度180至660厘米,库容约28.8亿立方米。湖面风浪较小,沿岸地势平缓[3][4]

1978年南京地理院调查显示,洱海鱼类有九科35种,土著种有21种。洱海水禽有45种及亚种,留鸟13种,候鸟24种,旅鸟8种,合计有8目10科28属。洱海水生植物有32种。

河流水系[编辑]

洱海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入湖河流大小共有117条。北有茈碧湖洱源西湖海西海、经洱源盆地、邓川盆地分别由弥苴河罗时江水安江汇入;西部有苍山十八溪;南部有波罗江;东部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汇入。洱海唯一的天然出水口是西洱河,流入黑惠江后到漾濞县平坡与漾濞江汇合,再汇入澜沧江[1]

成因推测[编辑]

洱海在傍晚時分的景色。

洱海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元江三大江分水岭地带,西有点苍山,东有玉案山,属于典型内陆断陷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呈现一个不规则的狭长带。

洱海形成约在更新世早期,初为浅水湖泊,中晚更新世时,盆地深陷,湖面扩大,与北部古邓川湖和南部古风仪湖成串状连通。全新世以后,又经历地壳下陷与沉积充填,而后,由于入湖三角洲发育,风仪湖消失,邓川湖分离,遂形成今天的湖形。

人文旅游[编辑]

洱海有三岛、四洲、九曲之胜;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

洱海流域被认为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滨湖带的考古发掘推测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出现。汉代这里成为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发展出后来的茶马古道唐代南诏国和后来的大理国便出现在该区域。留下了太和城遗址崇圣寺三塔等。周遭原住民为白族

三塔倒影公园

環保整頓[编辑]

关于洱海保护治理的第一个单行条例为1988年制定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5]

2012年起洱海旅遊熱發酵,大批資本進駐在其周邊興建海景旅館餐館,達兩千家之多,大量遊客廢水排入導致水質變化。[來源請求]

2015年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时,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并与当地干部合影,且表示“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6][7][8][9]

2017年3月31日,云南大理市政府發布《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10],被称为“史上最严洱海治理令”。[11]之后位于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1900户餐饮客栈经营户按照要求停业整治,其中餐饮704户,客栈1196户,并由执法小组逐户核查;2017年8月14日起,仅111户符合条件的餐饮客栈开始恢复营业,其中餐饮33户,客栈78户。[12][13]

2018年三线划定方案出爐,是比三號公告更嚴的整治方案,限定湖邊15米之內藍線區旅遊設施要強拆,粗估1500間客棧會被拆除,許多投資人一夕化為泡影。大理市委书记高志宏承认,在客栈的发展过程中,规划和审批存在滞后的问题,客棧增速驚人,而停止發證後有一種無證營業也沒關係的流言在市內傳播,導致一些投資人誤信而繼續建造,直到政府下重手後他們才抱怨投資全毀,高志宏認為這些客棧老闆自己要有一半以上責任。[14]

洱海全景图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何显耀,杨士斌. 洱海. 大理. 2006, (4): 31–32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2. ^ 2.0 2.1 方国瑜. 初唐时期洱海区域的居民. 方国瑜文集(第二辑).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1: 43–61. ISBN 7-5415-1941-3. 
  3. ^ 戴全裕. 云南抚仙湖、洱海、滇池水生植被的生态特征. 《生态学报》. 1985年12月, 5 (4): 第324至第334页. 
  4. ^ 彭文起; 王世岩等. 洱海水质评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年9月, 3 (3): 第192至198页. 
  5. ^ 加强洱海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朱江). 社会科学专家话大理.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8: 32. ISBN 978-7-5482-3554-5. 
  6. ^ 习近平考察大理: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 云南信息报. 2015-01-28. 
  7. ^ 我们的共同家园丨习近平的洱海情. 新华网. 2021-10-11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8.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60多次谈生态文明. 人民网. 2015-03-10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9. ^ 袁立辉;王文婷;赵梦婕.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求是》. 2020-09-16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10. ^ 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告 2017年第3号). 大理市人民政府. 2017-03-31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11. ^ 张文凌. 开启抢救模式 大理迎来史上最严洱海治理令. 中国青年报. 2017-04-06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12.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举报环境问题(D530000201806060033号)办理情况的报告. 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8-06-13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13. ^ 央视新闻. 洱海开客栈 结果万万没想到. 中华网财经频道. 2018-07-23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14. ^ 《新闻调查》 20180721 洱海客栈沉浮录. CCTV-13新闻频道. 2018-07-21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西洱海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