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蘭亭集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兰亭序

蘭亭集序(張金界奴本,局部)

蘭亭集序》,又稱作《蘭亭序》、《蘭亭敘》、《蘭亭帖》、《禊序》、《禊帖》、《臨河序》、《蘭亭宴集序》。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蘭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0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1]

歷史

[編輯]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謝勝等「少長群賢」共42人[2]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3],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鬚筆蠶繭紙書寫,首先寫聚會盛況,描述環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後筆鋒突變,格調轉為悲傷,寫歡樂時光不長久及人生短暫,然而他並不宣揚「及時行樂」,而是斥了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論調。通篇語言流暢,不勉強藻飾、通俗自然,結合駢句駢散,靈活自如,堪稱歷代名篇。

據傳唐太宗非常喜愛此作品,但王書真跡在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徒弟袁辨才手中,袁辨才不願意割愛,唐太宗便派御史蕭翼去騙取,後被唐太宗作為殉葬[4]宋朝陸游在古詩《跋馮氏蘭亭》中因此感慨道:「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此得其骨,殊勝蘭亭面。」[5]但唐太宗的昭陵疑似於五代十國時被溫韜所盜[6],而被盜物品的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a]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藏於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

唐太宗得到真跡時[7],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人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今存的摹本以「神龍本」最為著名,該帖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頗得原本神韻,被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則首推「定武本」[b][9]。宋末元初趙孟頫也深受蘭亭集序影響。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清高宗乾隆集各家的蘭亭序摹本及蘭亭詩等作,摹刻為「蘭亭八柱」置於圓明園,大致上按照書者的時代排序,其中僅有其臣下于敏中因補柳公權闕筆擢升緊接在柳公權之後的第六柱[c]

1965年,中國大陸發生了一場關於《蘭亭序》是否王羲之所作的學術辯論,參看蘭亭論辯

2022年10月12日,意大利太空人薩曼塔·克里斯托福雷蒂國際太空站從距離地球420公里的高空,以每小時28000公里的速度飛越北京市上空時,在自己的Twitter賬號上引用了本文中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句來表達自己俯瞰寰宇時飛揚的心緒,瞬間在中國社交平台引發廣泛熱議。[10]

內容

[編輯]
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為是最接近正本的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原文排版

[編輯]
永和九年嵗在癸丑暮春之初㑹于㑹稽 山 陰 之 蘭 亭脩稧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領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恵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頪之盛㪽以遊目騁懐足以極視聴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懐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㪽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静躁不同當其欣扵㪽遇蹔得扵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㪽之既倦情随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懐況脩短随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懐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録其所述雖世殊事異㪽以興懐其致一也後之揽者亦将有感扵斯文

加標點後的原文

[編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蘭亭,修稧(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領(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以(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攬(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現代漢語譯文

[編輯]
蘭亭序殘石,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出土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初,為了修禊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辦了聚會。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裏有高大的山峰和險峻的山嶺,有茂密的樹林和修長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裏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在室內談論志趣抱負;有的人寄託情懷在愛好的事物,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志趣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只要當他們喜於所接觸的事物時,一時間自得其樂,快樂而滿足,渾然忘了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喜愛的事物厭倦,心情也隨着改變,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尚且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着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緣由,與我所感慨的如符契般吻合,未嘗不對着文章嗟嘆感傷,未嘗不能明白於胸中。雖然一直都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然而以後的人看待今天,不過也就像今天的人看待從前一樣罷了,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儘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也將對這些詩文有所感慨。

評價

[編輯]

作為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 《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在《春雨雜述》中稱蘭亭序:「右軍之敘蘭亭,字既盡美,尤善佈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11]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稱:「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12]

五大摹本

[編輯]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 蘭亭領字從山:黃絹本蘭亭(唐,褚遂良)[13]
  • 蘭亭石刻拓本:定武蘭亭拓本(唐,歐陽詢),館藏柯九思藏本(又稱定武蘭亭真本),屬於五字損本。[b]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 蘭亭石刻拓本:定武蘭亭拓本(唐,歐陽詢),館藏獨孤本殘片和吳炳藏本,分別為五字損本和五字不損本。[b]

註釋

[編輯]
  1. ^ 也有研究表明昭陵的封石未曾被移動過,史料中記載被盜的墓穴可能為陪葬墓。
  2. ^ 2.0 2.1 2.2 南宋桑世昌蘭亭考》(桑考)、曾宏父石刻鋪敘(卷下)》、明朝宋濂題定武舊本蘭亭帖後》、清朝卞永譽書畫彚考(卷五)》記載,定武蘭亭相傳是唐代歐陽詢據王羲之的真跡臨摹,且獲得唐太宗認定是諸摹本當中的奪真之作,遂以此摹本刻勒上石留在宮中的學士院,此本的特色是第十五行末「不」字右側有一小「僧」字,被視為可能是將南朝梁徐僧權的簽押被一併錄入摹寫,北宋亡,石亦散失不傳,僅有宋拓本及翻刻本傳世;當原石尚在時,北宋熙寧年間的收藏者薛紹彭曾翻刻一石留在定州,為了暗記真偽就將原石的「湍、帶、右、流、天」五字刻損一二筆,由此拓本便有損本和不損本之分。至今流傳的拓本中,柯九思藏本及獨孤本屬損本,能確認是原石拓本;吳炳藏本屬不損本,但吳炳藏本被認為部分字跡經過塗墨,以致和原石應有一定差距,例如吳炳藏本並未完整保留「悲也」改成「悲夫」、「斯作」改成「斯文」等補筆之前的字跡,且學界認為其拓本時間可能反而較晚於作為損本的柯九思藏本[8];又因獨孤本遭遇火災僅存三小片,因此柯九思藏本被認為是僅存完整的原石拓本。
  3. ^ 蘭亭八柱的先後排序是:
    1. 唐朝虞世南(558年-638年)的蘭亭序摹本「天曆本
    2. 唐朝褚遂良(596年—659年)的蘭亭序摹本「褚摹本
    3. 唐朝馮承素(617年—672年)的蘭亭序摹本「神龍本
    4. 唐朝柳宗元(773年—819年)的蘭亭詩
    5. 唐朝柳公權(778年—865年)的蘭亭詩
    6. 清朝于敏中(1714年—1780年)補修柳公權的蘭亭詩闕筆
    7. 明朝董其昌(1555年—1636年)仿柳公權的蘭亭詩
    8. 清朝乾隆帝(1711年—1799年)仿董其昌的蘭亭詩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趙構翰墨志》: 「唐何延年謂右軍永和中,與太原孫承公四十有一人,修袚稧,擇毫制序,用蠶繭紙,鼠須筆,遒媚勁健,絕代更無。凡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具別體,就中「之」字有二十許,變轉悉異,遂無同者,如有神助。及醒後,他日更書數百千本,終不及此。」
  2. ^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七 書二 引 《法書要錄》卷三 唐何延之《蘭亭記》:「與太原孫統承公、孫綽興公、(公字原缺,據法書要錄補)廣漢王彬之道生、陳郡謝安石、高平郗罷重熙、太原王(王字原缺,據法書要錄補)蘊叔仁、釋支遁道林、並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一人,修袚禊之禮。揮毫制序,興樂而書。用蠶繭紙鼠須筆,遒媚勁健,絕代更無。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別體,就中之字最多。」
  3. ^ 王羲之《臨河敘》稱:「右將軍司馬太原孫丞公等二十六人,賦詩如左。前餘姚令會稽謝勝等十五人,不能賦詩,罰酒各三斗。」
  4. ^ 劉餗隋唐嘉話》記:「王右軍《蘭亭序》,梁亂,出在外。陳天嘉中,為僧眾所得。……果師死後,弟子僧辯才得之。太宗為秦王后,見拓本驚喜,乃貴价市大王書,《蘭亭》終不至焉。及知在辯才處,使蕭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貞觀十年,乃拓十本以賜近臣。帝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於昭陵。」
  5. ^ 宋朝陸游劍南詩稿· 卷四十九·跋馮氏蘭亭·又
  6. ^ 新五代史·雜傳·溫韜傳》記載,後梁開平二年(908年),「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7. ^ 唐朝何延之蘭亭始末記蕭翼賺蘭亭
  8. ^ 「公主的雅集•特展」 策展人•給問(下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 《石渠寶笈續編》跋趙孟堅落水蘭亭詩序:「古今言書者以右軍為最善,評右軍之書者以《禊帖》為最善,真蹟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為最善。」
  10. ^ 為何在太空寫《蘭亭集序》?歐洲航天員返回地球後回答了. 兩岸犇報. [202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11. ^ 明代·解縉,《春雨雜述
  12. ^ 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13. ^ 蘭千山館寄存於該院的文物。

參見

[編輯]

閱讀原文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