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狂野時速4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狂野時速4
Fast & Furious 4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林詣彬
監製Neal H.Moritz
Vin Diesel
Michael Fottrell
編劇Chris Morgan
Gary Scott Thompson
主演雲·迪素
保羅·獲加
米雪·露芝姬絲
佐丹娜·布絲達
John Ortiz
Laz Alonso
Sung Kang
配樂Brian Tyler
攝影Amir Mokri
剪接Christian Wagner
Fred Raskin
片長107 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香港澳門2009年4月2日
美國加拿大2009年4月3日
中國2009年4月15日
臺灣地區2009年4月17日
發行商環球影業
預算8500萬美元[1]
票房3.6億美元[1]
前作與續作
前作狂野極速》(劇情)
狂野極速:飄移東京》(順序)
續作狂野時速5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速度與激情4
香港狂野時速4
臺灣玩命關頭4

狂野時速4》(英語:Fast & Furious 4),2009年電影,《狂野時速系列》的第四部電影,劇情處於上一集之前,時間發生在第一集的五年後。由林詣彬執導,雲·迪素保羅·獲加繼首集後再度合演。2009年4月3日於美國首映,並奪得當周票房冠軍,以及歷年四月最高週末票房。

劇情

[編輯]

當列度在五年前與自己的家人與夥伴逃出美國後一直躲在多明尼加進行賽車性偷盜工作,跟女友莉迪·奧提斯、亞裔夥伴韓以及兩名西班牙人利奧和山度士偷盜了幾罐汽油後雖然獲得了一大筆錢,但卻再度受到檢警大型通緝。當列度將團隊解散後選擇趁莉迪睡覺時丟下她跑路,也在走時將所有賣汽油賺來的錢與十字項鏈留了下來。

幾星期後,拜仁·奧康納經過邁阿密臥底事件後被招進了聯邦調查局,回到老家洛杉磯負責追緝亞圖羅·巴格,一個能夠在兩國之間稱霸的神秘大毒梟;但在兩年下來一無所獲,而被上司警告在三天之內還沒消息就必須離職。這時,當列度獨自隱居到了巴拿馬,一天從自己妹妹美雅傳來莉迪車禍身亡的噩耗。當列度秘密回美國後在遠處觀望莉迪的葬禮,順便去看了車禍現場,發現莉迪是被一輛裝有硝基甲烷的跑車撞死。而美雅不久後被FBI扣留,拜仁於是親自將她帶離。拜仁隨後對美雅爲五年前的騙局道了歉,美雅一開始不接受,但還是釋懷拜仁一開始將當列度放離的事情。

拜仁查獲了負責幫巴格介紹車手的大衛·朴,趕到他家時卻發現當列度已經開始逼供大衛,拜仁制止他後將大衛抓回調查局,問出巴格會在韓國城舉行車賽來選定自己最後一名車手。因此,有街頭賽車經驗的拜仁成爲最佳人選,來到韓國城的賽車地點後遇見了當列度,和他一起會見了巴格的幾名高層幹部:左右手坎波斯、賽車手菲尼克斯以及女導航員姬素。眾人隨後開始了一場無封路和規則的車賽,而在比賽中,當列度與拜仁的車保持領先,踢走了其餘兩名賽車手。然而,拜仁在即將到達終點時卻被當列度撞車,當列度因此贏得勝利而成爲巴格的車手。拜仁之後想辦法混入了組織,在跟蹤坎波斯發現他在與一名神秘人物在一起。當列度首先來到酒店的停車場發現了菲尼克斯的車,也發現汽車用的就是硝基甲烷。

第二天,拜仁收到任務而來到巴格的車庫,跟當列度通過貨車偷渡穿越邊境來到了墨西哥,得知他們即將開賽車穿越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線的盲點,達到走私毒品的目的。衆人在來到邊境線後得到了菲尼克斯的領導,進入了能夠穿越邊境山區的地下隧道,也在千鈞一發之際離開。來到交易現場後,當列度揭發了菲尼克斯利用硝基甲烷來加速,也向他詢問是否殺死了莉迪,菲尼克斯於是親口承認,講述當初莉迪在交貨時帶着貨逃跑,自己追上她後首先將她的車撞翻,最後將她的車直接開槍打爆。

當列度在憤怒之下點燃了藏在車裏的煤氣,也在爆炸時跟隨拜仁開着裝有毒品的汽車逃離。拜仁在逃出後向上司彙報自己拿到了可以起訴巴格的毒品,之後決定違反命令而將當列度回到了美雅的家療傷。當列度在翻莉迪的遺物時找到一個手機,檢查時回撥了手機裏唯一的電話,卻發現電話的另一頭竟然是拜仁。當列度這時才發現是拜仁在背後指使莉迪去做臥底,於是在憤怒之下將拜仁抬起砸向書櫃,隨而開始扭打,而拜仁最後低頭道歉,並說出莉迪當初是為了撤銷當列度的通緝,不惜和自己談條件而自願前去臥底。

拜仁認為毒品來將巴格引出來,也讓當列度打了姬素的電話,說明會在貨櫃場進行交易。當晚,拜仁與當列度見到了坎波斯等人,也見到了他們口中的巴格,但當列度卻發現不對頭。此時,拜仁的搭檔在調查局利用酒杯上的指紋找到了巴格的真實身份,卻發現照片裏的人竟然是坎波斯!在交易現場,調查局的軍隊闖進來,菲尼克斯首先將坎波斯[2]帶走,巴格在走時開車撞死眼前的所有人,而當列度也在後來救了即將被撞死的姬素一同逃走。後來,拜仁在幾度違反命令之下被停職,得知巴格已經逃亡至墨西哥,於是決定跨越底線和阿當一同去逮捕他,而拜仁臨走前,與美雅親密接觸。之後,姬素爲了回報當列度的救命之恩,告訴他巴格會在一個教堂祈禱。

拜仁與當列度穿越邊境來到教堂後,抓獲了巴格後全速往邊境線開,但巴格的軍隊已經開始追逐他們。拜仁首先帶着巴格開進邊境隧道,但菲尼克斯對隧道幾乎是輕車熟路。隧道柱子被撞毀使得隧道塌方,拜仁沖出隧道後被撞傷,而菲尼克斯也掏出了武器。在一瞬間,當列度全速沖出隧道後,用力撞死了站在正前方的菲尼克斯。當列度在爲拜仁療傷後發現邊境線警察來到,也覺得自己使命已經完成而決定認罪協商,最後向衆檢警投降。後來,巴格以重罪被判處終身監禁,也最終被復職的拜仁關進洛杉磯最高監獄。當列度最終被法官判處監禁二十五年,也在後來被囚犯巴士送往隆伯克監獄,但此時由拜仁、美雅、利奧與山度士駕駛的跑車開始靠近巴士

主要角色

[編輯]
演員 角色 備註
雲·迪素
Vin Diesel
當列度
Dominic Toretto
主角之一。賽車性國際罪犯,在搶完最後一批貨被迫丟下自己的女友莉迪離開,但卻得知了她的「死訊」,因此打算親自臥底爲她報仇。
保羅·獲加
Paul Walker
拜仁·奧康納英語Brian O'Conner
Brian O'Conner
主角之一。已復職的FBI幹員,受長官之命令將毒梟繩之以法,卻再次與當列度槓上。
米雪·露芝姬絲
Michelle Rodriguez
莉迪·歐提茲
Letty Ortiz
當列度的女友,與當列度過着亡命鴛鴦的日子。
佐丹娜·布絲達
Jordana Brewster
美雅·列度
Mia Toretto
當列度的妹妹,拜仁的前女友,與拜仁舊情復燃。
約翰·歐提茲英語John Ortiz
John Ortiz
亞圖羅·巴格/雷蒙·坎波斯
Arturo Braga / Ramon Campos
本集反派,活躍於洛城和墨西哥的大毒梟。電影前期化名「雷蒙·坎波斯」並自稱巴格的手下,安排賽事並協助巴格挑選車手,後被揭發真實身分是巴格本人。
姬嘉鐸
Gal Gadot
姬素·耶莎
Gisele Yashar
巴格的親信和代言人,為其物色運毒車手,對當列度有戀慕之情。
賴斯·阿隆索英語Laz Alonso
Laz Alonso
菲尼克斯·卡爾德隆
Fenix Calderon
巴格的副手,為人心狠手辣且極為忠誠,專責帶領車手運毒並穿越美墨邊境,亦是殺害莉迪的兇手。

此外,姜成鎬飾演英語Han (character),當列度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結識的犯罪夥伴,該角色於《狂野極速:飄移東京》首度登場,於本集中跟當列度聊天時提到對東京有興趣。瑪莎·蜜雪兒英語Mirtha Michelle飾演卡拉(Cara),韓的女友和犯罪夥伴,該角色於前傳短片《洛杉磯土匪英語Los Bandoleros (film)》中首度登場。唐·歐馬泰戈·卡德隆英語Tego Calderon分別飾演泰戈·利奧(Tego Leo)和尼克·山度士(Rico Santos),當列度、莉迪和韓的犯罪夥伴。謝伊·惠格姆飾演米可·斯塔夏克(Michael Stasiak),囂張跋扈的FBI探員、拜仁的同事。麗莎·拉琵拉飾演蘇菲·鄭(Sophie Trinh),FBI探員、米可的下屬。傑克·康利英語Jack Conley飾演佩寧(Penning),FBI探員、拜仁和米可的上司。阿利安卓・巴蒂諾英語Alejandro Patiño飾演運油車司機。羅恩·袁飾演大衛·朴(David Park),巴格的親信,為其管理和採購車輛。葛瑞格·塞普斯英語Greg Cipes小尼爾·布朗英語Neil Brown Jr.布蘭頓·積遜分別飾演巴格麾下車手德懷特(Dwight)、馬利克(Malik)和亞歷克斯(Alex)。

劇中車型

[編輯]

迴響

[編輯]

評價

[編輯]

爛番茄新鮮度28%,基於177條評論,平均分為4.6/10,觀眾投票獲得67%的分數,平均得分為3.7/5[3]Metacritic上本片得到46分[4]IMDB上本片得6.5分,評價兩極。

票房

[編輯]
上一屆:
天煞撞正怪怪獸
美國2009年美國週末票房冠軍
第14週
下一屆:
孟漢娜電影版
上一屆:
3D血腥情人節英語My Bloody Valentine 3D
臺灣地區 2009年台北週末票房冠軍
第16-17週
下一屆:
變種特攻:狼人外傳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Fast & Furious. Box Office Mojo. IMDb. [2009-04-03]. 
  2. ^ 真正的巴格
  3. ^ 《Fast & Furious》.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09-04-03]. 
  4. ^ 《Fast & Furious》. Metacritic. Red Ventures. [2009-04-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