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帝級鐵甲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國號
概況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普魯士級鐵甲艦
次級 薩克森級鐵甲艦
建造期 1871-1875年
運行期 1875-1904年
完成數 2
退役數 2
技術數據
艦型
排水量
  • 設計:7645噸
  • 滿載:8940噸
全長 89.34米
全寬 19.1米
吃水 7.39米
動力輸出 5600匹馬力
動力來源 單軸單脹蒸汽機
速度 14節
續航距離 2470海里以10節
乘員 32名軍官、568名水兵
武器裝備
裝甲

皇帝級鐵甲巡防艦(德語:Panzerfregatten der Kaiser-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初期建造的兩艘鐵甲巡防艦所使用的船級。它們是最後一批在外國建造的德國主力艦,承建商為倫敦薩穆達兄弟船廠英語Samuda Brothers。其中首艦皇帝號於1871年開始架設龍骨、1874年下水德國號則於1872年架設、同樣於1874年下水。它們均配備有八門安裝在中央裝甲炮台上的260毫米口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主炮,最高速度可達14(26公里每小時)。

兩艘姊妹艦在1875年投入使用後都進入德國艦隊服役,儘管它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都被置於預備役,因為德國在這一時期只保留了少量現役艦艇用於訓練巡航。它們於1890年代被實質上重建為裝甲巡洋艦,並在亞洲駐紮了三年。其中在1897年11月佔領膠州灣租借地期間,皇帝號是時任東亞分艦隊司令、海軍中將棣德利旗艦。在1899-1900年返回德國後,這些艦隻曾擔任數個次要角色,包括港灣船和宿營船。它們於1906年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Directory中除籍;德國號在1908年被賣作廢鐵前曾充當靶艦,而皇帝號則一直擔任浮動營房至1920年才出售。

設計

[編輯]

1867年,北德意志聯邦國會德語Reichstag (Norddeutscher Bund)批准了一項艦隊規劃,要求在1877年之前建立一支由十六艘鐵甲艦(以及其它一些軍艦)組成的艦隊。這支鐵甲艦隊的目的是作為海上防禦力量,以避免發生丹麥海軍英語Royal Danish Navy在1864年普丹戰爭期間對德國港口實施的類似封鎖。至1860年代末,已有九艘鐵甲艦在國外購買或在德國造船廠開建。而另外兩艘艦,即後來的皇帝級,也獲授權從英國訂購。其設計是由英國船舶工程師愛德華·詹姆斯·里德英語Edward James Reed於1869年制定,但工程卻被推遲至1871年。隨着步兵上將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於1872年出任帝國海軍部首任部長,他反對使用英國造船商,更傾向於使用合同來鼓勵本土造船業。[1][2]結果,皇帝級艦隻成為了最後一批在國外建造的德國主力艦[3]

里德將這兩艘艦設計成炮廓艦英語Central battery ship樣式,與傳統的舷側炮鐵甲艦相比,雖然安裝了較小的炮台,但口徑更大。其炮廓的佈置較舷側炮更為靈活,因為火炮可以在不同的射孔英語Firing port之間移動;並且由於炮廓是自船體舷外突出英語Sponson,火炮可以向前或向後引導。在1875年完工後,這兩艘艦被外國海軍視為是同類型中最強大的船具,儘管與當時正在建造的最新炮塔艦英語Turret ship相比,它們已顯過時。儘管如此,它們還是導致英國皇家海軍訂購了另外兩艘相同類型的艦艇:亞歷山德拉號英語HMS Alexandra (1875)魯莽號英語HMS Temeraire (1876),並裝備有更大的火炮。[4]

整體特徵

[編輯]
皇帝級艦隻示意圖;陰影區域表示受裝甲保護的部分

皇帝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全長分別為88.5米和89.34米,有19.1米的舷寬和7.39米的吃水深度。其設計排水量為7654噸、滿載排水量則達8940噸。它們的船體採用橫向艙壁和鐵質雙層縱向鐵框架構造;鍍鐵層以柚木作背襯。船體被劃分為九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59%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5]

基於應靈敏、運動輕柔等特性,帝國海軍將皇帝級艦隻視作良好的海船。這些艦隻的轉彎半徑適中,並且非常穩定。它們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2名軍官及568名水兵,在擔任分艦隊旗艦時還可增編9名軍官和47名水兵;而在作為第二旗艦時的增編人數則為6名軍官和35名水兵。經過1890年代的重建後,艦上的船員編制大幅增加,達到36名軍官和620名水兵。指揮人員的規模也有所增加,作分艦隊旗艦為11名軍官和57名水兵,作第二旗艦時為9名軍官和48名水兵。這些艦隻還搭載有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1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2艘機動艇英語Launch (boat)、1艘大舢板英語Pinnace (ship's boat)、2艘短桅帆船、2艘高低桅帆船以及2艘小划艇英語Dinghy[6]

兩艘同級艦均由格林尼治約翰·佩恩及子英語John Penn and Sons製造的雙缸單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6.86米的四葉螺旋槳。所需的蒸汽是通過八台同樣由約翰·佩恩及子生產的筒狀燃煤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給,它們被匯集至兩個大型的可伸縮煙囪。艦隻還配備有全帆船具,總表面積為1623平方米。艦載的三台發電機則可提供30千瓦的電力。[5]皇帝級艦隻的發動機額定功率超過5,600匹公制馬力(5,500匹指示馬力),最高速度為14(26公里每小時)。它們按設計可貯存680噸燃煤,但德國號被修改為最多可貯存880噸煤。皇帝號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2,470海里(4,570公里),而由於德國號的燃料貯量大得多,其巡航距離可達3,200海里(5,900公里)。若以最高速度航行,兩艘艦的航程則分別縮短至1,115海里(2,065公里)和1,440海里(2,670公里)。[5]

武器及裝甲

[編輯]
重建為裝甲巡洋艦後的皇帝級艦隻示意圖

皇帝級艦隻的主炮為安裝在艦舯中央裝甲炮台內的八門260毫米20倍徑加農炮,共配備768發彈藥。它們可降低至-4°俯角和提升至9°仰角,這使其最大射程可達5200米。竣工時,兩艘姊妹艦還各裝備有一門210毫米22倍徑加農炮,其最大射程為5900米。[7]

在1891-1897年間,皇帝號和德國號進行了重建,導致其武器裝備發生顯著變化。皇帝號配備了一門150毫米30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六門105毫米30倍徑速射炮和九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德國號則安裝了八門150毫米30倍徑炮和八門88毫米30倍徑炮,並增加了四挺37毫米機炮德語Canon revolver de 37[5]這兩艘艦還各增設了五具直徑為35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德國號是安裝在船體的水線下方;而皇帝號是置於水面之上。兩艦均配備13枚魚雷[7]

艦隻的裝甲由鍛鐵製成,並以柚木為襯墊。裝甲帶的厚度範圍在127-254毫米之間,並背襯90-226毫米厚的柚木。裝甲甲板德語Panzerdeck的厚度從38至51毫米不等。皇帝號的司令塔頂部和側部分別有30和50毫米厚,而德國號則有30毫米厚的頂部和100毫米厚的斜面裝甲。置納主炮的中央炮台裝甲在舷側有203毫米厚,至斜端為178毫米厚;這是分別由264毫米和192毫米厚的柚木作襯墊。[5]

同級艦

[編輯]
艦隻 造船廠[7] 命名來源 動工年份[7] 下水日期[7] 入役日期[7] 結局
皇帝號 倫敦薩穆達兄弟船廠英語Samuda Brothers 德皇 1871年 1874年3月19日 1875年2月13日 1920年在哈爾堡拆解報廢
德國號 倫敦薩穆達兄弟船廠 德國 1872年 1874年9月12日 1875年7月20日 1909年在漢堡拆解報廢

服役歷史

[編輯]
皇帝號在君士坦丁堡

在1875年投入使用後,兩艘艦都被編入了訓練分艦隊(即公海艦隊的雛形)服役。[6]它們組成了半個總隊,被派往地中海,以應對俄土戰爭期間發生在鄂圖曼帝國的騷亂——居住在當地的德國公民正受到暴力的威脅。在海軍少將卡爾·費迪南德·巴奇德語Karl Ferdinand Batsch的指揮下,海軍總隊於1877年7月駛向海法雅法的港口,但未見岸上有明顯的緊張局勢。隨後,巴奇下令離開,於夏季剩餘的時間內都在地中海游弋,至10月才返回德國。[8]

隨着1878年的年度演習被取消,皇帝號和德國號都被置於預備役,並以此狀態閒置了十年,但1883年的演習除外。[9]在演習過程中,兩艘艦的蒸汽機都被證明是個大麻煩,當時它們同時發生故障,迫使演習暫時停止。[10]這兩艘艦於1889年重新入役,以參加德皇威廉二世加冕典禮後的巡遊活動。這些活動包括1889年8月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以及1889-1890年冬天造訪地中海。[11]

在1891年至1897年間,兩艘同級艦被大幅重建為裝甲巡洋艦。它們重新裝備了大量中、小口徑的艦炮。[2]皇帝號從1897年至1899年在亞洲水域服役,而其姊妹艦則於1898年至1900年在亞洲駐站。[6]時任東亞分艦隊司令的海軍中將棣德利曾將皇帝號用作自己的旗艦。該艦於1897年11月參與了對膠州灣租借地的佔領行動,後來又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期間被部署來保護德國在菲律賓的利益。[12]

皇帝號和德國號於1904年5月3日淪為港灣船。皇帝號於1905年10月12日被重命名為天王星號(Uranus),德國號也於同年11月22日更名為木星號(Jupiter)。1906年5月21日,兩艦均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Directory中除籍;德國號曾於1907年臨時充當靶艦,而皇帝號則在弗倫斯堡擔任符騰堡號宿營船。1908年,帝國海軍以120000馬克的價格出售了德國號;它於翌年在漢堡拆解報廢。皇帝號也最終於1920年在哈爾堡拆解報廢。[6]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Dodson,第14, 23頁.
  2. ^ 2.0 2.1 Gardiner,第245頁.
  3. ^ Sondhaus Naval Warfare,第120頁.
  4. ^ Dodson,第23頁.
  5. ^ 5.0 5.1 5.2 5.3 5.4 Gröner,第6頁.
  6. ^ 6.0 6.1 6.2 6.3 Gröner,第7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Gröner,第6–7頁.
  8.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22頁.
  9.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40–141, 161–163, 179頁.
  10. ^ Gottschall,第98頁.
  11.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79頁.
  12. ^ Gottschall,第146–190頁.

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