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時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時龍
性別
出生1919年5月31日
日佔朝鮮咸鏡北道明川郡
逝世1992年7月[1]:411
民族朝鮮族
職業農民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金時龍韓語:김시룡,1919年5月31日—1992年7月),朝鮮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農村社會主義互助合作化帶頭人,黎明農民大學創建人,全國勞動模範和吉林省特等模範,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先後27次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接見。[1]:411[2]:336

互助組帶頭人

[編輯]

1919年5月31日,金時龍出生於日佔朝鮮咸鏡北道明川郡,1935年秋隨家人遷往滿洲國延吉縣春興區(今延吉市依蘭鎮),1938年遷至東盛涌鎮英成村[3]:793[2]:336。1946年,解放後的延邊地區進行了土地與生產物資的重新分配。由於生產工具等物資與土地、人口比例不協調,中共地方區委1947年決定成立互助組,金時龍被選舉為貧僱農團組長。由於有些條件好的農戶不願參加互助組,他與村長金炳千強行將全村組建成了一個大的互助組。由於缺乏經驗,第一年互助組的收成很差,大家也都是埋怨,一些農戶還退出了互助組。[4]:2-7[5]:220-221[6]:24

1948年春,金時龍開始按照自願互惠的原則組建小型的互助組。通過理順互助組集體與個人的利益矛盾,組織大家進行生產競賽,他最終使大家看到了參加互助組的好處。此外,他還組織村民一起發展養豬、畜牧、碾房等農副業。這年延邊地區遭災,但村裏的收成和農民的收入不但沒減少,反倒增加了[4]:8-17[1][5]:221。金時龍的互助組在這年也獲得了大豐收,被評為模範互助組[6]:25。1948年8月31日,區委會批准他加入中國共產黨[4]:17

1949年春,英成村看到去年互助組的好處後,再次將小型互助組合併成一個大的互助組。為更好的調動組員的勞動積極性,互助組1949年開始實行「標準工時」制,每塊地根據土壤的好壞,面積的大小、距離的遠近進行民主評估標準工時,然後按評估的工時出工。1950年,互助組開始實行「產量保證制」,對每塊地的產量目標進行了評估。「標準工時」和「產量保證制」的實施大大提高了組員的勞動效率,農業產出隨之獲得大幅提高。這一年,金時龍被評為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並受邀去北京參加了建國周年慶。[4]:17-24[1]:414-415[5]:222-225[6]:26-29

1951年3月金時龍與合作社社員

創建合作社和集體農場

[編輯]

1951年,英成村在金時龍的帶領下開始了農民入股土地的嘗試,並成立了生產合作社。這一年原本也是個災年,但英成村水稻產量卻增長了16%,旱田產量增長了近一倍。中共延邊州委稱金時龍合作社是「農業生產的星星之火」。東北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組對金時龍農業合作社進行考察後,在《東北日報》上撰文推廣此做法[註 1]。金時龍合作社後被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授予「全國豐產模範合作社」的榮譽。[1]:416[6]:31

黎明集體農場牛舍

1952年,金時龍作為全國勞動模範隨中國農民訪蘇代表團對蘇聯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考察訪問,參觀了蘇聯的集體農莊,並得到斯大林的接見。1953年3月,金時龍按照訪蘇所得,在英成村成立了「黎明集體農場」,並被推選為農場主席。這是吉林省首個,中國第二個集體農場。黎明集體農場的最高權利機關是農工大會。農工大會選舉產生生產管理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農場實行按勞分配,取消了土地分紅。農場成立的第一年,農業產量和農民收入都創出了歷史新高。此後,全村的農戶都加入到農場。黎明農場成為擁有195戶,資產超5億元的大農場。政府還在英成村建立了拖拉機站,幫助他們耕種所有的旱田[4]:34-50[6]:32-34[2]:337

1956年,中共在全國農村開展右傾保守思想的批判後,中共延邊州委開始組織跨鄉的高級農業社。黎明集體農場最終與周邊8個村子聯合成立了黎明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在全國建設人民公社的大潮之下,黎明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又與其它高級農業社合併成東盛人民公社,金時龍任副社長。[5]:196-197[6]:35-36

創建中國首個農民大學

[編輯]
中國首座農民大學--黎明農民大學

金時龍自幼家境貧窮,沒有上過學,也不識字,因此很希望能有機會上學,在中共的識字運動中,他與其它群眾投入到了教育建設之中[1]:417。1958年2月,他作為延邊地區的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18個省市文盲掃除先進單位代表大會。期間,他提出了創辦農民大學的想法,得到陳毅副總理的支持。同年5月1日,中國首個(一說世界首個)農民大學「黎明農民大學」在延邊東盛涌鄉正式成立[2]:125-126。鄉黨委書記任校長,金時龍任副校長。學校設有土壤學、農業化學、農業機械、耕作學、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作物選種學、牧畜學等11門課程。首批有51名學生經過考試後入學[7]:213。1984年,黎明農民大學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備案認可,成為一所正規的大學[1]:418

文化大革命及之後

[編輯]

文化大革命時期,英成村的集體經濟建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金時龍也被扣上「假勞模」的帽子,被批鬥,一度曾幾乎被打死,幸虧鄉里一位老中醫相救才得以撿回性命。由於他曾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許多鄉親主動幫他解圍,使得他在動盪年代躲過難關。1970年,金時龍得到平反,自薦當上英成二隊的隊長。1978年3月,金時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出席了第五屆全國政協會議,並得到華國鋒主席的接見。[8]:225[5]

註釋

[編輯]
  1. ^ 1952年1月19日,《東北日報》刊登了王光偉撰寫的《金時龍農業生產合作社》一文。同年《新華月報》第2期也刊登了此文。同年2月27日,《東北日報》又刊登《金時龍農業生產合作社是怎樣發展起來的?》一文,進一步詳細介紹金時龍的事跡。該文後於1953年被東北人民出版社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6]:31-3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延边文史资料第12辑,在延边这片沃土上》. 民族出版社. 2006. ISBN 7-105-08071-X. 
  2. ^ 2.0 2.1 2.2 2.3 於曉峰; 黃有福 金昌錫. 《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 第四卷 民族区域自治篇》.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34-7560-3. 
  3. ^ 《龙井市志 1986-2002》.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472-6154-5. 
  4. ^ 4.0 4.1 4.2 4.3 4.4 金時龍; 李根全. 《向美好生活前进》. 通俗讀物出版社. 1955. 
  5. ^ 5.0 5.1 5.2 5.3 5.4 《中国朝鲜族足迹丛书 6 创业》. 延邊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88-1399-0.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葉揚兵著. 《当代农村变迁中的标兵与典型》. 江蘇大學出版社. 2010.12. ISBN 978-7-81130-196-0. 
  7. ^ 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 《树立共产主义风格》.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58.07. 
  8. ^ 延邊朝鮮自治州文聯編. 《长白山》. 延邊人民出版社. 1980.